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州历代诗文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3 21:1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诗 词

  晚 次 湘 源

  (唐) 张泌

  烟阁遥闻向晚鸡,水平舟静浪声齐。

  高林带雨杨梅熟,曲岸笼云谢豹啼。

  二女庙荒汀树老,九嶷山碧楚天低。

  湘南自古多离恨,莫动哀吟易惨凄。

  楚南伟观楼

  (宋) 柳开

  洗净蛮烟几案空,登临直见楚山雄。

  坐当鸿鹄高飞处,身在乾坤浩气中。

  水落有怀瞻北阙,霜侵无梦入西风。

  凭栏自是蓬瀛客,独对潇湘兴未穷。

  赠朱冕兄弟

  (宋)黄庭坚

  万里潇湘一故人,白头亲老尚悬鹑(读纯)。

  还家但有千竿竹,望日空耕一亩芹。

  卖剑买牛真可惜,只鸡斗酒得为邻。

  劝君莫起羁愁思,满腹文章未是贫。

  二 妃 庙

  (宋)陶弼

  溪上龙蛇屋,萧条帝女祠。

  竹痕当日泪,山色后人疑。

  古服霞流绮,新妆月献眉。

  楚民无水旱,萧鼓谢神禧。

  宿清湘城外田家

  (宋)范成大

  驱马力尤强,就床身始疲。

  浮浮云拂帐,潏潏水鸣篱。

  未熟灯前梦,闲寻道上诗。

  湘中多夜雨,客枕最先知。

  磐 石 山

  (元)陈孚

  悬崖千仞铁崔嵬,势似飞虬卷海来。

  我见几疑山欲跃,马蹄不敢蹴青苔。

  书 堂 山

  (元) 陆垕

  何年柳使君,开此读书林?

  天地三江远,烟云一径深。

  高山仰圣道,流水净人心。

  伊昔从游乐,遗风尚可寻。

  全州舟中作

  (明)解缙

  万里西风一棹轻,那堪滩水作波声。

  虽然险不如巫峡,不到天池不肯平。

  洮水名县最先

  (明) 蒋冕

  零陵置郡初,洮阳已为县。

  自汉至隋唐,湘源名始见。

  湘本大于洮,源深流亦远。

  洮非用武地,名岂得先显?

  物固贵有遭,钜细无深辨。

  念奴骄·湘山怀古

  (明)顾璘

  振衣嵂屼,洗长空、初过一天新雨。万壑千峰争耸秀,尤有微云吞吐。扑地闾阎,

  横江城廓,总是闲尘土。寺前松桧,让渠曾见今古。

  漫说衡岳巡游,郁林开拓,身后还谁主?泪竹斑斑空洒血,玉辇而今何处?水底灵均,江

  边刺史,蔓草埋荒宇。举觞浮白,竞须烂醉休语。

  春日湘山登眺

  (明)陈瑶

  古刹幽岑鸟不啼,芙蓉一枝俯丹梯。

  烟花缥缈诸天近,云树苍茫万壑低。

  杯渡湘源三峡外,灯传楚塞五陵西。

  莫愁登眺迷归路,萝月松荫送马蹄。

  湘 源

  (清)释原济(石涛)

  按琴独坐空亭子,地涌如波水面岑。

  不打湘源江上过,也须展册一开襟。

  和 张 野 鹤

  (清)石涛

  读画看山似欲颠,尽驱怀抱入先天。

  诗中有画真能事,不许清湘不可怜。

  寿黄刺史德星兼以赠别

  (六首录其二)

  (清) 蒋良骐

  帘卷堂皇奕凤笙,万人合沓盛冠缨。

  一杯潋滟君须尽,无限茅檐颂祷情。

  国初太守搜残缺,汗简经今六十年。

  热烛公余领书局,好从银管发幽潜。

  原注:全志自温陵黄君(按指州守黄志璋)排纂已六十年,侯重加修葺。

  送赵芝荪启霖年丈罢职回湘潭

  (清)赵炳麟

  神州莽莽陆沉日,樽酒偕君击筑歌。

  报国文章皆热泪,臣心皎洁托清波。

  岂容西邸盈萧沈,忍使东方属伊何。

  一表未能同罢退,立朝终觉愧君多。

  柏岩闲居(四首录一)

