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州县东山石枧坪村:家家有个绿色银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8 23:2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午5点多,红红的夕阳还没从全州东山瑶族乡石枧坪村西边的山头落下去,暮色就已笼罩了大山脚下呈飘带状分布的稀稀落落的村庄。刚跑运输回来的年轻的村支书胡龙夫顾不得一天的劳累,便骑着摩托车向村后山林而去。“在这里(村落里),我们村什么都没有,但在村后3万多亩山地上,却有着一座座绿色银行。”胡龙夫笑着,要带记者去看看他们村里的另一个世界。

荒山披“绿装”,家家有个绿色银行

从村中骑摩托出发,在颠簸不平的山道上绕行不到15分钟,我们就到了石枧坪村的山地上。“前面一眼可以看到的都是我承包的村里的荒山。”行到山边没有了路,胡龙夫带领记者徒步越过1米多高的保护山林的藩篱,眼前便出现一片绿葱葱的景象。顺着胡龙夫的手指望去,满山都种上了杉树,有的已长到1米多高,有的已有2米多高了。

“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杉树,全村32000多亩山地,除生态公益林外,有林面积达25000多亩。”胡龙夫站在一棵2米高的杉树边兴奋地比划着。怕记者受地形影响,看不到山林全景,胡龙夫带着记者爬上了一个坡度很陡的山头,享受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别看眼前山上都栽上了树, 但在2005年前,这些山地却都是荒的。”站在山顶,望着满山的树林,胡龙夫的思绪回到了5年前。据他介绍,石枧坪村是全州东山瑶族乡最偏远的行政村,距离县城有60余公里。“村里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些光秃秃的荒山。”2005年以前,全村只有老铺村办林场和咬竹岭四级林场种有杉木,其余山岭全部是荒山,有林面积不足3000亩。“我们村与湖南永州的双牌、道县等地交界,以前界线非常明显,山上有树的是湖南的,没有树的就是我们村的。”胡龙夫指着山的那一头说。

但现在,这一泾渭分明的状况得到了改变。据初步统计,该村在2005至2010年短短6年里,除胡龙夫种树最多,达590多亩外,还有20多户村民植树在100亩以上。全村820余人人均植树造林近30亩。10余年后,仅杉木一项,该村人均收入就将很可观。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山地目前平均种植杉木150棵,等长大后一亩平均也有120棵,一棵杉木按50元算,一亩就有6000元,2万亩就是1亿多元。“人人都说我们村里每家都有个绿色银行。”胡龙夫笑着说。

从承包到林改,村民掀起植树造林潮

是什么让石枧坪村3万多亩荒山几年间全部换上了“绿装”?

“谁种谁得益。”手指着满山的杉木,胡龙夫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奥秘。2003年,外出打工赚了些钱回到家乡的胡龙夫干了一件让村民震惊的事:花了3万元承包了村里的村办林场。“当时家人和村民都觉得我是拿自己的辛苦钱打水漂。”胡龙夫告诉记者:2003年以前,村里的老铺村办林场和咬竹岭四级林场两个村办林场有700多亩杉树,但因缺乏管护,林场逐渐走向衰败。经过近3年的精心管护,2005年胡龙夫就以15万元的价格将林场部分杉木卖了出去,净赚了11万多元。

“靠山吃山,我们村里除了山就没有其他的资源,要摆脱贫穷只能往村里大片的荒山想出路。”胡龙夫说。尝到甜头后,胡龙夫又买来树苗,在原来砍伐过的山地上全部造了林。

胡龙夫承包山林发家致富的事情,让村民们对荒山有了新的认识。由于村里的山林都是集体管理,村民都没种树的积极性,胡龙夫为村委发动村民种树起了带头作用。2005年,胡龙夫当选为村委委员。老支书盘六舜也从他的致富经验中得到启发,发出“七年消灭荒山,五年绿化石枧坪”的响亮口号。

2008年,胡龙夫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继续带领群众开荒造林。苗木不够,他积极争取政策范围内的苗木补助支持;人手不够,他号召村民请亲戚朋友帮忙或花钱请人种树,整个村委掀起了开荒造林的热潮。到2010年,全村2万多亩荒山全部种上杉树,披上了“绿装”。

2010年,正在胡龙夫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开展地如火如荼之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春风也吹进了石枧坪村。“这让谁种谁有的鼓励植树造林的措施有了法律保护,村民们心里就更踏实了。”胡龙夫说。据他介绍,不到一年的时间,除预留的一块生态公益林外,村里所有的山林目前都已分到各户。“我要好好利用这片山林,为后代留下一笔财富。”胡龙夫笑着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2-6 16:51 , Processed in 0.06589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