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历史上的旱灾
现存的最早记录是明弘治11年(1498),至清末(1911)的414年中,发生旱灾30次。民国时期,有记录的旱灾3次。解放以后从1950-1990年,41年中发生旱灾11年,平均3.73年一旱。历年早期最长的有:清雍正二年(1724)七至十二月,清光绪十年(1884)三至八月,均长达6个月无雨;另早期长于3个月以上的有:清雍正六年(1728),清乾隆十年(1745),清嘉庆七年(1802),民国22年(1933),1983年,1990年。历代旱情最重的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清雍正二年(1724),民国22年(1933),均至"井泉枯涸","溪涧断流","禾稼无收";1963年,1985年的大旱,均造成粮食减产3000万公斤以上。1990年夏秋大旱,湘江水流量8月31日达到有水文记录以来最枯竭的2.49立方米每秒。
明
弘治十一年(1498)六月,大旱,源泉枯涸,溪涧断流。
万历四十六年(1618),大旱,民饥。
清
康熙二十三年(1684)春、夏,大旱。
康熙三十年(1691),春、夏旱。
康熙三十六年(1697)七月,大旱,次年大饥。
康熙四十九年(1710)七月,无雨。
康熙五十二年(1713)六月,大旱,大饥。
康熙五十七年(1718)七月,大旱。'
康熙六十年(1721)春、夏,大旱。
雍正二年(1724),七月不雨,至于十二月、井泉多枯竭。
雍正三年(1725)七月,旱。
雍正五年(1727)夏,大旱。
雍正六年(1728),五月到八月无雨,早稻无收,晚禾半熟。
乾隆五年(1740)六月,旱。
乾隆八年(1743)闰四月,旱。
乾隆九年(1744)六月,大旱,民饥。
乾隆十年(1745),五月到七月不雨。
乾隆十二年(1747)五月,大旱。
乾隆十五年(1750)夏,大旱,早禾多死。
乾隆十六年(1751),五月开始旱,至七月二十四日才下雨。
乾隆十七年(1752),旱。
嘉庆七年(1802)七月至十月,不雨。
嘉庆二十五年(1820)春,建宜区旱;夏秋两季,恩德区旱更甚,田禾枯萎殆尽,民仅以养麦充饥。
道光七年(1827),恩德区大旱,收获全无。
咸丰二年(1852),夏早。
咸丰七年(1857)夏、秋,大旱,是冬民饥。
咸丰十一年(1861),恩德区大旱。收成仅十之二三。
同治六年(1867),外建乡旱。
光绪十年(1884),升平区叠、龙绕村一带大旱。自三月旱,至九月始雨。禾稻失种,草木多枯;冬,民众饥馑。,
光绪二十二年(1896),大旱,民饥。
中华民国
民国21年(1932)6月,升平区旱。
民国22年5月10日后,连续大旱4个月,江河断流,十井九涸,禾稼无收,杂粮失种。
民国23年,大旱,民饥。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3年6月15日起,持续干旱至8月10日,全县早中稻受旱面积达27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45.5%。其中无水灌溉的6.23万亩,坼裂的13.01万亩;禾苗枯萎的4.17万亩。枯死的3.6万亩,全县粮食减产1668.5万公斤。
1956年6月起,连续干旱60多天,中稻受旱面积为22.26万亩,其中无收的4万亩,减收80%的3.3万亩,减收50%的3.82万亩,水稻减产1266.5万公斤。当年又连续冬旱,受旱面积17万亩,旱地及冬作物损失严重。杂粮及经济作物损失折价共达344万元。
1957年7月,大旱。据7月30日统计,全县受旱面积达19.61万亩,其中坼裂8.92万亩,伤苗3万亩,粮食减产1236万公斤。
1960年,先雨后旱,6月初至7月26日无雨,受旱22.8万亩,经大力抢救,仍有7.5万亩严重失收,当年减产粮食772.5万公斤。
1963年6月下旬至8月18日无雨,全县受旱水田面积达27.67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51%,其中开白坼的有20.1万亩;尚有17.5万余亩旱地作物几乎失收,灾情特别严重的是石塘、东山、白宝、枧塘、两河等区,共有312个生产队人畜饮水发生困难,不少山上的竹子、小树被旱死。全县因旱灾粮食减产3036.5万公斤,为全州近百年罕见的大旱灾。是年全州气象特点是:旱期长,雨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相当部分江河断流,井塘干涸,树木枯黄。
1965年,6月25日始旱,连续60天无雨,全县受旱面积达19.45万亩,成灾14.64万亩,因旱减产粮食1577.5万公斤。.
1974年,9月初至10月9日无雨,全县水田受旱面积10.86万亩,其中坼裂6.67万亩,伤苗2.97万亩。旱情以永岁、庙头、文桥3个公社最重,达4.8万亩.
1980年6月中旬始旱,至7月18日止,水田受旱面积达11.56万亩;其中坼裂5.31万亩,伤苗2.22万亩,全县因灾减产粮食453万公斤。
1983年4月22日至8月20日,干旱,中晚稻受旱面积12.03万亩,其中严重坼裂3.13万亩,干枯1.97万亩。受旱特别严重的白宝、东山两个公社,水稻损失70%以上,杂粮基本无收,人畜饮水困难,减产粮食500余万公斤。
1985年7月初始见旱象,至8月18日止,共有10.87万亩晚稻因旱失种,中稻失收达5.4万亩;晚稻受旱6.05万亩,其中坼裂2.15万亩。全县晚稻减产3082万公斤。
1990年6月13日至9月22日,总降雨量仅187.9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总降雨量429.4毫米,少降雨241.5毫米,偏少56%。最长连续无雨期达29天,出现在8月12日至9月9日;最高气温35°C以上达24天,连续6天,高温出现在8月24日至31日。全县大小河溪329条,9月10日全部断流。据全州水文站实测,干流湘江8月31日枯水流量仅2.49立方米每秒,是历史上最枯水的一天。全县蓄水工程1813处,9月18日统计,干涸1087处;蓄水量和引水量最枯期与1989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18.1%和47%。9月20日统计,全县受旱面积达33.3万亩。9月23日,全县普降雨水44毫米,10月4日最后统计,全县受旱面积25.01万亩,其中龟裂10.42万亩,伤苗8.49万亩,失收2.78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