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柳开:开化桂林全州第一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20:44: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柳山下的全州高中。资料图片蒋钦挥
1000多年前,一位河北省大名县人,到广西全州做知州,他拿皇帝宋太宗奖给他的钱,在县城背后的北山上,修了几间房子,公务之余,便为当地读书人讲学。因为对全州开化有功,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北山改称柳山,1000年以后仍是这样称呼。这个人叫柳开。
一位行事古怪的官吏




柳开(947~1001年)这个人行事有点古怪。他字仲涂,因羡慕韩愈、柳宗元的文章,以继承者自居,故名肩愈,又字绍先——效先人柳宗元,开宝六年(973年)中进士,曾官至殿前侍御史。中国文学史上给他的评价是“宋初古文运动中最早的一个人”。他针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以继承韩柳古文传统为己任,提出了复古主张,尽管他本人创作成就不高,但他的古文理论,在北宋文学史上却占有重要的一页。
柳开小时候便与常人不同,聪明且有胆勇。他父亲在南乐当县令时,一天夜晚,一个盗贼偷到他家里,众人吓得不敢动,只有他取剑追赶。那盗贼翻墙而出,柳开挥刀斩断他两个脚趾头。当时他才十三岁。
柳开家里很富有,他又好交结、乐舍施。但是叔父当家主事,经常不能满足他。户部侍郎赵昌言没当官时,曾到柳开家乡旅游并拜访他。柳开多次请叔父资助赵昌言,叔父不给。柳开一气之下,“乃夜构火,烧舍”,叔父见状大惊,赶快拿出三百缗(一缗等于一千文)钱给赵,从此以后,不敢得罪这个霸王侄儿。
柳开好大言凌物,他去考举人时,身穿斑斓衣,用独轮车将自己所作的成千轴文章,投到考官帘下,以此来骇众取名;而很有名气的张景,却仅以一书献上。结果考官将张景提拔为优等。“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被时人传为趣谈。
这个行事古怪的人却与广西有缘。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他做了全州的知州。那时全州还属于不开化的地区,比柳开晚100多年的著名诗人范成大,当年路过全州有诗一首,其中有“何况引而南,蕉茅数千里;向我做牧时,客过不停轨;憧憧走官下,既至辄咎悔;书来别无语,但说瘴乡鬼”之句,足见炎荒僻陋。但柳开却不同,他欣然到任,不但自己来了,还把堂兄柳肩吾的遗孤一并携来。
计在久安 招抚西延粟氏
柳开到全州后,就碰上一件麻烦事:西延(今属资源县)粟氏经常袭击官府、抢劫百姓粮食和猪牛。西延在宋代以前只知旧属扶彝苗地,唐代至德初年,有全真和尚在全州湘山创办净土院。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诏汰僧尼,他避大劫,跑到全州与资源交界处的宝鼎岭(海拔1926米)弘扬佛法。当年庙里香火很旺,史书说“朝拜者因而家焉”。这些朝拜者大约是迁居西延最早的人家。后来,黄巢之乱,南疆震动,桂林、长沙均一度被占领。西延地处深山老林,百姓多避兵于此,于是,西延便形成一个少数民族杂处的地区。
这些人生活十分艰苦,“以玉蜀黍杆为墙,茅草为瓦”,“食以玉蜀黍为主”,“夏则彻夜露宿于溪旁,燃艾草或蒲叶作蚊帐。”然而,地方官吏还对他们任意歧视,动辄杀戮,迫使他们多次反抗。
柳开到全州的前13年,湖南梅山地区的瑶民聚众攻打长沙、武岗,使毗邻的全州、兴安一带深受影响。有西延粟氏,聚众五百多人,经常袭击官府,抄劫民口粮畜,弄得百姓不得安宁。当时,朝廷曾派遣官员来全州督战,设兵围剿,但粟氏率众出没无常,结果还是不能平定。
柳开到任后,吸取教训,沿用唐“以夷制夷”的政策,采取“树其酋长,使自镇抚”的办法。他出府库银两,制造衣裳、银带及巾、帽数百副,选了三名能说会道的衙吏,来到西延对粟氏头领说,你们太不够意思了。皇帝派柳知州来这里做官,你们却倚山恃险,害老百姓。还是下山去吧,知州会赏你们,给房住,给田种;要不然,知州会派兵来剿灭你们。
粟氏头领听了有些害怕,留了两个衙吏为人质,带着5人随一衙吏来县城见柳开。柳开热情接待,赠以衣、帽、银带、缗钱,亲自犒劳抚慰;又私下对地方绅士说:“粟氏自此不再为害了,你们可以犒劳他们。”于是,当地人便敲锣打鼓,天天请他们喝酒吃肉。
