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48|回复: 0

湘山寺全真大禅师之农禅本色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7 16: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策创“农禅坊养生启慧全球连锁事业”,近一两年来,励志禅者一直在做农禅历史的爬梳与研究,以《农禅史话》为主题写了若干篇专文。本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原则,不久前前往广西探讨策创“巴马农禅坊”的可行性。11月11日这一天,前往全州湘山寺拜谒全真和尚后,晚上发了一条微信:
应朋友小启兄之邀到广西研究桂学,刚来即有一重大收获:原以为近现代的禅宗泰斗虚云长老是禅师中世寿最高者(120岁),却发现唐代的农禅大师全真和尚世寿竟达138岁。全真大师是湖南郴州资兴人,在本地出家,到杭州拜道钦禅师为师,后到广西桂林全州拓荒建湘山寺,该寺被尊为“楚南第一禅林。由此,萌生研发“湘桂农禅养生游”主题旅休产品创意。早晨从南宁做高铁三小时即到全州,整个下午浸淫于湘山寺内。还将去资兴的寿佛寺及东江。全真大师作为寿佛,其文化影响早已辐射到了韩国、越南及东南亚周边国家。
      励志禅者正式修禅、研究禅学已十余年,对禅门典籍中记载的大禅师多有所了解,但对全真大禅师却一无所知,直到11月7日在南宁朋友章总那儿看到《桂学研究瞭望》(第1卷)所载蒋钦挥先生的“湘山寺与寿佛全真法师”一文,方知全真禅师其人其事。印象尤深的是,全州此前叫湘源县、清源县等,居然因全真和尚在兹而改名全州,这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翻阅禅门典籍《五灯会元》、《指月录》,可看到对全真禅师师父道钦禅师的记载,却看不到全真禅师的名字,道钦禅师的法嗣只有鸟窠道林禅师一人入编;大约可以推断,全真禅师独自到南蛮之地弘养南禅牛头宗之农禅,因交通通讯不发达,其时的知名度可能远不如鸟窠道林禅师,故未能入编禅门典籍。《五灯会元》是宋代普济编的,宋朝距唐朝不远,全真禅师其时的名气远不如以后大,未能编入属情理之中;而《指月录》是明代瞿汝稷编撰的,按理说,凭此时全真禅师的名气完全可编入其中,但《指月录》载录的是历代禅师的经典公案,或许是瞿汝稷认为全真禅师留下的公案不够经典,也就未将其编入书中了。或许是,编《指月录》时,瞿氏身边并无全真禅师的相关资料,否则,仅凭138岁世寿被尊为寿佛这一件事,便是一段无须更多言说的超经典之公案。
     《五灯会元》、《指月录》中,径山道钦禅师(713-792)系四祖道信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之法嗣,属于四祖道信第七传、牛头宗法融第六传弟子。励志禅者在《禅宗四祖道信开创农禅学派》一文中指出,正是这位道信大禅师,事实上开创了中华农禅学派。对道钦禅师《五灯会元》有如下记载:
      杭州径山道钦禅师者,苏州昆山人也。初服膺儒教,年二十八,遇素禅师,谓之曰:“观子神气温粹,真法宝也。”师感悟,因求为弟子。素躬与落发,乃戒之曰:“汝乘流而行,逢径即止。”师遂南迈,抵临安(注:即杭州),见东北一山,因问樵夫。樵曰:“此径山也。”乃驻锡焉。
      ……马祖令人送书到,书中作一圆相,于圆相中着一点,却封回。
      ……崔赵公曰:“弟子出家得否?”师曰:“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崔于是有省。
      “马祖”即是道钦的师父鹤林玄素禅师(668-752),俗姓马,故被称为“马祖”、“马素”。比鹤林玄素禅师稍晚一点的,还有一个叫马祖的,即人称“马大师”的马祖道一(709-788),这个马祖在禅宗史上的名气非同小可,可以说正是由于马大师及其门下弟子的非凡努力,印度禅才得以改造成为“中华禅”,将禅宗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励志禅者在《马大师对农禅学派的最大贡献》文中指出,马大师对中华农禅学派的最大贡献,是培养出了百丈怀海这位最伟大的农禅大师。马大师的入室弟子虽多达139人,但怀海禅师是马大师最主要的弟子。道钦禅师究竟有多少入室弟子,禅门史载不详,只记载了几位。现在看来,道钦禅师对中华农禅学派的最大贡献,是培养了全真禅师这位后来被尊为寿佛的农禅大师。
