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孩子都长在什么样的家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2-12 21:1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9春节-北京新东方北美面谈第5天侧记-正月初三

  一

  父母要为孩子将来要走的路做准备,而不是把路给孩子准备好。大年初三,北京新东方北美项目部面谈第五天。今天一天的面谈很轻松,每个家庭都很融洽,谈的很愉快。我面谈时喜欢和孩子谈,不管孩子喜不喜欢说话,我都一定要让孩子开口回答我的问题,即使父母替回答了,我也会再跟孩子确认一遍,好在今天的家长都很配合,两个问题之后家长都在旁边笑着听着,不再回答,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说。我这个习惯是在观察和面谈了近1000组家长之后养成的,美本精英计划每届200-300个家庭,跟随孩子的学习轨迹,发现能够自己表达自己的孩子更主动也更有韧性。

  我很喜欢观察亲子关系,也常常感叹孩子是父母的缩影,很喜欢以下三种相处模式。

  二

  父母是榜样

  “我希望我长大能像我爸一样:工作能力特别强;特别能玩,不管是滑冰、钓鱼还是其他,他都很擅长,而且带上我去玩;还很开明,不干涉我的决定,我想留长头发他也同意,甚至于谈恋爱他也鼓励。”这是一个效率特别高的孩子说的话。

  孩子学习很好,也很擅长玩,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玩和学两不耽误的?回答中他多次提到了自己的爸爸。

  今天面谈的学生中,几乎都是全家都到,但是今天的家长们都很开明,有些来了之后在门外等,有些进来之后只是静静听着不说话,偶尔说一句,也是和孩子们商量的语气。因此今天的面谈中,孩子们都相对比较积极和主动,谈的很坦诚,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不情愿的情绪,都是积极主动去寻求自己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人,也会主要学习对象,如果父母生活和工作积极,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如果父母是高效的开放的心态,孩子自然而然也会收到启发和感染,变成和父母类似的人。

  三

  抓大放小

  今天面谈了一对高二的双胞胎,姐弟俩分数几乎一样,都不理想,我看到分数之后为难地说,你俩这是比着分数考的呀。面谈中告诉了孩子们规划路径和学习方法,孩子也都愿意执行和配合。之后家长提出学校让学生们选择意向学校,我根据孩子的分数推荐了低中高三类学校。最后家长问,那我们父母能为他们再做些什么?

  我说:首先大方向抓住就是冲刺托福和SAT,其次给孩子报对应的课程,最后帮助孩子选个中介机构,并且跟机构多沟通选校,细节的学习交给孩子自己。

  好在这对父母没有非常焦虑,也没有在孩子面前表达供两个孩子上国际部和出国读书的压力,只是再次跟孩子们确认:回去之后是否知道学习内容?能否坚持做完?最后走的时候问我哪儿有介绍美国大学的书籍。

  送走这一家四口之后,感慨了一会儿,其实在面谈时妈妈问过一次大学的学费,并且说了一句如果太贵的话确实压力大。其实出国的开支不小,不管是上国际部学校、报课外班还是找中介,但是这对父母没有因为金钱压力对孩子步步紧逼和强势质问,而是选择在大方向上进行把控就好了。

  四

  积极看待问题

  今天一托福首考接近90的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分数非常不满意,面谈中我和家长都说其实分数还挺好的,只是有些科目需要再改进学习方法并且多练习。在这组面谈中,家长的提问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我们介绍托福的学习方法和下一次的考试目标,之后是整体的三年规划。之后家长问到活动如何做,学校学习和标化学习如何兼顾,以及提升英文能力的阅读书单。这个家长在问的时候不是单方面的简单替孩子问,而是在孩子和我的问答互动中,适时的加入问题,每个问题我回答完之后也会在纸上写出,并且就答案再做讨论,整个过程中孩子参与感很强,但是家长期望孩子做到的事情都借着我的嘴说出去了,并且跟孩子确认要求孩子确认。

  最后结束时,家长说:徐老师挺好的,你首考的分数也不错,3月继续加油。然后孩子开开心心的把面谈的记录拿走了,并且表示之后一定努力。

  与这组家长的沟通中,我深刻的感觉到了沟通的艺术。我们对于陌生人都保持了良好的沟通艺术,但是如果对于亲近的人,抱着“为你好”的心态粗暴沟通,久而久之沟通就中断了,父母与子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虽然我并未结婚也没有孩子,但是见证了这么多的家庭之后,个人认为相互学习而又互为骄傲的亲子关系是最好的关系,曾经有位家长在孩子去美国读书一年之后发了一个朋友圈-家长自己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准备,申请到了英国的研究生继续去深造了。每每想起这个事情,都觉得这位妈妈很酷!

