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州燕窝楼——广西最古老的木质牌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6 15:4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朋友,你看到过广西已经发现的最古老的木质牌楼吗?告诉你,她在距全州县城约16公里远以北的湘桂公路旁永岁乡石岗村(又称“石头岗”,该村过去的读书人多,曾有“才子之乡”的称谓,清乾隆年间,该村还出了一门父子三进士,即蒋林与其子蒋良骐、蒋良翊分别进清乙未进士、辛未科进士、甲戍科进士)。它,坐南朝北,北依绿荫如盖的寨头山,前临宽阔的是田垌和蜿蜒起伏状如蛟友的山脊。站在山口远眺牌楼,圆圆都都地,恰似悬在空中的玉燕窝;那窝巢,凸凹交错,星星点点,结构迷离,在阳光映照下,色彩斑斓,美不可收。
燕窝楼,又称燕子门楼,原是永岁乡石岗村的蒋氏宗祠。该村的蒋氏来源,据史书所载,蒋氏始祖是期思伯龄公,是周文王之孙,周公旦第三子,本姓姬。周成王始封伯龄于汉阳,叫期思蒋国,地在湖广汉阳府,子孙以国(封国为蒋)为姓。期思后裔,代有闻人,世出俊秀。传到四十七世横公,汉光武时拜大将军,九江太尉,所生九子俱皆封候,子孙散居大江南北,时有“天下无二蒋,尽是九候家”之说。传到五十八世蒋琬,居零陵湘乡,为诸葛亮所器重。诸葛亮死后,加封大司马,封安阳候,接任诸葛亮为丞相。蒋琬生有三子,长子蒋斌(为蜀国绥武将军、护城将军),次子蒋显,都在蜀国为官,同时死于蜀难。第三子蒋?(这个字打不出,是两个并列的“文”字在上面,“贝”字在下面),字子玉,于晋武帝元年(公元275年),与母毛氏夫人,徙居零陵洮阳县城北二十五里的石龙潭(今全州县永岁乡梅潭村)。宋时,蒋琬的后人蒋光瑞,从梅潭村迁居石岗村,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德彰,次德祥。长子德彰便居于石岗旧宅,其后裔现在移居全州县十四个乡镇九十六个村落,传三十代,人口约两万两千人(不包括迁往湖南等外省外县的人)。其中,在石岗村有人口约七八百人。
此门楼为石岗蒋姓始建于明代弘治乙卯年(公元1496年)。此门楼为何取名于燕子门楼,是因为在桂北一带,燕子是一种吉祥鸟(这种习俗可能传到中原一带)。相传,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4月)湖南郴州资兴县程水乡周源山村的全真大师来全州湘山寺,专修净土宗,开演大乘,念《无量寿经》,信佛者日众(传说“寿佛”挺灵,故湘山寺现在仍旧香火旺盛,每年仍有许多湖南、甚至韩国、新加坡的游客慕名而来,烧香拜佛),僧俗万众感恩于全真,纷纷捐资修净土院(净土院便是湘山寺最早的名称)。后来,人们尊称他为寿佛爷,是为古刹始祖,而此地便有“楚南第一禅林”等美称。“楚南第一名刹”——全州县湘山寺始祖寿佛爷是个癞子头,关于他癞子头的来历,就与燕子有关——
很久以前,桂北一带的人们见了燕子,如同其它鸟一样,也总是打着炒了来吃。后来为什么不打燕子,至今仍流传这样一个传说。这一不良现象,直至寿佛爷来广西全州后,才得以改观。有一次,他在湘山寺讲法,有只燕子翩翩飞来,在寿佛爷头上慢慢飞了三圈,猛地拉下一泡屎,直麻麻地落在寿佛爷头上。有个刚入佛门的汉子见了,觉得有辱寿佛,顿生怒气,猛地一腾空,挥手逮住了燕子,就想掐死。寿佛见了,忙说:“切莫杀生,快放了它!”汉子一怔,说:“佛爷,俗话说,‘头上燕子一泡屎,人到百岁不好死’,她会让你生癞子头的,这种害人的东西,岂能让她作恶?”那寿佛早就对百姓残杀燕子感到不满,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宣传护燕之心,这次见有了机会,便瞎编道:“此言差矣!菩萨道:‘癞子脑壳人长寿,阎王添寿九十九。’我正想头上生癞子呢。”汉子一愣,觉得寿佛不会瞎打诳语,便放了燕子。这事一经传开,人们对燕子便转恨为爱了。那寿佛爷自此虽然得了个癞子头,却因此添寿九十九(相传那燕子是王母娘娘的一个女儿变的,王母娘娘因此为他添寿),活至一百三十八岁。而燕子呢,也自此成为有富贵长寿象征意义的吉祥鸟了。
