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州县非法慢慢摇印罚款标记被质疑"以罚代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2 18:1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些天,一位读者向晚报新闻调查栏目反映一件怪事:在全州县城里,很多非法营运的载客三轮车交纳了当地运管部门的罚款后,车身上都被印上统一的编号。据说,有了这个编号,就不必再担心会受到查处。
这个编号,到底是处罚标记还是“护身符”?当地运管部门此举是为了加强对非法营运三轮车的管治,还是以罚代管?那位读者的反映,是他对运管部门的误解,还是另有隐情?
记者走近全州县城这些“编号”的非法营运三轮车。
编号是一种罚款标记
7月11日上午,记者走出全州县汽车总站,就看见满大街的载客三轮车。数了数,仅汽车站前数十米的路段上,就有31辆三轮车在候客。
记者注意到,这些三轮车里,有7辆的车身上印有字母“lon”及一串数字。这,是不是那位读者所反映的罚款“编号”?
对三轮车司机蒋国平的采访,证实了三轮车上的这个编号确实来自当地运管所,且与非法营运罚款有关。
蒋国平驾驶着一辆编号为“lon1106”的三轮车。他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买下这辆二手三轮车搞起了客运。最初,他是持有营运证的,但这本营运证到期后,当地已经不予重新检验换证,他从此成为“非法营运”者。今年5月,他的三轮车在路面上被县运管所工作人员查扣。隔天,他按要求前往县运管所缴纳了700元罚款。
蒋国平向记者出示了他取得的一张罚款收据,罚款原因一栏写有“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根据《道路运输条例》第64条处罚”。
“当时交过罚款,他们(运管所工作人员)就在我的车身上喷了这个标记。”蒋国平说。
蒋国平说,他自己也知道,这辆二手三轮车本该在两年前就报废了,如今,这辆车除了那个罚款编号,什么手续也没有。
接下来2个小时里,记者连续采访了9位驾驶着车身印有“lon”编号的三轮车司机,都得到同样的答复:这些编号,都是缴纳“非法营运”罚款后,由县运管所的工作人员帮喷涂上去的。
蒋国平告诉记者,“lon”代表2012年(龙年),后面的数字则是三轮车的编号,“我的车身号码是1106,代表着这是今年第106辆被罚过款的三轮车。”
记者注意到,在县城街头能观察到的正在拉客的三轮车中,编号最大的是“lon1182”。记者也询问了这辆车的车主,了解到他交纳罚款的日期是2012年7月6日。这是否意味着,截至7月6日,县城里被处罚过的非法营运三轮车至少有182辆了?
一些三轮车司机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编号,并非今年才有。
蒋国平说,他在2010年也因非法营运被县运管所罚过500元,那一次,喷涂在车身上的标记是一个“查”字加号码。
三轮车司机邓化勇的车上除了“lon1065”,还有另一个“政053”的标记。他告诉记者,这是2011年因非法营运而被罚款1500元后,由县运管所工作人员喷上去的标记。
记者在县城街头的多辆三轮车上,都看到这种“查”和“政”的模糊印记。司机们确认,车身上的这两个字及号码,分别代表2010年或2011年接受过县运管所罚款的编号。
编号是为了整治“黑车”
事实是不是完全像这些非法营运三轮车主们所说的那样?记者来到了开出罚单的地点——— 与县运管所办公大楼相距约30米的一个小院子。
7月12日上午8时,这个院子大铁门紧锁,仅留一扇小门供人进出。院里,停有14辆三轮车,但车身均没有“lon”字样的编号。当时,有几名身着米白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坐在院内一张矮桌旁。记者看到,他们的袖章上印着“广西交通执法”。
9时许,一位中年妇女在交了罚款后,拿到一张收据。院里的工作人员确认收据后,拿着两个铁皮模子和一个漆罐走到她的三轮车前,在车身喷上一个编号——— “lon1281”。
这是记者在这个小院外3个小时的观察中,唯一看到缴纳罚款并被喷上编号的三轮车,而更多的人,只是来这里询问罚款金额。
