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平军在全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6 20:4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州血史》云:

城既破,胜军纵火焚烧,下令屠城,无论官民兵勇,老幼男女,一概不留,亦可见其仇恨之深矣。大杀三天,始下令封刀。至第四日,即随街高声呼喊:“老百姓可以出来”。全城兵民被屠杀者,或被焚毙者无数。(《粤氛纪事》载事后检查积尸千三百余具,另焚毙者未计。《盾鼻随闻录》则云:死者四千余人。据传说:实数尚不只此,当在万人以上。)(《民国丛书》第三编《金田之游及其他》第70页)


《贼情汇纂》记载:“壬子四月,攻扑全州,都司武昌显以劲兵四百与贼大小十数战,更率百姓登陴。以热桐油稀饭浇之。十日之内,毙贼无算。云山亦死于乱军中”。又说:“至(于)守城歼贼最多,则莫过全州之桐油糜淖。……贼中至今谈及,犹切齿股栗”。

时人龙启瑞纪事诗注云:“贼由桂林窜全州,州牧曹燮培留赴调军营之湖南都司武昌显,以镇筸卒四百人竭力固守。城中男丁登陴,妇女煮粥和松脂以沃婴城之贼。贼忿甚,穴地道攻之,城遂陷。官幕及楚兵四百人无一降者,民间男妇殉难者尤众”。

《全县志》记载说:“初六日,洪军薄城下,燮培发炮击之,多毙,乃却。越日,攻益急,守益愈严,经十一昼夜。提督余万清、刘长清来援,分驻城北太平堡、城西鲁板桥,皆十里外牵制,弗能进。守者惫,铅药不继。洪军穴城下,伏地雷,火发,西城崩。……十六日,文武官绅同时死者,……凡知名者三十余人”。



太平军血沃全州

蒋廷松

全州县地处湘桂走廊,是广西的北大门,是历朝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太平军突围北上,在这里遭遇了北上途中最为惨烈的一场大血战, 几乎全军覆没。冯云山受伤天王怒,太平军血战全州城。

太平军血战蓑衣渡,是因为冯云山在全州城外受伤,太平军回师攻打全州,给陕西侯补知府江忠源从容派兵设伏发生了一场血战。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四月,太平军自桂林撤围,轻而易举占领兴安,初六分水陆两路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全州而来。当时,守城的是全州知州曹燮培、参将杨映河等人,城内有兵丁约500人,湖南宝庆协都司武昌显奉调入桂,所率兵丁400人,在全州经过,曹燮培邀其入城,两者相加约900人,所以兵力空虚非常恐慌。为固守城防,曹急忙招募民团,并强征妇女上城熬粥,释放囚犯进行备战,总兵力达1000余人。这区区1000余人,当然难抵太平军四五万人的水陆大军。

其实,太平军并没有攻打全州城的打算,陆军绕城而过,水军前锋已经到达全州镇的蓑衣渡(该渡位于县城之北,离城水路6公太平军趁机在此挖掘地道,1852年4月16日地道掘成,用棺材装满16担火药埋入城墙下,轰然一声巨响,城墙炸开二丈余,太平军乘硝烟弥漫之际,发起冲锋,一举攻入城内,四处搜索敌人,大开杀戒,当场击毙千总叶永林,把总张之福、前州牧瑞麟。知州曹燮培,城未破就蜷缩在城东义仓底下,被太平军搜出当场杀死。太平军这一阵斩杀,直到第二天午时才下令封刀,破城后1000余守军无一生还。攻克全州城后,太平军在城内休整近3天,便分水陆两路大军继续向湖南永州进发。可太平军由于有点大意,没有派兵侦察前面的道路,从而几乎酿成了全军覆没的悲剧。

江忠源重兵设伏太平军突破湘江

在太平军围攻全州城的日子里,陕西候补知府江忠源率军分水、陆两路在里,陆路5公里)。偏偏守城清兵不识时务,自恃从桂林跟随而来的援军将至,派兵骚扰,挑起战端。凑巧,南王冯云山部下将缴获的一匹又高又大的战马给他,冯云山非常喜欢,骑着它督战指挥。这天,冯云山骑着这匹战马率兵路过全州城外时,见清兵挑衅,忙指挥作战,清兵抵挡不住,便吹号收兵。但这战马有灵性,识得号音,便狂奔号音处,冯云山制止不住,慌乱之中的部下也无可奈何,结果战马冲到城边,被清兵开炮打成重伤。这极大地激怒了天王洪秀全,便率领人马回师攻打全州。全州城守军虽然不多,但城墙坚固,西面城墙高一丈五六,东面城墙高达丈二三,城墙上每隔二三十步就有一可住十人的小房,城门用石头筑成,加上守军准备充足,又释放囚犯作战,在城上煮粥熬桐油,桐油中和以松脂或大粪,以至太平军多次使用吕公车(古代一种巨型攻城战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车。车高数丈,长数十丈,车内分上下五层,每层有梯子可供上下,车中可载几百名武士,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坏城墙的设施器械。进攻时众人将车推到城脚,车顶与城墙齐平,兵士们通过天桥冲到城上与敌人拼杀,车下面用撞木等工具破坏城墙)、云梯攻城都被击退,守军将滚烫的桐油稀粥往下泼,或浸泡竹筒射到攻城的太平军身上,受伤的皮肉腐烂不堪,却无药可医,因此死伤甚众,围攻10日仍未将城攻破。太平军为此发誓,破城后荡平全州城,不留战俘。