  (清)赵炳麟

  皂帽青衫任足行,行歌缓缓看春耕。

  农家未识沧桑变,见我犹称御史名。

  蒋叔贤继尹先生遗像赞

  (民国)马君武

  霁月光风,含华佩实。启导群彦,散事后食。

  如何斯人,死于盗贼?遗像俨然,令德永式。

  魏 武 帝

  (民国) 唐载生

  满拟将军老故乡,将军不已又文王。

  赋诗气盖三分国,横槊身经百战场。

  绝域有情归蔡女,平生失意是周郎。

  摸金校尉公还惧,疑冢营成始束装。

  龙 胜 道 中

  (民国) 唐资生

  天遣群山聚一隅,平无三里语非虚。

  参差松柏遮天日,高下梯田入画图。

  家引清泉供井臼,人无男女事耕锄。

  临歧问路逄瑶妹,笑把“同年”试一呼。

  读《全州县志·革命烈士传》

  (当代)唐志敬

  回思故友泪莹然,睥睨雄姿影尚鲜。

  救国甘将丹血洒,为民岂惧断头悬?

  豪情壮志千秋在,节义高风万古传。

  喜见群英征战地,嫣红姹紫竞争妍。

  全州抗日时期党史座谈会有感

  (当代) 唐志敬

  四十年前旧地游,烽烟南国鬼神愁。

  湘江灌水亲人泪,越岭都山敌寇仇。

  投笔从戎遵党示,挥戈浴血无他求。

  青丝相聚今回首,往事萦怀意未休。

  注:上二诗录自作者所着《史志浅探》一书。

  建国四十周年大庆感赋

  (当代)陈开瑞

  守成创业两俱难,四十年来未下鞍。

  光武论功推邓禹,田文爱士揖冯驩。

  勇抛旧格开新字,尽拆高墙见远山。

  犹是卧薪尝胆日,有才耻作太平官。

  注:该诗获1992年全国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录自《金榜集》。

  虞美人·乡校

  (当代)蒋继芳(女)

