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6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西安到全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9 17:4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 者: 沧海月明
标 题: 从西安到全州
(并序)
这是一个并不十分精彩的故事,但却记叙了三个年轻人的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五年了,不再年少的我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锐气和魄力,在南疆边陲的一个小关里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偶尔抬起头来,只能看到被四面高山阻隔的窄窄的四角天空。我看不到远方。
终于决定找个时间把这段经历整理出来,就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吧。至于标题为什么用一个“祭”而不是“记”字,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是因为那段岁月已经随风而去,再也无法重温的原故吧。就象我在凭吊一位远古的先贤一样,我是在埋葬我的过去,以几行并不优美的文字来祭奠那段生活。
那段生经历一共持续了二十天,也就是这二十天里,我们从大西北骑车到了岭南,途经五个省区,总路程1800多公里。而我们的全部家当是三辆自行车,一些诸如衣服、毛巾之类的简单的生活用品,还有少量的现金。二十天后,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时,早已是又黑又瘦的我们却是豪情万丈,与亲友们对酒当歌,欢呼胜利。
后来我写了一首诗,用来作这段生活的结语:
长安霸气汉宫秋,常有英豪降九州。
自古赵燕多侠客,从来吴楚竞风流。
只身阅尽千秋事,轻骑踏破万山头。
问君何慰平生志,日满河山月满楼。
诗写得并不好,但却很能抒发我当时的心情。是的,五年后的今天,当岁月已将那段生活埋葬,当我们的记忆渐渐模糊,当日记本渐渐沾满灰尘的时候,我开始面对社会生活的真实与无奈,面对眼前的四角天空,那首诗却一直在激励着我。是的,“日满河山月满楼”,那是我永恒的理想,是一个深受“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子的永恒理想,不管生活是风是雨,是悲是喜,是光明还是坎坷,是得志还是失意,但我的到理想却从来没有改变,因为:
我心永恒!
21#
发表于 2012-11-7 11:49:22 | 只看该作者
终于看到这篇文章了。早就听同学会的兄弟说过这件事。写的真不错。棒。老哥看到回复加我QQ:82770114
20#
发表于 2010-10-24 21:38:35 | 只看该作者
经历丰富,文采也好
19#
发表于 2010-8-2 22:55:59 | 只看该作者
全州的确是个文化大县啊, 全州的学生也有文采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17:59:40 | 只看该作者

