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建乡60年经济社会发展见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6 21: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都庞岭再大,没有共产党的恩情大!弯弯的柏油路,弯进清水,弯进瑶乡,弯进了我们的心坎间,通乡、通村、通小康……”这是一首发自东山瑶族人民肺腑的山歌。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是广西最早成立的民族乡。如今,当你走近瑶乡,宽敞洁净的柏油、水泥路从无到有,向一个又一个瑶乡村庄延伸;文明卫生村一村接着一村;大山深处,装修整洁漂亮的小洋楼点缀青山绿水间……

民生为本,瑶乡群众生活步步高

拧开水龙头,哗哗的清泉喷涌而出。东山瑶族乡斜水村村民文兆光用手捧水一饮而尽,开心地告诉记者:“以前村民吃水是用桶去挑井水。现在方便多了,煮饭炒菜水龙头一开就行了。”“现在不光有了自来水,而且村里道路也硬化了,路宽好走了,这在10年前根本是想不到的事情。”

斜水村只是瑶乡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解决一直制约东山发展的“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这三大瓶颈,乡党委、政府通过向上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300公里村级公路和4条共20公里长的水泥路;投资4000万元,改扩建了东山油路,大大提升了东山公路的通行能力;利用扶贫项目,新建人饮工程100多处,为全乡13000多群众解决了人饮困难等。

如今的东山瑶族乡,水、电、路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农家书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惠及瑶乡群众。全乡16个行政村已有10个行政村通油路和水泥路,98%以上的自然村通村屯路;80%以上的自然村用上了自来水,100%的自然村通了广播电视、电话,建成了54个文明卫生村,全乡“新农合”参合率达90%以上。

工农强乡,瑶乡发展实现新突破

在东山瑶族乡黄龙村附近的山上,一座高高矗立的铁塔引人注目,这是投资达18亿元的东山风能发电项目正在进行风速测试。该项目也是东山瑶族乡依托资源优势,实现工业强乡的具体行动。

东山瑶族乡地处边远高寒山区,平均海拔870米,全年霜雾天气达4个月以上。山高田少,地理位置偏僻,加之旱灾、洪灾、冰灾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全乡经济发展。

“穷”则思变,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突破招商“瓶颈”。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了东山引进项目走好三条路:一是以本地的矿产等资源为优势,招商引资上项目;二是以东山的云雾茶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引进和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三是以县工业集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飞地工业。自2006年以来,全乡共引进新建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37个,实际完成投资12346万元;完成新上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工业企业8家,尤其是2010年10月引进的投资达18亿元的东山风能发电项目,为瑶乡实现工业强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茶叶基地、红辣椒基地、三木药材基地……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农业也比翼齐飞。全乡已建立各种种植规模基地60多个,新建生猪、山羊等养殖基地30多个,逐渐打造出了黄腊洞西红柿、黄龙红辣椒、三江养猪等一村一品的典型,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200元增加到2010年的3100元,增长175%。

社会安宁,民族团结一家亲

东山瑶族乡有长达150多公里的省际边界线,与湖南3个县交界,因山林、土地等纠纷,两省际边界村民曾不时大动干戈,山林被砍伐、庄稼被破坏、交通被中断,两村近在咫尺,却老死不相往来。

稳定方能发展!为此,乡党委、政府与相邻的湖南何家洞乡、大庆坪乡定期轮流开展三乡联防联谊会,加强了沟通,增进了互信。三乡除每年定期走访联络外,凡遇重大事情和重要节日,相互往来,即使双方发生了纠纷,不护短不迁就,依法依策消除化解矛盾纠纷。23年来,三乡边界没有发生一起大的纠纷。

为融洽本乡瑶汉两族同胞感情,乡党委、政府十分注重挖掘瑶族文化精粹,促进民族团结。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乡党委、政府对瑶族群众地区采取优先改善建设的方针。在干部培养和提拔上,优先考虑瑶族干部。同时,成立民族纠纷协调小组,聘请了20位在群众中有威信、懂法明理的瑶族观察员,及时处理涉及瑶族群众的矛盾纠纷和信访件,切实维护了民族群众的合法利益。如今的瑶乡,瑶汉同胞亲如一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2-6 20:08 , Processed in 0.05138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