  新晴轻俏临书院,催得春枝展。风吹花信入南窗,染得笔尖书缝带芬芳。

  飘飘小瓣来杯里,添了茶滋味。斜阳影里哨音飞,原是球场儿女见高低。

  鹧鸪天·边村风情

  蒋继芳

  青瓦砖房刮眼明,柳丝撩乱稻花馨。玻窗光掠拈针影,静院风传课子声。

  云蚀月,露沾星,笛声催客路边鸣。车尘断处灯还炽,多少人家未晓行。

  注:作者第一首,为首届中华诗词大赛入选作品,录自《金榜集》。第二首录自《李杜

  杯诗词大赛人选作品集》。

  西湖谒岳王庙

  (当代)唐楚英

  三字埋忠二十春,君昏相佞怎能伸。

  若令赵构千秋寿,今日祠堂或祀秦。

  注:此诗获“李杜杯”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录自《李杜杯诗词大赛人选作品

  集》。

  题自画《醉钟馗》

  (当代)张伯茂

  不坐仙班不入祠,桃花风荡酒家旗。

  如何白昼行魑魅?正是先生烂醉时。

  注:此诗获“李杜杯”诗词大赛佳作奖,录自《李杜杯诗词大赛人选作品集》。

  1971年游金门谒延平郡王郑成功祠

  (当代) 王恢

  间关来拜郡王祠,一发中原万马嘶。

  陆海龙蛇遗血恨,江山毕竟属华裔。

  长 城 行

  ——1988年登八达岭 王恢

  新秋好天气,携眷登长城。

  城如龙飞天,腾空入五云。

  塞上人如蚁,塞外草青青。

  抓把长城土,聊为万里行。

  注:作者大西江乡锦塘王家村人。系台湾文化大学教授,已退休。

  二妃庙记

  唐·柳宗元

  元和九年八月二十日,湘源二妃庙灾。司功掾①守令彭城刘知刚、主薄安邑卫之武,告

  于州刺史御史中丞清河崔公能,祗栗厥职,会郡吏洎众工,发开元诏书,惧废守祀。搜考赢

  羡,均节委积。咸执牍笔至于庙下,稽度既备,佣役惟时。斩木于上游,陶埴于水涯,乃浮

  乃载,工逸事遂,庙貌显严,粲然而威。十有一月庚辰,陈奠荐辞,立石于庙门之宇下。惟

  父子妇人道之大,大哉二神,咸极其会。为子而父尧,为妇而夫舜,齐圣并明,弼成授受。

  内若嚚②瞽,上承辉光,克艰以父,德罔不至。帝既野死,神亦不返,食于兹川,古有常典。

  敺祓③戾孽,恢宣淑灵。罔或失职,以干天刑,有翼其躬,有苾④其馨。陈牲爰告,即石具

  铭。铭日:渊懿承圣,舜妻尧女,德型妫汭⑤,神位湘浒。揆兹有初,克硕厥宇。唐命秩祀,

  兹邑攸主。毛栓既疈⑥,椒馨爰糈。嗣于万年,期保永祜。潜火煽孽,炖于融风,神用播迁,

  时罔克龚。邑人郡吏,告于君公。廉用积余,以就尔功。桴木负埴,载沉于江。既平以成,

  崇字峻墉。洁严清闷,左右率从。神乐来归,徒御雍雍。神既安止,邦人载喜。奉其告玉,

  以对嘉祉。南风,湘水如舞。将子无驩,神听钟鼓。丰其交报,邦邑是与。刻此乐歌,以报

  终古。

  注:①掾,音院,属官。②嚚音银,愚顽。③敺,同驱。祓,音弗。即驱除之意。④苾,

  音必,浓香。⑤妫汭,音龟内,水名。⑥疈音屁,剖开。

  清湘书院记

  元·柳宗监

  东郊先生柳公仲涂守全州日, 作读书堂于北山。 公退率学者讲诵其间,后人因名之日

  “柳山”。嘉定乙亥(1215年),郡守林()始即故基作斋舍,宾致缙绅、韦布①之彦,日月

  肄习,期踵先哲。宝庆⑦丁亥,(1227年) ,郡守程榆奏赐“清湘书院”额。至元丙子(1276

  年) ,毁于寇。元贞丙申(1296年),部使者登访,乃属守臣总管耿大节复兴之。规制略备,

  岁久寝以摧毁。至顺辛未(1331年),予自成均出守是郡。释菜先圣先师,拜先生遗像。顾山

  川之映带,睹遗构而增慨。病学廪不给,谋所以兴之未遑也。元统癸酉(1333年),乃始经营。

  俾录事刘晋董之,山长李文郁佐之。鬻材募工,仍故址度地势之宜,而布置之以位。作外门,

  砻石材,固层基,柱砌堂关,两阶应门,为重廊以升燕居祠,为屋计百五十有八楹。明伦堂

  之右,又有源泉贯堂下而东出,乃导之过率性堂汇燕居堂之左,泉悬流百尺,三折而下,作