       值得一提的是,百丈怀海生于公元720年,圆寂于814年,世寿达95岁,这在当时已是少有的高寿。全真禅师比百丈怀海小八岁,生于728年十二月十二日亥时,圆寂于867年二月初八,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寿——138岁。事实胜于雄辩。励志禅者之所以会很快萌生开发“湘桂农禅养生游”产品之创意,实是因为,怀海、全真、虚云这几位泰斗级农禅大师少有的高寿,对于众多希望延年益寿的人们来说,是难得的养生标杆。


       称全真禅师为农禅大师,是有史为证的。励志禅者11月11日下午首次参谒湘山寺,问守门验票的一位妇女是否有书卖。她即将禅者引至近旁的一个小房间内,叫醒正在午睡的丈夫,取出2015年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湘山事状全集》校释”一书,120元一本,只剩下2本了,禅者马上买了一本。看到旁边有一本小册子,是全州县委县政府7月份为该书举行首发仪式活动的安排手册,可见对该书出版发行的重视,禅者索要了一本。此外,两夫妇还主动送给禅者一本由全州县文化局编撰的《传奇寿佛》一书,由该局干部陶启兄撰写。在该书序一中县委书记陈立华简要介绍了湘山寺的历史及该书的巨大价值,摘要如下:
       广西全州湘山寺,创建于唐肃、代宗时期,自唐而兴,至宋而显,曾是闻名全国的佛教寺庙,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有关湘山寺的文献资料,众人所熟知的仅局限于清康熙、乾隆年间所编撰的《湘山志》、《寿佛志》两个版本,而清代之前与湘山寺相关的文献却大多付之阙如。这次重新发现并点校出版的《湘山事状全集》,补充了湘山寺自唐末五代、尤其是宋代至明正德年间的可以信赖之珍贵资料,其文献价值及其对湘山寺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今发现的明正德本《湘山事状全集》尽管是残卷,但它保留了湘山寺志诸版本中难得的大量史料,证明“楚南第一禅林”的称号所言不虚。
      《湘山事状全集》的编撰者,是南宋全州清湘县学学谕蒋擢。该书中有几篇记载了寿佛全真禅师的农禅史迹。《古塔记》是后世留存的关于全真禅师的最早的文字记载,作于全真禅师示寂十余年之后,其时舍利塔刚刚建成,准备奉安寿佛真身时,李知玄应众人之请而作:
       湘源县湘山和尚,俗姓周,法号全真,郴州郴县人也。先年初,云游到当县,访胜境,得湘山笋布台,因住持焉。……耕佃自给,不扰人天。
      公元1092年五月,在全真禅师示寂225年后的宋代元佑七年,湘山寺塔院主僧智允禅师作《湘山祖佛行状》,文中说全真禅师“寻幽选胜,渐次经行,届永州湘源县……乃睹此境山水奇秀,林薮茂美,遂于西北隅,选得地名‘湘山’,凿翠架虚,创兹佛刹。”又说全真禅师灭度之前,曾对圆镜等弟子说:“要得出离,第一须是了达自家,主宰分明;更须力垦,供给朝昏,兼济饥贫,甚好因果。”从“耕佃自给”、“更须力垦”等文字中不难看出,全真禅师及其弟子走的是农禅并重之路,自食其力,不依赖他人的供养。智允禅师作《湘山祖佛行状》十年后,恰逢朝廷封全真禅师为“寂照大师”,被贬到全州为官的王鞏应智允之请写了《湘山无量寿佛记》,文中更是明确点出了全真禅师的农禅本色,说全真禅师寻觅到湘山之笋布台后,“筑山剪茅,躬耕自给,未尝秋毫取于人。”又说大师入寂之前,对弟子说“至于力田艺种,济赡孤贫,莫非佛事。”王鞏是北宋名相王旦之孙,工部尚书王素之子,《宋史》中说他“有隽才,长于诗,从苏轼游。”是苏东坡、黄庭坚关系最为密切的朋友,因“上书议论朝政”,“欲尽变先朝法度”而被编管全州,其在全州呆了五年,完成此文后的第二年即放还。
      “筑山剪茅,躬耕自给,未尝秋毫取于人。”细品这句话,不难感受到王鞏对全真禅师自给自足的农禅生活怀有一种钦羡之情。俗话说,无官一身轻。当官有的时候很风光,但有的时候却很无奈、无助。当官靠的是俸禄,在复杂、激烈的官场斗争中,哪一天丢了官职,很快就面临如何谋得新的生计的问题。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士大夫们很难建构起真正独立的人格。农禅并重的禅师生活就不同了,由于“躬耕自给”,故可以做到“未尝秋毫取于人”,融禅于农、籍农悟道,可以说,过的是一种最实在也最空灵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那些处在政坛多变、仕途沉浮,暴贵与失落乃是经常性现象的官场上的士大夫们来说,农禅生活无疑成为几近世外桃源般令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