后记

  终于写完了这段旅程,我松了一口气,这算是给赵和程两位兄弟、也算是给自己了却一个心愿吧。刚刚完成旅程的那个秋天,辅导员叫我写个调查报告之类的材料,然自己终未写出些什么。直到去年,工作一年后的我开始有时间和能力整理过去的时候,却因偷懒、也因方法上的失误(我幻想把记忆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写出来)而终未有所成。而现在我是不得不完成它了,因为它可以让我摆脱过去,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由于文章完全写实,凭的是难忘的记忆、布满灰尘的日记本和一些老照片,因而毫无精彩可言,在论坛上忝占版面,实在于心有愧,碍眼之处,还望朋友们原谅。
  风雨同行的两位兄弟赵和程已于旅程结束的次年毕业,程留在了西安,到一所高校里任教,并于两年前与他心爱的女友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赵却有些不幸,他回到了全州,分配到一所建于乡村之间的圩上的法庭里工作,也是在两年前,娶了当地的一位教师,过着平淡而恬静的生活,他几次欲摆脱环境的羁绊,想投身于外面精彩的世界,但始终力不从心。而我在毕业的时候,适逢全国海关举行公务员考试,我被分配到中越边境上的这个小关,已经在这高山下的四角天空里默默工作了两年,日复一日地消耗着自己的青春。
  与云的交往是一段心痛的回忆。暑假结束后,我终于可以见到朝思暮想的她,在一个月下的夜晚,我把在南岳带来的檀木扇送给了她,她在推却一番之后还是很高兴地接下了我的礼物。后来,我们去蹓过一次旱冰,再后来,我听到一个错误的信息:她已名花有主。我长叹一声,从此把自己沉溺于黑白天地(围棋和足球)里,再也无心去找她,偶尔在校园的小路上相逢,也只是点点头就匆匆离去。
  那年的最后一天,她在教学楼下叫住了我,说要送我一件新年礼物。当我在她的宿舍楼下接过那用精美的包装纸包好的礼物时,她很认真地送了我好多好多祝福的话,并郑重告诉我,只要我不断的给那件小礼物浇水,她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最后,她还很严肃地向我建议:今后给朋友送礼物千万别送扇子。
  我始终未能明白为什么叫不能送朋友扇子。当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装纸,发现里面是一个可爱的青草娃娃。我珍惜着每一点与她有关的记忆,青草娃娃、包装纸和系在外面的粉色的塑料带子,我都仔细地保存着,为此还拒绝了一位舍友要求用我的塑料带子系钥匙的请示。在随后的那些天里,我每天都没忘了给她浇水,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小娃娃的头上渐渐长出了可爱的青草,而且越长越茂盛,在西安寒冷的冬季里,青草给我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那年寒假,我没有回家,我想一个人在异乡感受孤独。寒假里,宿舍里没了暖气,那只可爱的小娃娃终究未能敌住严寒的袭击,本是生机勃勃的青草在寒冬里逐渐憔悴,并最终枯萎……
  在异乡寒冷的冬天里,任凭草长草枯,我始终没有明白那只青草娃娃的真正意义。三年后,在临近毕业之时,我终于知道她其实像我一样,四年里都是寂寞走过。她要回武夷山,我则准备去边境。在离开校园的前一天,我们互换了照片,她默默地注视我一会儿,说:你的眼神里似乎缺了从前的锐气。我点点头,并未说些什么。她在送我的照片背后题的是:祝君“爱情永恒、事业有成”几个字,我在照片后面题的是那首在旅途中填下的《临江仙·旅夜》:……千里伊人空自忆,依稀秋水芳唇。多少相思付青云……
  从此,彼此失去了对方的一切音讯。尽管,在照片在背面有她家的电话,但我始终未忍心拨过一次……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17:59:06 | 只看该作者