在全州一住数日,粟氏头领见柳开一片至诚,深为感动。临行时,柳开又赠马,令粟氏骑回西延,并约全族一起下山。到期,粟氏头领果然先率领数十人来归,不到一个月,粟氏数百人携老带幼,全部来到全州。
柳开也说话算数,犒赏如前,为其营造房屋,安其家,那酋长还进了一趟京师,皇帝宋太宗封他们为全州上佐官,给俸禄。一场令官府头痛的动乱,被柳开和谐解决。
于是,柳开设招安指挥二人,负责办理户籍田土,收纳粮赋,并将地域纳入版图。因地处全州之西,故名西延。
受奖不贪 兴办柳山书院
因招抚粟氏有功,宋太宗奖励他30万缗钱。柳开却不入私人口袋,而在县城北二里的泉石,修筑读书堂,一有空闲就和士人讲读其间。其书堂成为全州最早的书院,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就成为开化全州第一人。
外地人为官有政绩,当地人不会忘记。淳化初(公元990年),柳开离开全州到桂州(今桂林)做知州。州人为纪念柳开教化之功,改泉石为柳山,称书院为柳山书院,又在山上建祠,称柳侯祠,以示永久纪念。
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公元1221年来桂,游柳山,欣然命笔:“子厚文章宗,仲涂岂后身;不肯作昆体,宁来牧湘滨。诛茅翠麓巅,日与书卷亲……”宝庆三年(1227年),经郡守程榆奏请,因全州曾辖清湘县,宋理宗皇帝题“清湘书院”匾额,书院名声大震。但宋末元初,书院毁于战火。到了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朝廷要求各地恢复书院,四五十年后,书院共有房舍158间。只是到了明代正德年间,历经五百年,书院业已破败凋零。
柳侯遗泽 州人千古景仰
好在后继有人,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原开封知府顾璘,因得罪太监,被贬知全州,见柳山书院“仅存什一于榛莽之墟”,感慨万千,便与地方倡为兴复,书院又为之一新,增建的亭榭有燕居堂,堂后柳侯祠,祠后率性堂,堂左甲峰亭,右寸月亭,稍北有熙熙亭,亭下有清泉名应泉,再北有俟贤亭、登春台。燕居堂下有杏坛、咏归、静观、育德诸亭。
徐霞客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闰四月初曾游柳山,日记记载柳山有阁,“柳仲涂书院”为明代文学家曹学佺题,有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题碑,并记载“此山为郡守柳开讲道处,院为林 所建,与睢、岳、嵩、庐四书院共著”。
柳开开辟的书院,代代有人相继。到了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知州崔廷瑜在故址重建,将清湘书院又更名为柳山书院。遗憾的是今天的柳山书院已成陈迹,几年前笔者曾瞻仰此处,只见胜迹乱坟丛丛,荒草没膝,除了顾太守题的“应泉”二字外,只有石墩数只,听任虫鸣唧唧,风雨潇潇。
柳开后来交了霉运。他到桂林没一年,便奉诏回京。原来在全州时,有两小官教人诬陷柳开,被柳开剥光衣服打了一顿不算,还在脸上刺了字送去京师。上司认为杖背、黥面的处分不当,二人罪不及徙,结果,柳开连降两级,只任复州团练副使。他屡屡迁徙,官运不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与臣同时者大半沦亡,比臣后来者尽皆荣贵,惟臣薄命,止及常人,家不免于贫穷,身不免于困滞。”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柳开调往沧州,病死途中,年54岁。
他著有《河东集》,全书15卷。
[稿源:南国早报]




(83.33 KB, 下载次数: 0)




(116.05 KB, 下载次数: 0)
2#
发表于 2011-11-18 21:13:51 | 只看该作者
不认识此人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1-23 07:49 , Processed in 0.08793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