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州麻市老街:小村庄上的“大交通”曾经客商往来频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27 01:06: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是繁华的“驿站”
      麻市老街分上下两部分。如今走在老街上,几乎很难看到石板路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路。不过两边的木房和泥瓦房依然保存比较完好,房子看起来虽然有些破旧,但还是有不少人在里面居住。
老街上还保留着不少老房子。

      走进一间老房子,黑暗的木房里,借着门外的光线,老万眯着眼睛给村民理发。67岁的老万已经理了50年的发了,来理发的都是老街坊。以前老街上理发的不少,如今就剩下一两家了。
      老万说,老街的居民最开始是300多年前由湖南衡阳迁入的,后来慢慢发展成现在的规模。最开始迁入的湖南人,主要以木工、石雕等谋生。“湘山寺很多石刻都是我们祖辈雕刻的。”说起祖上的手艺,老万有些自豪。
      在解放前后,老街更加繁华了,从湖南来做买卖的、其他县城来住宿的让老街热闹非凡。当地老人告诉记者,当时老街不过七八十户,200多人,然而每天经过这里的人却不少,基本是挑东西去桂林卖的,有的是返回路过的,主要是湖南道县和广西灌阳的人。而麻市就处于中间地段,不管是道县还是灌阳来做生意的人,基本上走到麻市就快天黑了,所以就必须在此歇脚。
      “油盐酱醋什么都有。”老人们介绍,当时卖东西全靠两条腿挑担子卖。而村旁有一条大河流过,为了方便村民和过客,村里还设有渡口和渡船,每天来往的人络绎不绝。客商们到了村庄后多住村民家里,那时叫火铺。村民都会借一两间房给客人住宿,收取一定的费用,却不提供食物,客人自带了吃饭的家伙,自己烧火做饭。
      久而久之,客人和一些村民也熟悉了,客商们每次来住在村里,也会跟村民做一些生意。事实上除了来往的客商,老街的村民自己也借助地利优势做起了生意。老街上的商铺多了起来,卖米粉的、做木工的、做石雕的,一时间成了繁华的市场,几乎每天都有附近村庄和乡镇及县城的人来进行交易。
      78岁的周柏玉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就是从湖南来做生意的,最开始是挑担子卖东西,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最后在麻市老街买地建起房子。而自己也曾继承父亲的衣钵做过生意,当时的装扮还是穿长袍,戴围巾,经常在各个地方跑。说起年轻时的经历,他神采飞扬。他说,以前家里还保留着父亲卖米粉挑的担子等老物件,可惜后来被当柴火烧了。


      新街延续老街的繁华
      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开始修公路,虽然没有现在的公路这么好,但也能通车了。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交通的发达,村里的公路更好了。到现在高速路出入口就在几公里外,通往各个乡镇和湖南的班车也从村里的公路上通过,于是不少外地人和本村村民在公路两旁陆续建起了楼房。
      记者看到,新建的楼房立在马路旁边,大概有一公里长。楼房的一楼都是门面,有卖东西的,有做各种生意的,一到赶圩的时候更是人山人海。“这里比乡政府所在地热闹多了。”当地村民表示,虽然乡政府所在地离这里只有几公里,但更多的人却喜欢来这里做生意,街上的门面有近百个。
      当地村干部介绍,在以前村庄因为是交通要道很繁华,而现在交通更方便比以前更加繁华,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投资做生意,甚至在这里买地买房定居。虽然老街上的商铺已经不复存在,但原来做生意的传统却延续到了新街。而老街虽然住的人没有以前那么多,但一些老人却愿意住在老房子里,感受近在咫尺的新街繁荣。加上一些外地人为了方便做生意和照顾孩子,甚至租住在较便宜的老房子里,也让老街显得不那么落寞。
来源:桂林日报  新华网(记者蒋伟华 文/摄)

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 ... 22/c_1112572437.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1-24 17:32 , Processed in 0.06919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