十六  回归

1996年8月1日,建军节,也正好是我们旅途的第二十日。我们起得很早,怀着激动的心情,飞快地向家乡奔去。
在湘桂两省交界处,我们兴奋地停下来合影留恋,我们大声地欢呼着,向着大山呼喊,向在田间收割水稻的老乡挥手,高喊着:我们回来啦。几千里的漫漫长途即将到达终点,我怎么能形容出此时激动的心情呢?因为我们已站在湘桂两省的界线上,只要踏过这条线,我们就回到家乡了。
然而,踏入家乡的第一步,迎接我们的是一段铺满碎石的路,长约百米,刚刚在湖南的水泥路上飞奔的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推车前进。这不由不使得我们感觉到家乡的落后,虽然我们全州是桂林地区最大的一个县,在区内相比,经济也不算落后,但与处于长江流域的湖南相比,其相距之大,只要看看公路两旁的民房就可以感觉到:在湖南农村,二层楼的漂亮平房比比皆是,而在我们桂北,普遍的是破旧的瓦房,唯一有点气派的却是旧社会地主留下的、现在已被多户农民分而居之的老房子,这怎么能够不让我们感慨良多呢?联想到最近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地处沿海、历史上从来都属华南的广西被无情地划入西部省份中,我的心中感到多么的悲哀。
在抵达八桂第一镇黄沙河时,程给家里打了电话,早已是望穿秋水的父母兴奋地张罗起午餐来,而他朝思暮想的女友已提前一日到达,经历了三十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的她,此时尚在甜蜜的梦中。
早上九点,我们准时进入全州县城,当这一切熟悉的景物进入我们视野的时候,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成功了。
在县城,我们慢慢地骑着车,注视着眼前的一景一物,看看什么地方改变了,什么地方还是老样子,此时,恐怕是我们为最为轻松的时刻。而我们也忽然发现,我们县城竟然是美女如云,而这一切我们在以前似乎并未感觉到,真的。我们不由得发出感慨:其实我们县的女孩才是最漂亮的。这时,我们也想起了西峡,那也是个美女如云的地方,只是现在,我们实在是无法比较了。
中午,程的父母为我们接风洗尘,一桌丰盛的菜肴,程的父亲举杯祝酒,说:真难得呀,不知道你们这辈子什么时候才会有第二次。赵说:到下一次的时候也许就不是自行车了。我们都高兴在笑着,频频举杯。
我们酒足饭饱并小憩片刻,我与赵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程家,踏上回家的最后一程。
我建议赵去我家转转,赵答应下来。于是,我们再次骑上自行车,向我家所在的那个遥远的小山村里前进。
在走过十五公里的公路之后,我们已经走在回家的山路上,路的宽度虽然还够拖拉机行驶,但极不平坦,村民们数度努力想把路修好,但除了在路上乱七八糟地扔了些石块之外,并未有任何成效。相反,却更不利于自行车行驶了,只有经验丰富的老拖拉机司机敢走这条路,而且一直是上坡,这对于自行车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根本无法骑车。因此,这短短三四公里的路花了我们一个小时,而且还不时发生“车骑人”的故事。这无疑是所有的路程中最艰难的一段,以致于赵后来连连说,去我家的路才是旅途中最困难的。
终于到了,在快要落山的夕阳变得通红的时候,我走进这熟悉的小山村里,走过那熟悉的门坎,当我兴奋地叫着父母的时候,我看见父母那有些憔悴的脸上绽放了笑容……
我提上水桶,和赵一起跟着父亲去水田里抓鱼,母亲则去把鸡唤回,准备抓出一只为我们洗尘。父亲说:今年的鱼长得好,也许田里能抓到二三十斤。我却忽然发现,夕阳下的父亲,脊梁明显地弯了下去,头发也稀了许多,我不由得鼻子忽然一阵酸……
第二天,我把赵送到县城,他踏上了回家的最后一段路,而我,又回归到旧时的生活中。在这个熟悉的小山村里,我不是大学生,也不是征途上的陌生旅客,我只是一名戴着斗笠、扛着锄头、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家男孩,一样地在水田里跌打滚爬,辛勤劳作;一样地在山冈上放牧牛群,凝望夕阳;一样地在月亮下听老人讲故事,用几声悠扬的笛子打破山村的夜的宁静。但我的思想早已穿越了高山,开始思索未来,思索一些村里人永远也不会思索的东西……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17:58:33 | 只看该作者

十五   临近终点

  由于已经临近终点,在湖南的这些天,我们已逐渐变得有些慵懒,除了骑车之外,其他的活动已经少之又少。途中也陆续遇到一些事情,听说了一些关于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事情,大多是关于法律方面的,也有对社会强烈不满的言论。在接触到的人中,有人对我们很热心,有人对我们似乎还抱有某种期望,但也有人对我们很不屑。但这些都不重要,在即将到家的日子里,我们三人早已是归心似箭。
从衡阳出发,我们已经离开了宽阔的107国道,开始走上弯弯窄窄的322国道,第十八日除了记得一酒店老板向我们痛骂了当地政府及派出所之外,并未留下太多的记忆。到第十九日中午,我们来到潇湘古城永州。
湖南素有三湘之称,潇湘为其中之一,流经永州的湘江即为古时的潇湘。永州在历史上除了传说中的舜南巡死于此外,其名气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柳宗元曾在这里为官,留下了许多名传千古的散文,如《永州八记》和《捕蛇者说》等。还在我们刚进入永州城的时候,“异蛇酒”的广告就扑面而来,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几缸酒,发现柳宗元所谓“黑质而白章”的异蛇其实就是银环蛇。也许是并不善于开拓市场的原故吧,在距此仅80公里的我们家乡似乎并不能见到这种酒。
因为是羁旅途中的最后一个城市,我们决定在永州多转一会儿。永州依山傍水,湘江从城中穿过,江水很蓝、很平,我们最惊诧的莫过于江水平得几乎无法辨别水的流向,水明明在流动,但究竟流向哪边,我和程探讨了好久,仍然是无法确定,直到后来看见水中的漂浮物才明白流向,真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柳子庙,也就是纪念柳宗元的地方,是永州的一处名胜,沿着一条小溪往上游走走,再过一座小石桥就到了。我们在参观的时候忽然发现,其实柳宗元留在永州的并非八记,而是九记,只是另一记名气稍逊而已,庙里还有地图标明了九记中所描写的地方,只是路有点远,而且听说开发得并不怎么样,只好作罢。
大约三小时后,我们离开永州向家乡挺进,下午依贯例在公路边找了棵大树休息。由于天气实在很热,而路边又刚好有一个水塘,于是我跟程一时兴起,跳进水塘里游起泳来,而赵则钻进附近的一块地里去摘西红柿,一饱口福之后没忘了往水塘里扔下来两个。呵,此时的我们,正在无忧无虑地享受旅途带来的愉快。
下午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上行进了。然而坡度并不大,偶尔也有下坡,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飞奔,不幸的是,五岭注定要给我们的旅途留下点难忘的记忆,就是我冲下一个小坡的时候,一料小石子刺破了我的车胎。
山路附近少有人家,偶有的几家路边店也都只能补汽车轮胎。足足走了一个小时,我们总算找到一家可以补自行车胎的小店。当店里一位老者听说我们是从西安骑车过来的时候,连连感慨地说:这么远啊,他骑了一辈子的自行车都没有骑过这么远的路呵。
当晚,我们在湘桂边境上的小镇珠山停下,而这儿,离我们家乡全州只有三十公里的路程了。我们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准备明天以饱满的精神回家。
我们好好地改善了伙食,美餐一顿之后,去街上抱了两个大西瓜,然后在一家小店里唱起了卡拉OK。我们痛快淋漓地喊着,任自己的公鸭似的嗓子刺破这小镇的宁静。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17:57:59 | 只看该作者

