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的用途:中国自有文明史以来古人的生活和文化就离不开酒 。从汉字解文说字看,最初酒的名称演变过程:“酋”表示拥有酒者或者是管酒的官,现是酋长的意思;“富”字表示家中有酒才是富;“奠”字下方的大字表示祭祀架,祭祀架上有酒,表示以酒祭祀祖先;“尊”字表示两手托着有双耳的酒杯敬人,因此,酒是“礼仪之始”,酒是传递友谊的媒体。“福”字把装满酒的酒坛显示出来即构成福;“酗”凶与酒结合,意喻饮酒无度,人无人形;“丑”酒与鬼结合成丑,人饮酒过量变成鬼。
先古时期,古人的娱乐只能局限在三个方面:祭祀、饮食和性交。而这三个方面又都与酒有关,所谓“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席”、“无酒难尽性”,所以酒又是“百乐之长”。酒本身可以当作药来使用,倘若添上几味草药,酒还能极大发挥其它药物的药性,因此酒还是“百药之长”。酒还是用五谷杂粮酿造的,所以酒又被称为“粮食精华”。
夏商周时期,酒之功用,仍然停留在祭祀活动中, “祭祀神鬼”,“巫师祭酒”。以酒作为美好的东西,奉献上天、神明和祖先,勇士出征举行祭祀活动,也用酒鼓励斗志,祈祷胜利。
春秋战国时期,饮酒礼仪,逐步演变为宴饮道德规范,三冈五常,尊卑长幼的伦常礼教被贯彻在具体的饮酒行为上,成为中国酒文化明显特征。例如:对宴饮时迟到者,要罚饮三杯;在干杯时要先干为敬;斟酒时以八分为满;客人与主人,晩辈与长辈碰杯时,酒杯要低;客人饮酒时要克制酒量,喝醉酒是失礼的表现----等等。
秦汉以后,酿酒业大发展,促进酒文化繁荣发展,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社会心理、思想意识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个时期酒与文学创作关系密切起来,西汉梁孝王好诗赋,常宴集文士,以美酒助诗兴。唐代酒仙李白醉意才写诗词。“流觞曲水”饮酒作赋,酒文化内涵得以延伸、扩展。
当今社会,酒仍然是人们日常交际的重要载体。还有所谓“礼酬更甚”的说法!敬酒、罚酒、例行酒,想要回避酒席都难:请人办事送好酒;结婚喜酒、升迁酒、庆功酒、寿宴酒、满月酒、饯行酒、接风酒,应接不暇,饮酒不仅伤身体,还有汹酒滋事常有发生。因此,要深刻认识中国酒文化内涵,规范请酒饮酒社会管理制度,节制请酒饮酒行为,多一些“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之类的“戒酒令”还是很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