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桂军南撤(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4 14: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月20日晚(一说为21日晚),白崇禧在平乐主持召开了“防剿”红军的紧急军事会议,桂军军事长官及相关各县县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在全州、兴安、灌阳布防的夏威所部主力撤往恭城一带,仅在灌阳、兴安留少量部队,灌阳全县之间地域完全开放。夏威部主力南撤,桂系两个军的大部分部队将云集恭城一带,为保证供给,白崇禧宣布:“龙虎关到平乐一带民食一律供给军用,由县府发给粮票,以后给钱。如有藏匿不缴者,以有意留给共产党论罪。”

  会后,白崇禧又于当夜命令前敌指挥部以李宗仁的名义电告蒋介石,略谓:“据迭报,匪主力由临武分经嘉禾、蓝山西窜,龙虎关、富川、贺县同时吃紧。仁部原在龙虎关以北防堵,故拟即将仁部主力,移赴恭城附近,策应富、贺、兴、灌。但兴安、灌阳以北,仅能留一部,诚恐力量单薄,请转饬何总司令所部,向全县推进,以期周密。”

  白崇禧在发电的同时,命令驻防兴、全、灌三县的各部迅速做好南撤的一切准备。

  蒋介石在接到白崇禧的电报后,没有直接复电,而是派出飞机到湘桂边境进行侦察。结果,蒋介石派出的飞机果然在江华、永明带发现了红八、红九军团的庞大队伍。“小诸葛”并没有撒谎。与幕僚们商量后,蒋介石于22日下午17时,下达了准许桂军南撤的复电。蒋介石还向何键发电,要求何键派湘军南下全州接防:

  “衡州何总司令:

  据德邻(李宗仁号)电,以‘据迭报,匪主力由临武分经嘉禾、蓝山西窜,龙虎关、富川、贺县同时吃紧。仁部原在龙虎关以北防堵,故拟即将仁部主力移赴恭城附近,策应富、贺、兴、灌。但兴安、灌阳以北,仅能留一部,诚恐力量单薄,请转饬何总司令所部向全县推进,以期周密。’等情,除复电外,希即查照办理具复。

  蒋中正

  二十二日十七时”

  蒋介石居然同意桂系主力从“全灌兴铁三角”南撤!就是那个一心要“驱虎吞狼”的蒋介石!那个批准桂系把44师的四个团从江西调回广西,但规定该师必须有灌阳至全县间占领阵地的蒋介石!那个一再电令桂系在全灌兴三角地区兴修工事、部署重兵的蒋介石!也许蒋委员长一时糊涂?也许蒋光头并没有那么坏,他还是讲良心的?其实都不是。老蒋他是不得不批。桂系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李宗仁、白崇禧长期跟他老蒋作对。现在红军威胁广西腹地,事关桂系的生死存亡,你老蒋批不批,他桂系都要南撤。与其不批让人说你老蒋指挥不动桂军,还不如批了让人以为桂系还是要事事请示我老蒋!这不仅仅是爱面子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技巧!历史其实是多种力量互相博弈、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结果。政治领导人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让局势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得顺应局势,向现实妥协。但是,高明的领导人,即使在自己无力控制局势的情况下,也要设法让人们觉得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现在老蒋就是这么一个领导人。所以,即使老蒋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至少也是一个高明的政客。

  但是,蒋介石也没有高明到家,他没有想到,在他让一个军阀“听”命于他的同时,却又让另一个军阀不得不违抗他的命令。

  白崇禧接悉复电后,没有等待湘军来接防,即刻下令连夜将在全州、兴安、灌阳布防的夏威所部主力撤往恭城,仅在全州留有7军24师72团的两营干训队,兴安留有一个团(属于15军43师?),灌阳留有一个团(判断为44师130团,因为该团在湘江战役中率先在新圩展开,向红三军团发起进攻)。白崇还命令夏威在撤退前将四关工事星夜挖去。

  可是,湘军在接到蒋介石的接防命令后,并没有即刻南下接防,而是一再拖延。当然,以何键的聪明,他不会公然抗拒蒋介石的命令,而是寻找借口,委婉地抗拒蒋介石的命令,表面上做出还是听命于蒋介石的样子。中央红军过第二道封锁线时,何键的借口是红军通过粤军负责的第一道封锁线速度过快,他的湘军来不及南下堵截。现在,何键时而说桂军撤防太快,他的湘军来不及南下接防,时而说他的兵力太少,没有能力接防。

  1934年11月22日傍晚,何键接到蒋介石让他派湘军南下接防的命令。23日上午,湘军刘建绪部侦知桂军悉数南撤、湘江防线无兵把守的情况,立即报告何键。面对这种情况,精明的何键装出了一副坚决执行蒋介石命令的样子—毕竟薛岳率领的中央军还在湖南呢!那个蒋介石派来监视他的刘文岛也还没走呢!