       全真禅师为何会寻到全州建湘山寺搞农禅,乃是基于其师道钦禅师的指引。全真禅师十六岁在家乡郴州开元寺出家后不久,遇一游僧经其指点,是年冬即到杭州拜道钦禅师为师,跟随师父数年。师徒曾进京面圣,预知安禄山可能会犯上作乱。一日,道钦禅师对弟子全真说:“子缘在南方,试溯湘游,逢源阐化”。全真谨尊师嘱,沿着湘江上溯,先到衡州再到永州,在唐至德元年(756)夏到了湘源县(今全州),此时安史之乱已然发生。寻到湘山笋布台后,只见“群峦环抱五华连,钵盂圣山屏两边,湘岭中卓三江绕,土石山水四形全。”全真禅师心想:师父嘱我“试溯湘游,逢源阐化”,而此地名曰“湘源县”,说的就是此地啊。想当初,太师父马素禅师要师父“乘流而行,逢径即止。”结果师父果然找到了杭州的径山。太师父和师父真是有神通,能未卜先知。于是,全真禅师开始在湘山拓荒种地,开山建寺,领众践行弘化一方的农禅之道。
       熟悉禅宗历史的人即知,禅宗发展到五祖弘忍的弟子惠能、神秀大行其道之时,禅宗开始出现南北之分。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690-705),一部分禅师及其宗系受到官方扶植,成为御用官禅,遂以正宗自居,大多数禅众仍处于合法与非法之间,不被国家正式承认,从而出现禅宗宗派的分立与纠纷。杜继文、魏道儒在其所撰《中国禅宗通史》导言中指出: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大都视农禅为本地区的稳定因素,尤其是在岭南、四川、西北等边陲地区采取宽纵政策,进一步促成了禅宗内部的宗派发展。所谓“南能北秀”的对立,直接表现为非官禅与官禅间的斗争,而隐藏在其背后的则有农禅与非农禅的分歧。南宗的胜利,标志着农禅的胜利。禅宗最终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它坚持了这种僧侣自我经理的经济形态。
     《中国禅宗通史》还指出,禅宗南北之分,只是禅宗多头发展的一个开端。“安史之乱”后,名家辈出,山头林立。江西、湖南、广西、福建等农业开发地区,成为禅宗新的策源地,农禅在这些地方获得自由、蓬勃的生长,全真禅师在全州湘山所开创的农禅事业即属其中的一个重要“山头”。自觉总结农禅经验,并为之制定了理想模式的,乃是马祖道一所开创的洪州禅系中最杰出的大禅师百丈怀海。其所完成的农禅体系,在中国禅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整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通史中的重要事件。农禅发端于道信,开拓于弘忍,直到怀海,才将禅行与农作融合为一,并在制度上巩固起来。此后禅宗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其与农结合的状况。尔后,出自百丈怀海的禅师,也就成了以后禅门五家的真正基干。
       写作此文时,励志禅者在想,怀海的师父马祖道一比全真的师父道钦大五岁,属于同龄人,如果当初全真拜的是马祖道一禅师,他与怀海就是同门师兄弟了,怀海年长八岁,当为其师兄。马祖道一有入室弟子139位,在《五灯会元》中编入76位,《指月录》编入47位。如前所述,在这两部典籍中,道钦禅师的法嗣只编入了鸟窠道林禅师一位,全真禅师居然榜上无名。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全真所入的牛斗宗禅系,因后继乏人,没法继续传下去,遂被禅门历史的烟云所遮蔽。不妨设想一下,假若全真禅师是洪州系马祖道一的法嗣,其名其事必将位列于《五灯会元》、《指月录》等禅门典籍之中。好在全真禅师活得比所有的禅师都长,于是其超越其他禅师而成为中国“寿佛信仰”无与伦比的承载者,从而为未来必将在全球村大行其道的农禅养生文化及农禅养生产业铺下一块无法撼动的基石。(宋励教授撰于2015年11月17日 微信Harment77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4-3-29 07:24 , Processed in 0.06003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