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2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桂林全州县行政区划调整的另一种意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5 21:0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网上看到一贴,特提供大家讨论
   桂林地处湘桂走廊南端。是湘,桂,粤三省交界。东邻珠三角,西有北部湾,北靠湘潭经济区,地理条件优越。但同时由于桂林位于三省交界边缘地区的,桂林的经济发展不能有效的得到上述三个地区的辐射,也成了桂林市发展的制约。所以如何融入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中成为了桂林发展的重要难题。幸运的是,桂林拥5区城区12县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桂林的城市发展空间很大。这区别于其他城市市县区小(例如钦州)或者城市发展过于集中(例如来宾)的城市。完全有机会将劣势变成优势。在各区、县之间进行合理的配套建设,完善桂林的产业布局是完全有可能的。

   现在有的观点是桂林地区山多,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条件并不能阻碍桂林建设发展前进的步伐。桂林的发展只能因地制宜。12县的行政中心的距离不一,可以按产业不同进行合理的配套建设,提升桂林的综合实力。对于有条件进行区域合并的地区应该给予支持。

  翻开桂林地图我们能发现,桂林市区处于大桂林中心,西有临桂,东有灵川,南有阳朔(这里所指的临桂,灵川,阳朔并不是指各县县城)。桂林城区向更广阔更远的地方扩张是桂林市的发展趋势。而桂林市现在狭小的市区面积对桂林的发展已经产生的阻碍,市向县扩大。市区与县镇合并是大势,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十分有必要。对于距离市区较远的县区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合作互补,整体发展,才是唯一的发展出路。

  一桂林市区的发展规划

  桂林的城市区域规划要考虑到区域定位,公共基础设施,交通,历史文化和教育等

  ①桂林市和灵川县:将桂林市桃花江以东的秀峰区,叠彩区全境,七星区全境,以及灵川的定江镇大部,灵天西部,整合成为新区,取名“静江区”(桂林在南宋、元朝时期称为静江府)。   桂林市象山区全境与桂林市雁山区的柘木镇,二塘镇合并,成立新区,设“始安区”(名称由来与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在此所设的始安县一致)。   将灵川县城,灵田大部分合并,设“灵江区”。  将灵川县的海洋乡、大境乡、潮田乡、大圩镇合并成“古圩区”。

  ②桂林市和临桂县:将桂林市桃花江以西的秀峰区,临桂县县城,包括临桂镇和二塘乡,四塘乡等合并成立新区,取名“临桂区”。(原临桂县县址即现桂林城,唐武德四年621李靖建城,后定为临桂县)   将桂林市雁山区的雁山镇,大埠、草坪,临桂的会仙等整合成新的“雁山区”。   将临桂县的六塘、南边山等乡镇合并成一个区,取名“会仙区”。

   重新划分之后的桂林市区由原来的五个变成七个,辖区面积扩大数倍。为桂林市今后中长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地基础。

  二桂林县区的发展规划

   桂林各县间的发展是为配合大桂林整体发展而进行的合理布局,各县要在产品原材料,产品加工,工业和农业旅游业当中寻找契合点,为提升大桂林综合实力做出努力

   全州县:吸纳兴安县界首镇,建立成以大型工业、矿产业为基础,以物流带动发展的桂林北部工业强县,升格为全州市(县级)。

   资源县:行政区域不变。资源县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有大量的矿产和药材生产,应该建立成桂林北部一旅游为主,矿产、药材、工商业为辅的大县。

   龙胜各族自治县:行政区域不变。龙胜地区山多,应该重点发展观光旅游和农家乐旅游,成为桂林北部的粮仓。

   兴安县:将兴安县的高尚、榕江、灵川县的三街合并,组成新区,设“临源区”。兴安县城、崔家、严关、湘漓组建新区并入桂林市,设“兴安区”。将灵川县的兰田、九屋、清狮潭、公平、三街、潭下全部并入兴安县。兴安县界首镇并入全州县,白石、长洲等地区并入灌阳县。新组成的兴安县更名为“城北县",县政府迁至灵川县九屋、清狮潭一代带,加强清狮潭水库的管理效率。建立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为辅的桂林北部旅游大县。

   灵川县:将灵川县的兰田、九屋、清狮潭、公平、三街、潭下全部并入兴安县,组建新县区。

   临桂县:临桂县的五通、保宁、茶洞、两江等乡镇合并,设“广宁区”。

   灌阳县:吸纳兴安县白石、长洲等乡镇,建立成桂林东部的原料加工,产品配套生产的工业县。

   永福县:将永福县县城和罗锦等地组建新区,取名“永福区”,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始安郡设永福县,永福名称确定沿用至今。永福县城并入桂林以后,永福县政府搬迁至永福县百寿乡,与临桂县宛田、黄沙、中庸合并,成立新“百寿县”(永福县原来分为永福和百寿两县,后两县合并,当永福县并入桂林以后,可将县政府搬迁百寿恢复“百寿”县名)。

   恭城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域不变。努力发展成为旅游大县。

   阳朔县:行政区域不变,建立成以第三产业为主,高新工业为辅的的桂林南部旅游强县升格为阳朔市(县级)

   平乐县:行政区域不变。

   荔浦县:行政区域不变,建立成以大型工业为主,旅游业为辅的桂林南部工业强县,升格为荔浦市(县级)

   由此发展的桂林南北各县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产业结构互补,北部有全州、资源、龙胜、灌阳组团发展,重工业、加工制造,原材料,矿产,药材旅游、农业协调发展。南部有恭城,阳朔,平乐,荔浦组团,工业,旅游,农业协调发展。中部有桂林、城北县、百寿县组团发展。
   我个人不建议在桂林北部县城和南部县城之中进行县与县之间的合并(除灵川和兴安外),因为各县的县政府相距都比较远,重新合并后成地级市的政府到底设立在哪里会成为各县争夺的大问题,弄不好还有可能会引起社会不稳定情绪。也不建议桂林各区县之间所有的产业发展都大致相同,应该各区县集中精力发展一两项产业,融入到大桂林的整体发展当中,从整体上提升桂林的产业水平。这有利于产业的做大做强,也避免了各区县之间的资源争夺市场争夺。

   经过调整后的桂林市将有11个城区(7个主城区),3个市(县级),7个县。城市化将进一步提高,市区(主城区)人口也将突破一百五十万。让桂林成为一个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综合发展的大型城市。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希望广大论坛网友指教。
2#
发表于 2011-11-19 21:48:27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11-20 13:12:16 | 只看该作者
版主很有才啊,可以去政府做领导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2-6 12:48 , Processed in 0.04258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