  (以上作者-美本&美高精英计划徐老师)

  五

  在自己有小孩之前,我把面谈当工作,在自己有小孩的之后,我把每一次面谈都当做对于孩子未来的参与,希望我在孩子规划路上的介入是场“美丽的相遇”,而不是“无用的干预”。今天带着孩子来面谈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父母都会鼓励孩子自己和我沟通,每次孩子在提问的时候,父母都会一双眼睛盯着自己的孩子,在适当的时候会补充想问的问题。我和徐艳老师一样,都欣赏这样的家庭。

  六

  上午面谈的最后一组家庭,孩子目前高一,月底要考托福,目前模考分数还不太高,我在给孩子做规划:

  “你看,你的阅读和听力都不到20分,前期的功夫下够。如果寒假确保阅读和听力都过20,然后春季坚持周末学习和周中练习,7月初再考一次,总分目标90,争取暑假学SAT。按照这个规划,你要增加一次托福考试。”

  我们聊的时候,孩子的妈妈一边点头,一边在手机上疯狂打字,我说完了,妈妈放下手机,笔记已经记了满屏。妈妈看着孩子,笑了笑:“老师,我很想帮她,上学也学过英语,但是不知道从哪插手,每天只能催孩子赶紧背单词,但是也知道孩子挺难的,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之前也有不少家长提过这个问题,特别是70后的家长,自己上过大学、研究生,或曾经留过学,现在很想实实在在给孩子一些帮助。

  今天下午一场10年级孩子的面谈,妈妈干脆、利索,是今天面谈最快的一组。孩子主导全程的谈话,问题清晰,目标感强,我看到妈妈带着一个小本子来面谈,在孩子和我谈完之后,妈妈照着笔记,一个一个问着自己提前想好的问题。妈妈离开之前说“孩子,这回知道怎么准备了吧。老师,上次全程班的规划课我没赶上,好多问题想让孩子问问,我是觉得如果一开始目标就设定错了,怎么努力都是错,现在讲完明白了”。

  看着这两位妈妈,我作为课程项目的管理者,也经常思考,这些妈妈的“责任心”到底对不对,或者哪些对,哪些不对。

  七

  长线留学规划

  今天最后一组家庭,妈妈进门就准备好了笔记本,跃跃欲试要开始提问,第一个问题就让我有点懵:“老师,我们家孩子初一,托福怎么考到100啊?”我说您先别着急,咱们先把情况弄明白。原来,这个初一的孩子要计划美本留学,初三选择公立国际部前要考到托福100加,学过两个月的托福,模考70多,感觉不适应就先停了,现在不知道后边怎么安排,很着急。

  我发现这位妈妈对于托福这个考试、美本申请的几大要素还都不太有概念。接下来的面谈我以半年为一个周期给孩子规划了托福的学习,既然是美本申请的话,也明确了申请需要的条件,面谈最终在妈妈疯狂的记笔记中完成,妈妈也很辛苦,回家还要转述给儿子。

  在近期的面谈中我发现,初中且美本方向的孩子按理说准备周期更长,这么早规划,应该更稳才对,但是家长越来越焦虑,着急学标化,着急出分。相比较而言,高中的孩子家长反而越来越能慢下来,让孩子把每一步走扎实,今天一位现高一的孩子妈妈在说到什么时候开始学SAT的时候,就提到“老师,我觉得您刚才说的很对,前期先把托福学扎实,然后专心弄SAT,要不到了高二两个考试都得准备,确实比较麻烦,虽然身边有同学已经开始学SAT了,但还得看自己的节奏,对吧。”

  我说这也是从学生的教训中一步步坚定了想法,我给一个高一学生安排计划,要求他必须在高一下学期的6月底托福达到90再学SAT,后边节奏才不会乱,结果他托福70出头,暑假偷偷学了SAT,高二的12月份还去参加了考试,分数可想而知,12月出分之后开始后悔,问我高二的寒假是学托福还是SAT,我也只能硬着头皮,看看还能怎么补救。

  孩子在追求诗和远方,父母就是最坚实的后备力量,这个力量很重要,但步子踩不到点上让人措手不及。
2#
 楼主| 发表于 2019-2-12 21:17:11 | 只看该作者
  2019春节-北京新东方北美面谈第5天侧记-正月初三