  池潴之,作斋池上,为屋五十有二楹。经始于八月甲申朔。越明年六月甲子落成,诸生请志

  之。予思二仪既判,山岳攸奠,扶舆③清淑之气,不有贤哲搜抉呈露发挥幽潜以贻后人,则

  樵牧区耳。否则羽流、释子居耳。自有此山几千年百年,始有此州,宅此者几千百人,始有

  先生表而出之,其幸不为二氏所先,卒为学者肄习之所。夫道非文不传,自六籍不作,百氏

  竟出,迄于嬴秦,文与道俱丧。虽然,道在天地间,若元气不息,人心天理未始丧也。西汉

  之兴,董贾出焉,班马之流日繁肆以古书,遗典尤在。下逮东汉,以抵建安、正始、永嘉、

  愈趋愈下。光岳气判,则韶濩④绝响。骈俪俳偶,极于李唐,昌黎倡为古文,期复古道,学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1:16:45 | 只看该作者
  者仰之若山斗。又越五季,极于宋初,先生始推尊韩子,以淑后进,力挽凋敝之风而归诸大

  雅。穆尹继作,欧踵其后,文风丕变,濂溪作《太极图说》,横渠作《西铭》。上溯千载,

  始焕然与六籍表里,实自先生始之。先生登开宝癸酉(973年)进士第,雍熙丙戍(978年)来守

  是邦。凡十典郡,惟此郡有书堂,他郡未闻焉。予行天下,历阅书院,或宅山幽,或资水胜,

  宏深靓丽,足以有容,或不让此山。逮夫地势拥抱,层冈叠嶂,异态拱陈。三江两泉,襟带

  萦络。松风瀑窦,宫徵迭奏。静观元气,发敛化育,以明此道,全体大用,则他山则少让矣。

  第局于形势,难以展拓,讲堂虽具,斋舍缺焉,至是始备。乃因源泉混混之来,名曰有本,

  于以表圣贤盈科后进之义,以广先生汲引后进之志。上距开宝癸酉,适十六甲子。全之人士,

  涵濡先生遗泽以名世者盖有之矣。又焉知方来无励志古学复古道,发舒韩柳之气,为此山增

  重,若兹泉之放于四海者耶?呜呼!文运方隆,予日望之。

  注:①韦布,指古时未仕者之粗服。②即宋理宗三年(1227年)。③扶舆,自下而上升。

  ④濩音获,檐水流声。

  皆山阁记

  宋·杨万里

  衡湘以僻在南荒,远于中州,而亦以山水重天下。故天下有山水,而衡湘无山水,非无

  也,无地不山水也。然其闻者:在道曰九疑;在永曰浯溪、曰淡岩;在衡曰祝融、曰石廪;

  在潭曰岳麓而止耳。余尝南望九疑,北登岳麓,是数者固奇矣。而其它深林寒谷,穷崖怪壑,

  盖有名不俎豆于九疑岳麓之班, 而其美不减不加也。然则前辈之踪迹,于衡湘间果皆遍耶?

  山水之不立于四通之衢者,果皆无奇耶? 如贤人君子之于世,其闻焉者,幸而遇也;无元闻

  焉者,不幸而不遇也。以前辈之所见,推予之所未见,又可数耶? 全州清湘令安侯,绍兴三

  十有二年春二月十二日,以书遗万里曰:“吾邑虽陋,而山特奇,居于县治之旁,择面势之

  最宜于山者,作一阁焉。既成,独上四顾,则四面之山皆凑于几席。吾取醉翁之语,而名以

  ‘皆山’。愿为予记。”万里曰:人于山常厚,山于人常疏。非山远于人也,人远于山也。

  其病一曰俗,一曰贵。世之君子,谁不以一丘一壑自许哉?然衣有京洛之尘,面有康衢之埃,

  而欲与夜鹤同梦、白鸥同意,难矣! 自古王公大人,酣()①于富贵,而荒浪子声色,乃始

  欲与山为方外之交,自湔祓②其昨非,固以为失策矣,而山何事焉。今清湘之民,既得贤侯

  以为抚摸,而山水又得贤主人宠光之,独非幸欤! 侯试揭予言于阁,当有见之而怒生瘿③者

  矣,当有首肯而三叹者矣。惜也,贤主人予未之识也;山则予未之见也。虽然,予神交其间,

  他日登而赋之,予也、主人也、山也,其亦欢然倾盖也哉。

  注:①()音酉,酗。

  洮 水 考

  明·蒋冕

  洮阳为县属零陵郡,载在《前汉书·地理志》,《后汉书》所志亦同。《史记·本纪》

  有“汉将破英布军洮水南北”之说,实高祖之十二年(前195年) ,则洮阳正以破布军有闻于

  时而以名县。水北曰阳,洮阳即洮北也。《前汉书·王侯表》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 封长