“给这些受处罚的‘黑车’编号,主要是为了做个统计,方便管理。”县运管所蒋绍征所长解释说,印有这种编号的三轮车,如果继续上路载客,将面临更严重的处罚,而通过经济处罚迫使这些非法营运的三轮车退出市场,才是他们进行处罚的初衷。
蒋所长介绍,从2001年开始,县运管部门就停止审批三轮车营运证,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县运管部门开始着手对非法营运三轮车进行整治。
“但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很大,执法人员被袭击的情况经常出现,所以,我们的管理手段以教育和罚款为主。”蒋所长告诉记者,这一整治手段取得了不错效果,“还在坚持非法营运的‘黑车’,准确数量很难统计,晚上出来(营运)的多一些,白天已经很少了。”
7月11日下午4点,记者从全州县城北端的玉龙新都花园搭乘一辆三轮车,抵达全州县城南汽车站。这一段大约3公里的路程,记者一路粗略数了数,停在路边卯客和经过身边的三轮车不下200辆。
据蒋所长介绍,目前,全州县城合法营运的三轮车只有几十辆,而且这几十张营运证也将在今年7月全部过期。
也就是说,现在,全州县城满街跑的三轮车大部分都是“黑车”,过了今年7月,则全部是“黑车”。
显然,记者在县运管所旁那个小院子里看到的刚喷上去的“lon1281”编号,应是该县今年被处罚过的第281辆“黑车”。
编号是“黑车”的“护身符”?
蒋所长告诉记者,这些被编了号的三轮车,一旦再被发现非法营运,将面临更严重的处罚,县运管部门上路查处这种非法营运三轮车的工作从未停止过。
也就是说,这样的编号,当地运管部门是把它作为查处非法营运时加重处罚的依据。
但当地“黑车”司机们对这种编号的理解,显然与运管部门的理解差异很大。
就在记者采访完走出县运管所办公大楼时,发现周围不到50米的范围内,竟有21辆三轮车在卯客,其中车身上印有“lon”编号的有9辆。这些曾被罚过款的“黑车”,怎么就这么大胆,竟敢在运管部门眼皮底下搞非法营运?难道他们就不怕受到“更严重的处罚”?
面对记者的询问,这些三轮车司机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有这个罚款标记,今年就不会再被罚款了的。”几位司机解释说,在缴纳罚款时,运管所的工作人员曾向他们做出过这样的承诺。
为了证实自己对“护身符”的理解的正确性,司机告诉记者,有人在车身上伪造罚款编号。
记者看到马生荣的三轮车上,就有两个“lon”字样的编号,一个是印迹模糊的“lon1042”,另一个“lon1182”的字迹则很鲜红,明显是刚喷上去不久的。
“第一个是假的。”马生荣说,几个月前,他找了一家广告招牌制作店,对照其他车上运管所喷涂的编号样式,在自己的三轮车上也喷涂了一个。“喷得太模糊了,不像。四五天前还是被在街上拦住了,交了1500元罚款,最后由他们帮喷上了这个新的编号。”
马生荣说,县城里,像他这样“伪造”罚款编号的三轮车不少,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处罚。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县运管所的蒋所长,询问:“县运管所今年是否对同一辆非法营运的三轮车进行过二次或多次处罚?”
蒋所长介绍:“非法营运三轮车的整治现在还处于清查阶段,加上这些三轮车司机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等原因,今年还未进行过二次罚款。对于再次被查处非法营运的三轮车司机,执法人员都会扣车一个星期,但这个数量难以统计。”
短评: 罚不能代管
三轮车的监管是个老大难问题。像全州这种罚款之后在车身上编号的方式,很难让公众不产生以罚代管的质疑。本是非法营运的三轮车,通过缴纳罚款来换取一种近似默许的“合法身份”。相比于简单的取缔,这种方式更难达到实际整治效果。
来源:桂林生活网

[size=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2-3 12:08 , Processed in 0.04228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