此现存门楼由明代工部右侍郎(正二品官,与各部尚书同为一部的长官)蒋淦(也是石岗村人)亲自主持设计,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动工,总建筑面积四百四十六平方米,主建筑有:牌楼、门楼、祠堂(分上、下殿),于嘉靖七年建成。近瞧,整座门楼呈“一”字形,凭四根直径零点四四米的大楠木支撑,柱高五点六米,柱脚为大圆鼓石柱。全楼主要由牌坊和门楼两部分组成,其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第一进深间为牌坊,后三间为门楼,牌坊与门楼之间由轩相边。门楼为砖木结构,小青瓦顶。牌坊全是木质结构,上宽下窄,排列有序,采用明代独特的飞檐单翘单卯构筑,楼高一十二米,宽八米,上四层,下三层,整座牌楼不用一根钉梢,由三百二十四根榫木卯装而成,环环相扣,极为精巧。因牌楼上的如意斗拱形似“燕窝”,故名。斗拱精雕细刻,状如莲花。明楼的龙门坊下镶有一巨幅行书“科里传芳”的镂空横匾,匾周围饰有“双狮抱绣球”、“二龙戏珠”等吉祥物浮雕,门外两侧有对相向而笑半蹲半立的小狮。小狮后鼓枹石上雕刻的“马鹿含花”、“双凤朝阳”等浮雕,均清晰活现。门外县有明万历年间内阁大学士(明代朱元璋为把持权力,废丞相一职,大学士即是事实上的丞相)叶向高书写木刻盈联:“累朝荣荫家声远;历代科名世泽长。”昂头望,只见燕窝楼上装饰的宝葫芦、鳌鱼、龙凤、狮、鸟、兽、花木等,在艳阳下,与彩漆精雕相映生辉,风吹楼动,似醉汉摇曳不定,令人心惊肉跳。不过,尽管风吹楼晃,它却安然无恙。数百年来,似仙阁琼楼,潇潇洒洒地立在湘桂走廊上。
走进楼门,可见门殿紧挨主楼后的祠堂,上下两座,门高柱大,古色古香,令人如入明清宗祠深宅。祠内,仍留有明、清、民国时代募捐维修碑和木刻长联十余件(块)。五十年代曾有苏联著名学者慕名前来考察。七十年代,中央设计院变曾派员实地考察研究,并欲在北京仿建此牌楼(不知是否建成?)。
燕窝楼历经沧桑,至今仍壮观宏立。199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处满腔热情出人员亲临主持该楼的维修。1993年,其牌楼已恢复历史风貌(原来也一直完好,只是太陈旧了一点),在湘桂走廊、楚南古州中再现青春,成为南国瞩目的历史文物景观,常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同年,燕窝楼被列为广西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1 日,燕窝楼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专家说,楼上的梁枋、雕刻、彩绘,工艺非常精致,是广西区内发现最早的带有如意斗拱的木质牌楼,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奇特的是,这门楼上,还常有燕子来这里安家,在这里飞进飞出,从而让这“燕子门楼”更加名符其实,给燕子门楼增添了更富有韵味的风光。
2#
发表于 2011-10-16 15:44:29 | 只看该作者
名字叫燕窝 想吃燕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2-6 21:15 , Processed in 0.08655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