  一

  父母要为孩子将来要走的路做准备,而不是把路给孩子准备好。大年初三,北京新东方北美项目部面谈第五天。今天一天的面谈很轻松,每个家庭都很融洽,谈的很愉快。我面谈时喜欢和孩子谈,不管孩子喜不喜欢说话,我都一定要让孩子开口回答我的问题,即使父母替回答了,我也会再跟孩子确认一遍,好在今天的家长都很配合,两个问题之后家长都在旁边笑着听着,不再回答,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说。我这个习惯是在观察和面谈了近1000组家长之后养成的,美本精英计划每届200-300个家庭,跟随孩子的学习轨迹,发现能够自己表达自己的孩子更主动也更有韧性。

  我很喜欢观察亲子关系,也常常感叹孩子是父母的缩影,很喜欢以下三种相处模式。

  二

  父母是榜样

  “我希望我长大能像我爸一样:工作能力特别强;特别能玩,不管是滑冰、钓鱼还是其他,他都很擅长,而且带上我去玩;还很开明,不干涉我的决定,我想留长头发他也同意,甚至于谈恋爱他也鼓励。”这是一个效率特别高的孩子说的话。

  孩子学习很好,也很擅长玩,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玩和学两不耽误的?回答中他多次提到了自己的爸爸。

  今天面谈的学生中,几乎都是全家都到,但是今天的家长们都很开明,有些来了之后在门外等,有些进来之后只是静静听着不说话,偶尔说一句,也是和孩子们商量的语气。因此今天的面谈中,孩子们都相对比较积极和主动,谈的很坦诚,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不情愿的情绪,都是积极主动去寻求自己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人,也会主要学习对象,如果父母生活和工作积极,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如果父母是高效的开放的心态,孩子自然而然也会收到启发和感染,变成和父母类似的人。

  三

  抓大放小

  今天面谈了一对高二的双胞胎,姐弟俩分数几乎一样,都不理想,我看到分数之后为难地说,你俩这是比着分数考的呀。面谈中告诉了孩子们规划路径和学习方法,孩子也都愿意执行和配合。之后家长提出学校让学生们选择意向学校,我根据孩子的分数推荐了低中高三类学校。最后家长问,那我们父母能为他们再做些什么?

  我说:首先大方向抓住就是冲刺托福和SAT,其次给孩子报对应的课程,最后帮助孩子选个中介机构,并且跟机构多沟通选校,细节的学习交给孩子自己。

  好在这对父母没有非常焦虑,也没有在孩子面前表达供两个孩子上国际部和出国读书的压力,只是再次跟孩子们确认:回去之后是否知道学习内容?能否坚持做完?最后走的时候问我哪儿有介绍美国大学的书籍。

  送走这一家四口之后,感慨了一会儿,其实在面谈时妈妈问过一次大学的学费,并且说了一句如果太贵的话确实压力大。其实出国的开支不小,不管是上国际部学校、报课外班还是找中介,但是这对父母没有因为金钱压力对孩子步步紧逼和强势质问,而是选择在大方向上进行把控就好了。

  四

  积极看待问题

  今天一托福首考接近90的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分数非常不满意,面谈中我和家长都说其实分数还挺好的,只是有些科目需要再改进学习方法并且多练习。在这组面谈中,家长的提问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我们介绍托福的学习方法和下一次的考试目标,之后是整体的三年规划。之后家长问到活动如何做,学校学习和标化学习如何兼顾,以及提升英文能力的阅读书单。这个家长在问的时候不是单方面的简单替孩子问,而是在孩子和我的问答互动中,适时的加入问题,每个问题我回答完之后也会在纸上写出,并且就答案再做讨论,整个过程中孩子参与感很强,但是家长期望孩子做到的事情都借着我的嘴说出去了,并且跟孩子确认要求孩子确认。

  最后结束时,家长说:徐老师挺好的,你首考的分数也不错,3月继续加油。然后孩子开开心心的把面谈的记录拿走了,并且表示之后一定努力。

  与这组家长的沟通中,我深刻的感觉到了沟通的艺术。我们对于陌生人都保持了良好的沟通艺术,但是如果对于亲近的人,抱着“为你好”的心态粗暴沟通,久而久之沟通就中断了,父母与子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虽然我并未结婚也没有孩子,但是见证了这么多的家庭之后,个人认为相互学习而又互为骄傲的亲子关系是最好的关系,曾经有位家长在孩子去美国读书一年之后发了一个朋友圈-家长自己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准备,申请到了英国的研究生继续去深造了。每每想起这个事情,都觉得这位妈妈很酷!

