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力全州城市建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4 20:1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为推进全州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招(仅供参考)

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虽然寥寥数语,提出了全州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概念。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全州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条件,尽情描写宏伟、壮丽的山水画长卷。
一个城市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正绽放着全州城市特有的魅力;但愿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能在今后的一个时间段,以独特写意的手法,融入到全州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去。激荡全州的灵魂,创造出全州城市未来性格中的独特一环。为此,我支招如下:
一、完善设施,彰显甲天下的山水自然风光
可能没有哪个城市能像全州这样,集众多宠爱于一身: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洞奇石美,旖旎佳人,安逸休闲,富庶之地,美味佳肴,物美价廉,令人神往。如何保护、开发永续利用全州山水自然风光,我们有许多建设项目可做;当前就应该抓紧做好漓江上游三个补水工程实施。
旅游与旅游设施、游乐设施建设密不可分。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全州来说,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州建城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丰厚,市区内及周边12县历史文化、自然景光众多,关键是如何建设完善配套的旅游、游乐设施,提升旅游品质。
民俗文化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方向,全州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民俗保存得很好,如桂剧、侗族和声、民间工艺、农耕文化等开发应用,应该是试验区建设不错的选择。从全州出发到大全州旅游区任何一个景点需二、三个小时车程可到达,一个城市拥有如此短距离的自然多样性,全国少有。珠江水系的桂江、漓江、长江水系的湘江、资江、灌江沿岸众多风光景点。如全州县用漓江自然景观结合人文景观,一部山水实景《印象刘三姐》出尽风头。如今全州三江口景点整体规划与建设更是迫在眉睫。
二、城市建设,继续追求高幸福指数
自秦至清,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全州都是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且物价便宜,消费水平底。除声名远播的“全州米粉”外还有数不清的美味佳肴。全州各地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及商业氛围,都是这座城市高幸福指数的表现。
如今,全州“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城市建设理念,使人们无论是漫步在青春靓丽的中山路上,还是在“两江四湖”边散步,都会有一种浓浓的归属感,外来的游客身陷其中,一点也没有陌生感,用全州话说:“都是老狗肉”。全州人很知足,外来人到这里很容易融入其中。清新的空气、秀丽的景色使全州的幸福指数很高,我感觉有点像美国的夏威夷,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它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不会有身处异地他乡的感觉。全州人不排外,包容性好。每年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真诚待人足以让你消除隔阂,很快融入这个城市。
全州还是个很休闲的城市。与上海、北京、深圳等快节奏城市相比,全州显得那样从容,那样舒心,你随意漫步在全州的大街小巷,很难看到匆匆的赶路人群。漫步观景、湖中泛舟、离江戏水、赏花购物,几乎成了休闲标志。全州周边景区、农家乐、城内多条步行街建设正好满足这种需求。今后全州要注意多建设高品质别墅群,让五湖四海的人们,实现陈毅元帅所写“不愿做神仙,愿做全州人”的愿望。
三、领导重视,政府支持,谋划长远
要积极争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想方设法让领导能细腻地品味、体会到全州所包容的世界万象和精神品位,从而有所行动;这是成功的保证。回想当年,国务院给全州“外汇留成”、不限制在全州开会。尤其是近几年中央财政担保,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两江四湖的建设。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全州机场搬运抗击冰冻灾害物资的景象历历在目。在新的机遇面前我们要结合旅游、商业、工业、文化、农业、航空、交通、物流、会展、高新技术、体育、房地产等多种经济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从新编制规划,谋划长远。关键是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增强发展后劲。本人认为,旅游对财政的贡献是有限的。工业兴市、文化立市、旅游强市、农业稳市仍是不错的战略选择。钱不是问题,只要政策允许,银行信贷支持,建立保障四面八方投资者利益机制。以产权为纽带,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经营房产、经营景点,何愁建设资金来源?!
四、用国际化视野,构筑全州大旅游经济圈。
作为国际化的旅游城市,全州已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和集聚能力。但仅凭一市一域能量有限。在不放弃现有的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基础上,发挥毗邻东盟国家优势,重点开发东盟市场。为强化联动效应,还应超前谋划,以全州为中心,湘、桂、黔、赣、粤五省联动,构建大旅游经济圈。谋求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全州品牌的集聚效应。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触类旁通,创造性思维,多学习借鉴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强化国际、国内互动合作。
2#
发表于 2011-10-14 20:14:22 | 只看该作者
真强。。。。。
3#
发表于 2011-11-19 12:20:0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能实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2-6 11:39 , Processed in 0.04312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