  23日15时何键电令各军:

  “命令:

  (一)据报,匪大部尚在宁远、道县间与我三、四路军对抗中。一部已窜入富川。又据李觉师长电话,匪一、九两军团在龙虎关与桂军激战。又,桂军主力已移向恭城方向。

  判断:匪以一部佯攻龙虎关等处,吸引桂军主力南移,其大部必循萧克故道向西急窜。

  (二)我军应不失时机,尾匪追击。并应增强湘水上游防线,衔接桂军,防匪逸窜。

  (三)着三、四两路联合,迅速击破当前之匪,尾匪追剿。

  (四)……

  (五)着第一路沿湘水上游延伸至全州之线,与桂军切取联络,堵匪西窜。

  我认为这道命令又是“政治家”何键的一个杰作:首先,湘军与国民党中央军一直与中央红军保持一定距离,并不急于寻找红军主力决战,红军在湖南境内是相当从容的,中革军委甚至曾命令中央纵队在道县附近原地休整。如果要准确地表达当时红军情况,用一句“匪大部在宁远、道县之间”就行了。可何键却说成“匪大部尚在宁远、道县间与我三、四路军对抗中”,立马将他指挥的湘军、中央军积极作战的形象表现了出来。接着,他将红军两个军团南下攻占江华、永明后对龙虎关、富川、贺县的进攻判断为“佯攻”。这个是很厉害的,因为如果红军两个南下军团的进攻是“佯攻”,则说明白崇禧将桂军主力南撤的作法是错误的,当然老蒋同意桂军主力南撤也是错误的。再接着,何键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命令“三、四两路联合,迅速击破当前之匪,尾匪追剿”,二是“着第一路沿湘水上游延伸至全州之线,与桂军切取联络,堵匪西窜”。这两个措施从表面上看很积极,没有什么问题,其实仔细琢磨却是大有文章。首先,当时全州至兴安间湘江门户洞开,如果一心要在湘江东岸歼灭红军,正确的做法是命令尾追的湘军与中央军暂缓追击,待南下的湘军将湘江门户关闭后再行追击,何以何键反而是命令三、四路“迅速击破当前之匪,尾匪追剿”?莫非是要促使红军尽快过江?又,何键命令第一路,也即是刘建绪的部队,“沿湘水上游延伸至全州之线”,可是全州至兴安间的湘江河段怎么办?谁来负责?这个何键不提。再有,刘建绪部应该于什么时间进占全州,何键也没讲。

  11月25日,何键再电刘建绪、薛岳:“着第一路追剿司令刘建绪指挥所部,担任黄沙河至全州之线,置重点于全州东北地区”;“着第二路追剿司令薛岳指挥所部,担任零陵至黄沙河之线,集结主力东安附近,并策应第一路”。

  在25日的命令中,何键盘明确规定,刘建绪的防线是黄沙河至全州,重点在全州东北地区。全州以南、兴安以北的60公里湘江河段怎么办?电文没有说,但是个人都明白,何键是要把这一段防线弃之不管了。不能说何键是公然违抗蒋介石的命令,他只是把蒋介石的命令打了个大折扣:蒋介石要他把防线向南延伸八十多公里,他只延伸了二十多公里。他不是不执行命令,只是执行命令不彻底而已。至于为什么执行不彻底,那是可以找到很多借口的。到时老蒋追究起来,他何键便不至于无话可说,相反他有很多话可以说。后来何键确实也讲了很多话,而且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在不同的时间说不同的话。

  刘建绪完全领会并彻底执行了何键的指示精神。刘建绪23日便接到何键的命令,要求他将防线延伸至全州,可他的部队却花了整整四天时间才于11月27日进驻全州,并且进了全州城后便停了下来,不再南进。这才使得比刘建绪晚一步到达的红一军团得以在全州以南、兴安以北建立阻击阵地,将湘江通道一直保持到12月1日。