十四   衡阳雁

第十六日上午,我们经过了长沙,并未驻足,留影之后继续前进,中午依然在公路边休息,下午又经过了湘潭,印象很深的是湘潭的二大桥特别漂亮,特别宽阔,也特别长,似乎比武汉的长江大桥更长,桥名是中央领导题的,但我的日记本里忘了记载,以致现在已经想不起究竟是江泽民还是李鹏了。在入湘潭之前程给西安打了电话,得到了令他十分高兴的消息:他的女友杨准备去他家。这令他兴奋至极,自行车跑得飞快,害得我跟赵在后面追得叫苦不已。
湖南是有名的莲花之乡,一路之上,处处都有荷塘,莲花开得正灿烂,不由得让我想起《西洲曲》里描写荷塘的美丽的句子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只可惜我们只见到莲花而没有见到采莲女,有些遗憾。在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莲花时,我跟赵忽然讨论起并蒂莲的话题来。我确信有并蒂莲,而赵则坚持认为没有,认为这是文学家虚构出来的,我说是因为并蒂莲本来就存在,因为其美丽和不寻常才被文人有所寄托的。两人争论了大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而程则干脆停下车子,走进荷塘去摘下几个莲蓬,剥开来吃莲子,只可惜莲子尚未成熟,我们无缘一享口福。
到了现在,我们的心情已经是十分轻松了,几千里长途已经走完了80%,钱也还够花,路又很平坦宽阔,而且湖南的生活习惯与我们家乡也基本相似,早餐吃的米粉,其味道也不比家乡的差多少,而我们晚上吃饭时,米饭也不再象在湖北一样以碗计,而是以人头计,一人一块钱让吃饱。这可便宜了我们三个大汉,亲眼看着老板用一斤半米煮的一锅饭,被我们三人一顿饭就瓜分完了。
当晚,程乘着月光再次去采莲子,享受辛弃疾“溪头卧剥莲蓬”的意境,而在遥远的亚特兰大,已经传来了公园发生爆炸案的消息。
第十七日上午,我们已经在衡山风景区里穿行了。所谓“衡山天下秀”,车近衡山时,山色为之一变,郁郁葱葱的,煞是惹人喜爱,而山上的绿化也不错,漫山遍野是整齐的松木,让人看了赏心悦目。想想我们之前在陕豫所经过的小山,黄土之上零星地长着几根枯黄的杂草,一派死气沉沉的样子,不由感慨江南之美实非西北所能比拟的。
车近南岳镇的时候,天上下起了小雨,灰蒙蒙的,而南岳镇就在衡山脚下,我们开始思量是否要登上南岳一游,以弥补半个月来数过景区之门而不入的遗憾,然而考虑到一则雨天爬山较累,二则程的女友即将后发先至到我们家乡,最终我们只是在山脚下买了几把用作纪念的纸扇,向衡阳奔去。
衡阳,一个历史上多少文人吟咏过的地方!相传衡阳有回雁山,大雁至此不再南飞,因而被流放至岭南的文人大多怀有一种沧桑的感觉,于衡阳咏雁他们抒发心情的一种方式吧。隐约记得东坡那首著名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就作于此,只可惜我们是在蒙蒙细雨中穿过衡阳的,哪有心思去寻访文人遗迹呢?仰首苍穹,也看不到大雁的身影。而自己,也没有足够丰富的经历和才气,可以在这个诗人向往的胜地牢骚一翻,于是,我能做的,只是把这种淡淡的感觉埋藏到到记忆中,让其成为历史的沉淀而已。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17:57:19 | 只看该作者