  沙定王发之子狩燕为洮阳侯,则元朔以前,洮阳已为县矣。注汉诸家者皆莫能的知洮水所在。

  苏林则曰:“洮,音兆。”徐广则曰:“洮,音道,在江淮间。”至史照着《通鉴释文》,

  亦谓“洮,音兆,在淮南”。盖史照字音引用苏说;而所谓淮南者,因英布王淮南,复篡取

  徐广之说, 以为洮水在淮南, 皆以意度之,非其实也。惟胡三省①灼知其误,且云:“按

  《通鉴》布军既败走江南,高祖令别将追之,别将击布军于洮水南北,皆破之。洮音韬。盖

  布旧与长沙王婚,其败也往从之。而洮水又在长沙国境内,英布之军,实大败于此。杜佑②

  日:‘汉洮阳城在永州湘源县西北’。按今全州汉洮阳县地,有洮水在清湘北。”胡氏此说,

  考据最为精审。《史记·黥布传》:“布军败走渡淮,数战不利,与百余人走江南。布故与

  番君婚,以故长沙哀王使人给③布,伪与亡诱走越。”盖洮阳在零陵南,为楚极南之境,洮

  阳之南,则越境也。自楚入越,未有不经洮阳者。胡氏以“洮水南北”为吾洮阳,而用如淳

  之音,一洗徐广、苏林、史照诸说之谬。今陕西洮府又有洮州卫,临洮在汉属陇西郡,陇西

  洮水出西羌中,北至抱罕洮州卫,亦以西羌洮水所经得名。春秋鲁僖公八年及二十五年,公

  两会诸侯盟于洮。杜氏谓:“洮,曹地,因而名之”。皆与吾洮阳之洮全不相涉。东晋时,

  宋武帝继母孝懿皇后父萧卓为洮阳令;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年) 宗悫以功封洮阳侯,皆吾

  全之洮,非陇西之洮也。鹤山魏文靖公④,亦谓:“清湘上溪东出于濂,西会于洮。”正指

  汉将破布军处。盖洮水视湘水虽小,而县以洮名,顾在湘水未名县之先,至汉至隋皆然。隋

  平陈后,始废洮阳而以“湘源”名县。历唐逮宋,又改湘源为“清湘”云。

  注:①胡三省(1230年~1287年),宋元之际史学家着有《资治通鉴音注》,对旧释文作

  了辩误。②杜佑,唐史学家,着《通典》二百卷。③给,音怠,欺骗。④指南宋学者魏了翁。

  曹横舟改创磐石官道记

  清·曹增彬

  古者除道成梁,按时修举,盖以通险塞,利往来也。州西路去郭三里,有山日磐石。层

  峦峭壁,雄嶂潭滨,上布悬崖,下临无地,路至此而间绝矣。然西南走桂林、达交广,必由

  此而适,是路之险厄处,正全之冲要区也。有宋以前,凿孔于石,竖木于潭,驾梁为栈道。

  虽工费频繁,而水泛则倾,未可以久。厥后栈道废,济以舟楫,每值暴涨洪流,亦莫敢渡;

  或急而走险,则胥溺者多故,民病涉焉。迄元初,吾祖横舟讳复字国祥,以大使宦粤,于至

  元壬辰(1292年)致政家清湘。尝乘骑晚过,载舟中流,马惊嘶欲覆,遂谋倚石脚筑路为永逸

  计。癸巳(1293年)冬,慷慨捐资,独力修砌。命工伐山首及两旁之巨石,驱水涯填垒以为基,

  渐次加石增砌而高, 封以石块,横广则十尺有四五,纵长约三百有余尺。至甲午 (1294年)