  你白崇禧的桂军是“只侧击,不堵击”,人家何键的湘军何尝不是“只侧击,不堵击”,只是人家何键和他的湘军更低调,不张扬罢了。或者说,是何键的笔杆子更善于狡辩罢了。

  直到现在,都有人讲,讲湘军未能接替桂军,封锁湘江,是因为桂军突然南撤,搞得湘军措手不及。其实这种说法是一片谬论。

  按照这种谬论的说法,刘建绪的四个师在得知桂军南撤后,便急急忙忙从百余里甚至数百里外的零陵、衡阳地区南下抢占全州,终究因路太远而被红一军团抢了先。先不说当时刘建绪的部队到底在哪,就算他的部队真在零陵、衡阳一带,那也是有问题的。11月12日,蒋介石便命令刘建绪的第一路军进占全州,与桂军切取联系,这十几天里,你刘建绪都干嘛去了?怎么这个时间还在百余里甚至数百里外的零陵、衡阳?你置蒋总统的命令于何地?就算你湘军与桂军达成了协议,防线以黄沙河为界,那你刘建绪的部队也至少应该到了黄沙河吧?黄沙河距全州有多远?不过二十多公里,半天到不了,一天也总该到了吧!可是你这时却说自己还在零陵与衡阳之间,那零陵与黄沙河之间的上百里地段岂不是无兵防守?幸亏当时指挥红军的不是毛泽东,不然中央红军也许一夜之间便从零陵与黄沙河之间突围而出了!这不是失职是什么?况且人家林彪的红一军团能一天行军上百里,桂军夏威部也能一日一夜(桂军22日晚南撤,至27日晚,共五日五夜,据当事人回忆在恭城附近住两三日,则在路上的时间大约是两日两夜)便能南撤百余公里(灌阳至恭城107公里),就你刘建绪的部队百余里(不是公里)路要走上四五天?

  这种赶不及的说法,连何键都不敢轻易用。

  1934年11月23日19时何键致电蒋介石:

  “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4:21:07 | 只看该作者
迭奉钧令,务歼匪于湘、漓水以东地区,职于元日拼命追剿,寒日进驻衡阳,本最大之决心,将所部区为五路,分任追堵,并请粤、桂两协剿。又经派刘建绪赴全县与白商妥,联防堵击,即经呈报在案。刻奉养酉电,已准桂军主力移赴恭城附近,所有灌阳、兴安以北地区防务,责令职路军南移担任,闻命悚惧。缘职路军兵力,除已令周、李、李三路跟匪进剿,尚在宁、道间与匪主力对战外,薛路正向零陵集结,尚未完毕。刘路原以主力布置零陵以南、黄沙河之线,刻又令其伸延至全县与桂军衔接,实属再无余力继续南移,增任两三百里之正面防务……刻下新宁、城步、绥宁及其以北等县,无兵控置。若灌、兴、全间,又准桂军移调,则不免门户洞开,任匪扬长而去……似此情势迫切,忽予变更计划,兵力、时机两不许可。合围之局既撤,追匪之师徒劳。职受钧座付托之重,虽明知粉身碎骨,难免功亏一篑。”

  何键这封电报倒是比较实在,不像有些作家,硬要说刘建绪的部队还在上百里、数百里之外。相反,他说薛岳的第二路都正向零陵集结,则刘建绪的第一路便应当在零陵与黄沙河之间了,如此一来便不存在赶不及的问题了。何键没有说路太远,赶不及,他只是说刘建绪的兵力有限,无力“增任两三百里之正面防务”。只是奇怪,全州至兴安间的湘江段只有约六十公里,加上全州至黄沙河的二十余公里,也不过八十余公里,又何来两三百里?况且,按原来蒋介石的指示,刘建绪也是要防守全州的,而黄沙河至零陵段则由薛岳的中央军负责。后来由于有了湘桂“全州协议”,刘建绪部才改守零陵至黄沙河段。现在,刘建绪又由防守零陵至黄沙河地段,改为防守全州附近及以南地段,零陵至黄沙河段自然改由薛岳的中央军防守。这只是防守地段的变更,根本就谈不上“增任两三百里之正面防务”。

  何键又说“刻下新宁、城步、绥宁及其以北等县,无兵控置”。新宁、城步、绥宁等地的守备,那是红军突破湘江之后的事了,红军还未到湘江,何键便要派兵防守红军突破湘江后可能会受到威胁的地段了,倒是深谋远虑,目光长远!可是这长远的目光却只为自己考虑:派薛岳的中央军和刘建绪的湘军防守祁阳、零陵、黄沙河一线,是为了防止中央红军北上湖南腹地;说要派兵防守新宁、城步、绥宁,那是为了防止突破湘江后的中央红军北上湘西。总而言之,我何键愿意派兵从东面尾追,乐意派兵在红军北面防守,就是不愿派兵到西面拦截!

  最后,何键讲忽然变更计划,事情将无可挽回,虽然他何键为了党国的事业宁愿粉身碎骨也无济于事了,说得自己忠心耿耿,却把责任全推到了“变更计划”上,也就是推到了提出变更计划的白崇禧和同意变更计划的蒋介石身上。推责任推到白崇禧身上也就罢了,还推到老蒋身上,这种“忠心”也未免太假了吧!

