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筑学习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 15:3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筑学的学习,和我们以前在高中所学课程,甚至与大学其它的工程类专业都有很大的差异。多数工程类学科是完全可以线性学习得到阶段性成果,最终基本掌握的,因此可以十分重视每个年级的成绩。而建筑学专业则多数的成功法则都在"悟",因此需要大量的练习、思考以至焦虑、苦恼。建筑学不是可以线性学习成功的,重要的是最终的结果。

  不过即便如此,自学,作为科班和非科班的建筑生都不可或缺。建筑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跟纯粹的理科,比如数学、物理等不同,又和纯粹的艺术不同,有着硬性的规范、材料、结构和功能的要求。所以,自学建筑学其实是很困难的一种行为,和所有的技艺一样,最好要有师傅带入门。如果实在找不到师傅,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有所收获:

  1.最重要的一点,要学会看建筑学图纸。各种符号代表的意思,平、立、剖、分析图等等。建筑学是一个空间表达的学科,但是信息传递方式却是二维的,因此,要入门,首先要学会阅读,这根学习外语,你首先要会查外语字典一样。关于绘图,可以参考建筑制图规范。

  2.学会看图以后,最好还能试着学会建筑学建模基本软件-sketchup。学会这个软件的目的是代替手工模型,可以快速的将二维图纸还原成三维建筑模型。建筑只有变成三维以后,才能帮助你理解建筑空间及尺度感。

  3.学会前面两样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建筑学习了。和其他所有知识相似,建筑学的学习过程也是多看-多记-多做,从复原到模仿再到创新,因此,在能阅读建筑学基本二维信息和掌握三维建模还原能力后,就可以选择一名建筑师的作品进行研究入门。初学者推荐现代主义运动中的旗手柯布西耶早期和中期的作品。购买相应柯布西耶的作品,从小体量的住宅图纸开始阅读和复原建模开始。抄绘、建模、思考大概小半年左右,就会大概有一点建筑学的概念了。然后就可以看看同样以几何体进行组合的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师作品,比如密斯,安藤忠雄,迈耶等等。

  4.当然,在抄绘图纸,作品建模还原的同时,可以购买本科建筑的相关教材,比如说《房屋建筑学》,《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史》,《西方古代建筑史》,《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等等进行辅助阅读学习。除此以外,就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资料集,可以在网上下载到电子版,彭一刚教授的《建筑空间组合论》。虽然有很多建筑学的学生对这本书表示很复古,不适用,但是对于新手尽快的了解建筑,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5.经过一年多的自学后,就可以出去旅游,当然是建议去外国旅游,参观各种经典建筑,体验建筑的空间、体量感和尺度。然后就是上面那些大神说的,去设计院或者事务所工作和实习,这样对于更快的理解建筑灰常有帮助。

  总的说来,自学建筑学是一个很长,很艰难的过程,需要相当的毅力。有时候,有一位专业人士的点拨实在太重要。最好还是能够到相关学校进行相关训练。对于非科班出身的可以到像万庭建筑设计这种专业的学校培训个半年、一年的,也比自己毫无门道的自学要好很多。我原来上学时就遇到一个学地理的,到学院来旁听,想转规划,然后前前后后来了一两年,最后还是觉得他在门外转,听了很多理论,但是基本上无法做设计。所以最好还是想好是否要来建筑学,这个里面大师灰常少,多的是加班、加班、加班和年复一年的快速生产。俗话说的好,年少不努力,老大做建筑;垂死病中惊坐起,那人还在加班画图中。这里,必须再次提及老师的重要性。建筑学大概是所有科目里,把「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贯彻得最好的学科之一--因为如果取消了师生间一对一的交流,建筑教学基本不能成立。每一个任务都可以有无数个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答案都能成立。别安于现状,不断怀疑,不断发问,不断重新审视你的,所谓的,作品。之前说,眼高手低不要紧。但进行到这里,眼高手低是值得警惕的。

  针对不同的情况,如果是在校生,建议多跟教授聊聊;非在校生,动用你的亲属力量社会关系网络资源,争取有机会和别人深度交流。
    从前有个代课老师,最后一课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了十六个字,记不真了,大致是这样:
   始于感性,终于实体。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现在,可能算是小有所悟吧。
   班门弄斧了,如有不对,请多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1-23 12:19 , Processed in 0.05929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