十三   独行者

中午我们坚持睡了午觉,直到下午3点的时候才动身。当时水患尚未结束,处处都有关于洪水的消息,说是某某路段过不了车。然而我们还算幸运,一路未见大水,半小时后踏上107国道,风驰电掣前进。
然而我们今天走的这段路显然有些特别,路依山而建,但很宽阔和平坦,而且很直,两边都是铁丝网,路上见不到一个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只有我们三辆自行车与各种来来往往的机动车辆在路上穿行,我们怀疑走上了高速路,心中竟不由有些担忧,在行了约两小时后,我们走上一条差了许多但让我们比较放心的柏油路。但障碍也马上来了,一沟大水漫过了路面,一些行人和车辆都隔在两边,好在我们穿的都是凉鞋,把裤脚卷上膝盖,趟水而过。
傍晚约六点半钟,我们在小镇大荆停了下来,在越过湖北的雨带之后,我们的心情好了许多,时间也比较充裕,可以不必走得那么辛苦了。
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十五天早上,我们向一百公里外长沙前进,照例是吃了早餐后带上几个包子做午餐。临近中午时,赵的车胎在三公里内两次漏气,不得已换了新胎。中午也休息得很不好,睡觉的地方很快就晒到了太阳,虫子不不时来惹惹事,最后实在无法再睡,只好坐起来给家里写信。
下午继续前行,我们在一个小村庄的一户人家门外的压水井里补充水分,就在我们刚刚装满水瓶正准备洗洗脸的时候,一位精神矍烁的老者出现在我身边,手里拿着一个军用水壶,爽朗地说:年青人,帮我装点水好吗?
我抬起头,才发现路边已经多了一辆自行车,我们都有些惊奇地一会儿看看对方,一会儿又看看车子,几乎同时对对方说:你(们)也是远行的吧。
同样的一幅风尘仆仆的样子,一顶小太阳帽,一张黑黝黑黝的脸,一手拿一个水壶,一手拿一条毛巾,再加上路边的那辆自行车以及车上的行李:不是远行的还能是谁有这种打扮?
接下来,我们一边擦擦脸上的汗水,一边聊开了:老者是从北京过来的,原来是一位邮政工人,现已退休,清闲下来的时候,于是想看看祖国的河山,同时也为了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决定骑车去深圳,还可以看看改革开放的成果。他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一路走一路看,每天只行四五十公里,只要离国道不太远的景点他都会绕过去看看,晚上就住那些每晚三五元的简陋的小店,非常自在。我们不禁佩服起眼前的这位老人来,他身上展现出的那种积极、乐观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处的当前阶段的一种象征吗?当我们问起他的高龄时,他乐呵呵地说:应该跟你们三人加起来的年纪差不多吧!我们也都笑了。
千里独行,这将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我似乎只能在隐约之中想象。事实上,我早就梦想着这样一次的经历,只是后来遇上了赵才变成两人,再到程加入成为三人。我们在沿途已经不止一次地听说过独行者的故事,在路上、在饭馆、在借宿之处,在秦岭脚下,甚至在南阳街头我们还听说当地电视台刚刚播出过的有老外骑车从福建独行去敦煌的故事,只是我们无缘相逢,想不到今天竟然终于巧遇到这么一位神奇老者了。只是所有的跋涉者中,我们的装备是最落后的,别的远行者基本都是新车,或者是变速车,唯有我们全是又破又旧的“二四”车,车轮太小,又经常破胎,我们也确实一路被折腾得够呛。
我们与老者并肩前行不到半个小时,程的车又忽然漏气了,我们被迫又停了下来修车。老者向我们挥了挥手,绝尘而去。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17:56:24 | 只看该作者