这时,从桂林追随而来的清军提督余万清、刘长清率兵万余,临近全州县城西门外,但他们惧怕太平军声势过大,为保命一直在城西鲁板桥和城北的太平铺观战,始终未发一兵。曹燮培见孤城危急,三次写血书向余、刘呼救,余、刘置之不理。城内守军人数不多,随着太平军攻势日益猛烈,已经很难支撑。而驻扎在江西会馆的太平军,在门前戏台的窗眼架炮打进城里,守城清兵不能抬头。北去湖南的路上进行布防。其中,他让和春防守湘江东岸,自己则在湘江西岸的全州镇七一村太平铺一带布兵,以狮子山为依托,卡住北去湖南的陆路;另外,在全州镇七一村土地堂山上安装威力巨大的九节铜炮,虎视耽耽对着湘江,并在山下湘江水塘湾用参天古树设木堰,卡住太平军北去湖南的水路。

江忠源布兵一带,滩陡水急,为湘江水路险要关隘。湘江东岸,丘陵起伏,有禾田;渡口有丛林,古树参天。东去数里即为湖南道县边界。其间重峦叠嶂,互通南北,仅有山坳可通。至渡口西岸,则有沙滩突出河面,渡口河床特窄,东西相距百余米,西岸水浅可以步行,东岸水深达数丈甚至十几丈,表面上看水势平缓,其实江面下河水湍急异常。

4月18日,太平军二百只大船依次行进至水塘湾时,被木堰所阻,船队拥挤不堪,这时,埋伏在蓑衣渡西岸的清军顿时枪炮齐鸣,特别是土地堂山威力巨大的九节铜炮,猛烈地轰击太平军船队,太平军一时措手不及,进退不得,不少船只中弹起火,燃烧沉没,损失十分惨重。太平军在水塘湾受阻后,受伤的南王冯云山被抬至蓑衣渡的泻母山上,他见形势危急,便亲自指挥太平军用九节铜炮向埋伏在水塘湾的清兵轰击,一炮打去,将一棵数围大的古樟打断,不料,暴露了自己,太平铺土地堂上的清军发现目标,用大炮猛地轰来,冯云山中炮身死。损折了大将,天王洪秀全格外痛心,他挥笔写诗凭悼:“呜呼!我悼冯云山,以诗慰忠魂。水翻江红阵云昏,渡口灵涛激怒奔。巨炮连珠曾挫敌,征袍血溅尚留痕。叹息南王威常在,舁埋战地全州魂。”(此诗为当时分管蓑衣渡义仓和本地段水运派差的黄千星老人所偷抄并传给他的后人,现为黄天有老人所保管)。

同时,太平军陆路在太平铺也受阻,遭到重创,前来助战的湘军因为与太平军交战损失巨大,不愿再战,清军督战队便挥刀斩杀退后者,从而激怒湘西剿降军将领汪典铁、乔巴眼忍无可忍,带兵反戈,可见当时战况是如何惨烈。尽管如此,太平军仍没有撕破老谋深算江忠源布置的铁网。双方苦战三日,太平军损失极大,若继续再战,有可能全军覆没。幸好防守湘江东岸的清军首领和春自行其是,未依江忠源所约在湘江东岸布兵,给太平军突破湘江留下一道缺口。太平军在蓑衣渡架设浮桥,接应湘江东岸的太平军登岸,4月24日抛弃辎重、米粮、器械和其它不方便带走的东西,烧毁浮桥,向东南夺路而去。

此时,四五万太平军,只剩下数千人马。若清兵乘胜追击,太平军未必能从容突围。关键的时候,太平军东王杨秀清使出金蝉脱壳之计。转移前,他就让太平军战士作好了充分准备。在蓑衣渡下游一带苦战的太平军水路大军,在接应湘江西岸的陆路大军过河之后,烧毁了浮桥和残存的船只,然后将蓑衣渡东岸山上的一些松树砍掉,戴上草帽,远看好像埋伏了千军万马,因而使也遭到巨大损失的清军疑神疑鬼不敢轻举妄动,迟迟不敢跨越湘江追赶。待清军知晓时,太平军已从容上了扁担坳,进入湖南道州境内,化险为夷了。
2#
发表于 2011-7-18 22:00:53 | 只看该作者
虽然google 很少有人用
3#
发表于 2011-7-21 21:57:22 | 只看该作者
朕要午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1-7 04:30 , Processed in 0.04202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