  (以上作者-美本&美高精英计划徐老师)

  五

  在自己有小孩之前,我把面谈当工作,在自己有小孩的之后,我把每一次面谈都当做对于孩子未来的参与,希望我在孩子规划路上的介入是场“美丽的相遇”,而不是“无用的干预”。今天带着孩子来面谈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父母都会鼓励孩子自己和我沟通,每次孩子在提问的时候,父母都会一双眼睛盯着自己的孩子,在适当的时候会补充想问的问题。我和徐艳老师一样,都欣赏这样的家庭。

  六

  上午面谈的最后一组家庭,孩子目前高一,月底要考托福,目前模考分数还不太高,我在给孩子做规划:

  “你看,你的阅读和听力都不到20分,前期的功夫下够。如果寒假确保阅读和听力都过20,然后春季坚持周末学习和周中练习,7月初再考一次,总分目标90,争取暑假学SAT。按照这个规划,你要增加一次托福考试。”

  我们聊的时候,孩子的妈妈一边点头,一边在手机上疯狂打字,我说完了,妈妈放下手机,笔记已经记了满屏。妈妈看着孩子,笑了笑:“老师,我很想帮她,上学也学过英语,但是不知道从哪插手,每天只能催孩子赶紧背单词,但是也知道孩子挺难的,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之前也有不少家长提过这个问题,特别是70后的家长,自己上过大学、研究生,或曾经留过学,现在很想实实在在给孩子一些帮助。

  今天下午一场10年级孩子的面谈,妈妈干脆、利索,是今天面谈最快的一组。孩子主导全程的谈话,问题清晰,目标感强,我看到妈妈带着一个小本子来面谈,在孩子和我谈完之后,妈妈照着笔记,一个一个问着自己提前想好的问题。妈妈离开之前说“孩子,这回知道怎么准备了吧。老师,上次全程班的规划课我没赶上,好多问题想让孩子问问,我是觉得如果一开始目标就设定错了,怎么努力都是错,现在讲完明白了”。

  看着这两位妈妈,我作为课程项目的管理者,也经常思考,这些妈妈的“责任心”到底对不对,或者哪些对,哪些不对。

  七

  长线留学规划

  今天最后一组家庭,妈妈进门就准备好了笔记本,跃跃欲试要开始提问,第一个问题就让我有点懵:“老师,我们家孩子初一,托福怎么考到100啊?”我说您先别着急,咱们先把情况弄明白。原来,这个初一的孩子要计划美本留学,初三选择公立国际部前要考到托福100加,学过两个月的托福,模考70多,感觉不适应就先停了,现在不知道后边怎么安排,很着急。

  我发现这位妈妈对于托福这个考试、美本申请的几大要素还都不太有概念。接下来的面谈我以半年为一个周期给孩子规划了托福的学习,既然是美本申请的话,也明确了申请需要的条件,面谈最终在妈妈疯狂的记笔记中完成,妈妈也很辛苦,回家还要转述给儿子。

  在近期的面谈中我发现,初中且美本方向的孩子按理说准备周期更长,这么早规划,应该更稳才对,但是家长越来越焦虑,着急学标化,着急出分。相比较而言,高中的孩子家长反而越来越能慢下来,让孩子把每一步走扎实,今天一位现高一的孩子妈妈在说到什么时候开始学SAT的时候,就提到“老师,我觉得您刚才说的很对,前期先把托福学扎实,然后专心弄SAT,要不到了高二两个考试都得准备,确实比较麻烦,虽然身边有同学已经开始学SAT了,但还得看自己的节奏,对吧。”

  我说这也是从学生的教训中一步步坚定了想法,我给一个高一学生安排计划,要求他必须在高一下学期的6月底托福达到90再学SAT,后边节奏才不会乱,结果他托福70出头,暑假偷偷学了SAT,高二的12月份还去参加了考试,分数可想而知,12月出分之后开始后悔,问我高二的寒假是学托福还是SAT,我也只能硬着头皮,看看还能怎么补救。

  孩子在追求诗和远方,父母就是最坚实的后备力量,这个力量很重要,但步子踩不到点上让人措手不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1-15 13:25 , Processed in 0.04290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