十二   美丽的岳阳

第十三日上午,我们开始进入湖南,在经过临湘市的时候,感觉这个县级市建筑很是漂亮,不由心中生出几分赞许。为了缓解我们在湖北连日赶路带来的劳累,我们决定今天到岳阳休整。然而不幸的是,在经过小镇云溪的时候,我的车胎漏气了,又耽误了近一个小时,从云溪出发时已经接近正午。而今天的太阳特别厉害,我们顶着正午的烈日,赶了20多公里的长路,终于在下午1点40分来到了岳阳。
甫进岳阳,感觉真是棒极了:宽阔的街道,整齐的楼房,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还有纵横交错的立交桥,让我们转得差点分不清方向。天啦,就算在西安也见不到什么立交桥,从感觉上看,岳阳比之西安,不知要强多少倍,简直是太美了,以致赵直说:到了岳阳之后,再也不怀念西安了。我们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自大西北走出来,在那里除了西安还算不错以外,沿途几乎未经过一个象样点的城市,而一进入地处中原的河南,感觉立即大不一样,城市的楼房已经高了许多,而进入湖北,所经之处已经略感长江流域的繁华,现在到了湖南,发现其经济发展似乎比湖北更胜一筹,虽然要比较两省经济,我们并不能轻易下结论,但从湘北诸市县来看确会让人生此感慨。
我们原计划象在枣阳一样住得开心点,但很快发现我们错了,岳阳不是枣阳,这里的物价水平比枣阳高出了一大截,看了一家部队招待所让我们咋舌的价格后,我们决定云找一家便宜点的。在街头向一个带着“文明老人”袖章的老大爷问问情况时,他很热心地把我们带到一家小型招待所,最终以每人十元的价格住上了一个三人间,只是很遗憾没有电视。
在饱睡一顿之后,傍晚时分,我们骑车去岳阳楼。然而天不遂人愿,当我们到达的时候岳阳公园已经关门,于是我们在洞庭湖畔欣赏夕阳。
这是怎样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呢?茫茫湖水,我们看不到尽头,只是在远远的那一端,红红的太阳正在逐渐沉入暮霭之中,慢慢沉没的还有那美丽的晚霞,阳光已经变得很暗,把湖面的一艘大船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岸上挤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挤到人群的最前端,用我们的相机来把握这美丽的一刻,我们不再吝啬胶卷,一口气连拍了十几张,为的是能拍出几张高水平的照片来。
站在洞庭湖畔,我极力用目光去寻找思慕已久的君山,然而,在沉沉暮霭之中,我只能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洞庭湘水,我无法亲身去感受君山上那些美丽的传说。夕阳西下,我们带着此许因不见岳阳楼的惆怅回到招待所。
没有电视的夜里是寂寞的,我们一边玩扑克一边赞叹岳阳的美丽,最后,又把话题转到我们身边的几个女孩身上。
可是,云儿现在究竟在哪里呢?要知道,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我已经暗自许下心愿:如果有可能,我一定会带着心爱的云儿同游岳阳,一起去聆听有关君山的美丽传说,一起泛舟于洞庭湖美丽的夕阳下……
翌日,我们象在枣阳一样睡足了懒觉,无聊地打发些时间,我开始给云儿写信。我并不能清楚地记得她家的确切地址,虽然她曾经告诉过我。不过,她学校的信箱我是记得很清楚的:就给她发到学校吧,让她返校的时候获得一个意外惊喜。
我在信中向她描叙了旅途的艰辛及岳阳的美丽,但却没有勇气向她表达我的相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2-2 18:50 , Processed in 0.04616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