  (民国版《全县志》作乙未(1295年)秋)岁中而工乃就。于是去来者悉登坦道,负载者得履康

  衙。易险而夷,去危即安者,公之力也。时以其事载公所建磐石兴善寺碑,与施两崖水田一

  百一亩共勒垂焉。明天顺间,寺毁予兵火,而碑遂寝,事久时移,并志亦缺。尤幸考证于弘

  治时州判官陆瑜撰公之墓表,并万历时通奉大夫王贻德志公之舍田碑,参互而考,端委昭然。

  今虽年世久远,而事实可据,岂容泯没。爰述之,俾见后之所增修,并以知前之所创始者。

  蒋千之家传

  清·蒋启敭

  公姓蒋氏,讳良骐,字千之,一字螺川。性颖悟嗜学,淹通群籍,才思赡①逸,为乡邦

  一时人文之冠。父林,长芦盐运使,尝患顶痈,久药不效,名医马仲远诊视云:“须人口吮

  之。”公即吮而瘳。乾隆丁卯(1747),与兄良翊同举于乡。辛未(1751)成进士,改庶常,授

  编修。既而兄亦捷南宫,令万全。弟良骥卒于家,乃以亲老乞养,家居十余年。丁忧,手植

  松柏于父母坟侧,尝有鹿雉游翔其间,人至尤驯,时以为孝感所至。起复供职,值重开国史

  馆于东华门内,派充纂修官。遇纂分志传事迹及朝章国典与志传关合者,别辑成帙,名《东

  华录》。改御史,多所建白。疏请严拔贡朝考四条,俱蒙谕可。稽察京仓,历署兵科,剔除

  积弊。丁酉(1777),扈送太皇太后梓宫,值鸿胪寺少卿缺出,吏部列名以请,公以第三十二

  人越次特迁,异数也。已亥(1779)擢奉天府丞,视学奉天,本经术造士,文风丕振。翠华东

  巡,以公敷教宣勤,锡予甚厚。迁太仆侍卿,扈驾至热河,数召对,论奏称旨。乙巳(1785)