  更过分的是,何键还将他这番话对与此事无关的第三者讲了。11月26日,何键又致电粤军总司令陈济棠:

  “ 现匪部已抵文市圩,而全、兴间之桂军于昨呈奉委座,准其东移,而令敝部南延接防。当匪已逼近,忽予变更计划,洞开门户,敝部纵有飞技,亦已无及。国事不可为,付之一叹!

  这种批评圣上的话,如果只对圣上一个人讲,也许还算得上是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可是拿着到处跟人说,就无论如何也算不得忠臣了。

  最要命的是,何键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蒋介石,何键说他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南下接防。可是对陈济棠,何键又说“敝部纵有飞技,亦已无及”,意思是事出突然,他来不及弥补。这种说法就与后来一些作者的说法相一致了。

  后来,何键的一些部属也是持这一说法。

  胡羽高,贵州人,曾任黔湘边区剿匪司令部(何键部)少将参议、黔湘两省政府顾问(贵州驻湘代表)、赣、粤、闽、湘、鄂、剿匪西路军总司令部顾问,他在《共匪西窜记》一书中评论说:

  “ 当兵力转移之初,白氏心灵手敏,先电行营请示,得到复电许可,而后再电湘军延伸接防。又电陈恩元电话通知章亮基,转请何键饬令周浑元部迅速向南压迫,以便夹击。按上编日记计算,周浑元23日才抵宁远,26日才克道县;湘军之章亮基24日集中沙子街,陈光中师开抵黄沙河;薛岳所部才集结零陵;自然是决河救人,缓不济急。因为我军延伸不及,衔接不上,生出空隙,湘、桂两军原来拟定之封锁计划成为废纸。”

  胡羽高这段话,显然是替湘军辩护的,不过他的话并不全是谬论,也有正确的地方。例如,他说白崇禧先电行营请示,待得到批准,才通知湘军。这确实是白崇禧耍了手腕,他如果真诚合作,自然应该事先与湘军沟通。但白崇禧怕湘军会激烈反对,致使蒋介石不批准,所以先向蒋介石请示,得到批准后,才通知湘军。这么一来,搞得湘军有点被动:遵令行事吧,又不太愿意,拒不执行吧,那又是违抗中央命令。幸而湖南是出产政治家的地方,湘军用政治家的手腕巧妙地解决了这道难题。

  可是胡羽高后面的话便不好理解了:周浑元奉命追击红军,他行动迟缓不过是消极避战,以保存实力,这又与白崇禧何关?倒是他说的:“转请何键饬令周浑元部迅速向南压迫,以便夹击”这句话透露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白崇禧曾提出建议:既然红军要南下广西腹地,那湘军与中央军便应将红军向南压迫,以便与南撤至恭城一带的桂军对红军进行南北夹击。则,白崇禧这个建议表明,他并不是要开放湘江让红军通过,他在将桂军南撤后,仍然希望能将红军歼灭于湘桂边境的。

  又,胡羽高自己也说,陈光中师24日便已经到了黄沙河,此地距全州不过25公里,湘军半天便可以到达,何以还要等到27日湘军才进驻全州?胡羽高为何还要说是“决河救人,缓不济急”?为何还要说:“因为我军延伸不及,衔接不上,生出空隙,湘、桂两军原来拟定之封锁计划成为废纸”?

  胡羽高也没说,为什么湘军在进驻全州后,没有继续南进封锁湘江。要知道,连何总司令自己也说:“刻奉养酉电,已准桂军主力移赴恭城附近,所有灌阳、兴安以北地区防务,责令职路军南移担任。”蒋介石可是把全县以南、灌阳兴安以北的防务也交给湘军来负责的!

  最为可笑的是,现在还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说是白崇禧突然将桂军主力南撤,致使全灌兴三角地带空虚,湘江全县至兴安段无兵防守。是湘军发现了这一情况,将情况上报蒋介石。蒋介石得知后十分恼怒,发电报严令桂军出击,桂军才不得不北上对红军进行侧击。这种说法在当今涉及湘江战役的文章、书藉中比皆是,也不知是谁先造出来的,以致以讹传讹。实际的情况,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是桂系先请示蒋介石,获得批准后,桂军才南撤的。而且是蒋介石将情况通知何键,命令湘军南下接防的。又何以会出现蒋介石不知道桂军南撤,要湘军报告他才知道的情形?至于蒋介石严令出击的电文,则是在桂军南撤又北返之后才发出的,它并不是针对桂军南撤一事的,而是针对湘桂两军坐视红军渡江,按兵不动的。这封电报也不是仅仅针对桂军的,而是同时针对湘军和桂军的。当然,蒋介石也没有资格对湘军、桂军说三道四,当你老蒋严令湘军、桂军出击的时候,你的中央军又在做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4-11-7 05:36 , Processed in 0.04121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