  正月,预千叟宴,恭和宸章。二月,辟雍释奠讲学礼成,进辟雍颂八章,晋通政使。公方被

  宠眷,朝野引领,以竣大用。卒以积劳致疾,未究其学,惜哉! 公外示和易,而不随侪俗可

  否;通籍四十余年,②历寺卿,惟以恪恭尽职自矢,不汲汲功名。当和相坤柄用时,欲招致

  之,卒不往。正色立朝,绝迹权门,方之古名臣,毋多让焉。着有《下学录》、《京门草》、

  《伤神杂咏》、《覆釜纪游》诸集。

  注:①赡,音善,充裕。②,音见,屡次。

  论全州水利上临川公

  清·谢庭瑜

  郡之资灌者多沟涧细流,其源发于山溪。往者山深树密,风雨暴斗,雷渀①云浊,旱干

  无虞,惟苦汛溢。比岁以来,流日狭浅,弥旬不雨,土田坼裂。农夫愁叹,水讼纷纭。则全

  郡今日水利,诚宜急讲哉。夫全之地,长江大河陂池蓄溪之利,至少也。矧天时不齐,夏秋

  之间,雨泽愆期,欲施补救,贻利久远,莫如培水之源。培之之法,不浚而深,不浚而流,

  去所以涸其源之害而已矣。涧水之源,虽由山发,实藉树而藏——木竹交互,柯叶蓊蔚②,

  连阴数里,日光不到,泉涌湍飞,渟泓洄伏③,天泽下施,阴云上接,降为时雨,非直其流,

  足润百里也。迩来愚民规利目前,伐木为炭,山无乔材,此一端也。其害大者,五方杂氓,

  散处山谷,居无恒产,惟伐山种烟草为利。纵其斧斤,继以焚烧,延数十里,老干新枝,嘉

  植丛卉悉化灰烬,而山始童矣。庇荫既失,虽有深溪,夏日炎威,涸可宜待。源枯流竭,理

  固宜然,又安望其泽于天,蒸为云雨哉? 野有石田,室无盖藏,烟草虽多,饥不可啖,而其

  害一至于此,此阖郡士民痛心疾首莫能禁抑者也。其他湘、罗诸江,水清而驶,鱼虾之利缺

  焉。濒江之田,不忧灌溉,然涛冲波激,亦足为患,则其利害亦均矣。谨条其略,以资采择。

  注:①渀同奔。②蓊,(Weng),蓊蔚,树盛貌。③渟泓洄伏,音亭、弘、回、伏,指水

  积而不泄,泉水回旋不涸。

  劾袁世凯疏

  清·赵炳麟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1:17:06 | 只看该作者
  奏为密陈用人大计,以奠国本,而杜后患,恭摺仰祈圣鉴事。窃臣自去年闻德宗景皇帝

  之病,痛心泣血,至今年余。现幸皇上以德宗之胞侄入承大统,监国摄政王以德宗之胞弟专

  握政权,臣心稍为安慰。然尤鳃鳃①虑者,则以袁世凯尚在军机,而国本未定,后患无穷也。

  夫袁世凯之植党营私,台臣多指实弹奏,无待臣言;臣请言其必不可留军机者二,谨为皇上

  沥陈之:袁世凯为人也,机械变诈,善构骨肉。其在朝鲜,拨弄李应昱父子,患生肘腋。我

  德宗景皇帝以三十余之长君,尚束手受箝,终身郁结,而世凯得以树植私党,挟制朝廷。方

  今主少赋疑,似此包藏祸心罔知大义者久在枢垣,他日必生意外之变。臣敢断言也。此不可

  留者一也;昔人云:“破山贼易,破朝中朋党难。”自古已然,于今尤甚。善为治者,整纲

  饬纪,防患未然。今尤袁世凯党羽虽多,幸皆富贵利达之人,世凯一出军机,必多解散;若

  待根蒂固结,谋定后动,他日监国摄政王虽欲去之,亦无可如何。至是惟有敢怒不敢言,俯

  首听其所为而已。言念及此,可为寒心。此必不可留者二。夫易警“履霜”,诗戒“鸣鴂”

  ②。自古枭雄之祸,其初一台谏制之有余,迨其积重难返,杀人流血,无救于亡,史册昭垂,

  可为殷鉴。臣思皇上为德宗之继子,监国摄政王为德宗之胞弟,以德宗之遗志为心,以德宗

  之前辙为鉴,当知袁世凯之必不可用,而设法罢斥,使国本能安,后患冰释,社稷之福也。

  臣位卑言高,罔顾罪戾,惟朝廷鉴其愚忱,速奋神断,以清政本,天下幸甚!伏乞皇上圣鉴。

  谨奏。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奉旨:袁世凯开缺回籍,钦此。)

  注:①鳃,音徙,恐惧貌。②“履霜”、“鸣鴂”二句,系借《易经》、《诗经》的篇

  章立意,指出对未来局势应有所警惕戒备。

  重修飞鸾桥记

  明·蒋冕

  水行地中,如血脉之在人身,无处无之。而人之往来四方,而水不能为之阻者,随流上

  下,则有舟楫焉;截流横过,则有桥梁焉。平险阻以济不通,非以裁成辅相之功用,有以助

  造化之所不及者耶!?全之为州,东北接永,北跨东安,东控灌阳,西南经全义以达于桂。其

  间舆梁徒杠①,不下数十,而飞鸾最为要冲。飞鸾,在城西五里许。罗江会郡西山谷诸水,

  东北行至此横亘于道,旧为洪岩渡。方气升水涨,舣②舟而渡者,逾时始获抵岸。创桥跨水

  上,以永利济,不知始于何时?或谓县尹唐遇,唐尹亦不知为何代人?然宋之县志,桥名首列

  飞鸾,则唐尹当是宋人,桥盖创于宋也。自宋历元至我皇明,屡废屡修。方其修也,动辄费

  财至数百金役徒庸,至一二岁始克就绪,官民胥病,盖非一日。正德戊寅(1518年)冬,候人

  ④不戒于火,桥屋千数百椽,悉为煨烬。而酾④水架木之墩,旧日甃石为之者,石亦毁且泐

  矣。知州章诤、同知张华白于巡按监察史曹君珪,劝募各乡之饶赀而奋义者,修葺复旧。嘉

  靖纪元壬午(1522年)夏五月,山水暴发顿起,数大巨木丛篁蔽江而下,怒涛迅急,益以竹木

  撞击,桥墩震撼,水从罅⑤漏漱荡沙土,桥于是大坏。知州沈尚经视篆之初,经行是桥,知

  为诸路会通之地,惕然动念,与同知议修复之。欲为一劳永逸之计,谓工欲坚久,费必倍于

  往年,患费之巨无所出,又以民财既殚,劝募之令不可以再行也。检校官帑所积,闾右税田

  羡银在官在民者,计足以蒇⑥事,具以白于巡抚姚公镆暨巡按谢君汝仪,皆报如其请。藩、

  臬二司诸君及按察副使杨君必进、廖君纪,先后分宪于桂,咸闻而是之,令次第下于州守贰,

  协心柢承,同任其事。以嘉靖四年乙酉(1525年)九月二日,命工伐石于山,取石之大且坚者,

  累而为墩。其数凡六,比旧增其一。砌墩之石,非锤凿加精整然如削者不用,彼此相函,犬

  牙盘互,由中达外,无少罅隙。惟两堤南北对峙,北堤正当暴之冲,既拓既增,其崇与广皆

  加于昔。堤西新瓮分水堰,以杀悍流,崇一丈,广三尺。南堤水平缓,则仍其旧而增修焉。

  墩之上架坚木为梁,冒之以板,加砖板上。中道则以石条压之,上覆以屋四十八间。两堤尽

  处各为一门,状如绰楔,悬以桥匾。两门皆设扃役二隶,以专守视。桥长四百六十尺,其宽

  二十尺,费白金以两计一千二百六十有奇。程校⑦之劳,则义官⑧袁谟、曹文运,耆民廖澜、

  高润、蒋淦也。六年丁亥(1527年)四月七日落成之。于是守贰暨新任同知游元钦、判官罗尚

  义、吏目仇愈,皆来请予书其事于石。予惟古者辰角见而雨毕则除道,天根见而水涸则成梁。

  道路桥梁,以时修缮,有司之常职耳,无庸书焉可也。然尝窃慨今之为州县者,凡公家钱货,

  虽铢两不得轻用。吾全守贰如沈、张二侯,心酉协于利民,使非总风纪大僚,自姚公而下委

  任之专,亦安能成此巨役哉! 况究其所以速坏者于既往,而图其所以可久者于方来,实吾民

  所赖以永宁者,不可以为事之常而不书也。因为推本昔日废圮之易,今日综理之周,以告来

  者,俾有所考焉。

  (碑存桥北头)

  注:①舆梁,指桥。徒杠,指独木桥。②舣,音义,船靠岸。③候人,原指专责整治道

  路,迎送宾客的小官,此处指守桥的兵卒。④酾,音尸,疏导。⑤罅,音下,裂缝。⑥蒇,

  音产,完成。⑦程校,计量考核。③义官,非在本地供职的官员。

  类别:桂林各县志摘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1-5 06:47 , Processed in 0.10525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