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州历史悠久,文物占有量为桂北第一大县,新版县志对一些文物虽有刊载,但记之太简,本章除选刊原志未载的部分文物外,并对部分重点文物复刊于后。
湘江战役旧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红军八万余人在突破国民党的三道封锁线后,于1934年11月26日进入全州县境内。此前,蒋介石任命 “追剿军”总司令何健集结湘桂国民党军30余万人以湘江为屏障,组成第四道封锁线,准备聚歼红军于湘江东岸。11月25日,红军总部发布分四部突破湘江防线命令。第六团抢占大坪、二美滩渡口。28日,军委派红一军团二师设防于鲁板桥、觉山铺之间,阻击湘军西进,掩护红军主力渡江。湘江战役打响后,经过觉山铺阻击战、新圩阻击战、光华铺阻击战、红八军团渡江之战和红三十四师突围战的主要战斗,12月2日,红军渡过了湘江,突破了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在历时四天历经灌阳、全州、兴安三地的湘江战役中,红军锐减了3万多人,是长征以来最大、最悲壮、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全州境内的湘江战役旧址除凤凰咀、大坪、二美滩、屏山渡四渡口外,还有以下两处旧址。
1、脚(觉)山铺阻击战旧址
脚山铺位于县城以南14公里桂黄公路旁,属才湾镇。是湘江战役中最重要的战略要地。1934年11月29日红一军团第二师的四、五团与湘军主力刘建绪的三个师及另一个团在抱子山、皇帝岭、美女梳头、米花山展开激战。该阻击战以五团政委易荡平等2000余名红军烈士的热血和生命,以及四团政委杨成武等数百名红军受伤为代价,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聚歼红军于湘江东岸的阴谋,在湘江战役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军团乐耕公祠指挥部旧址
该祠在绍水镇水头村中,为硬山抬梁式清代建筑,占地面积1566平方米,内部木构件雕饰精美。1934年11月27日,林彪、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在中央的指示下:红一军团的一、二师在觉山铺布防两道防线对湘军进行阻击。30日,由于觉山阻击战的牺牲过大,军团边打边退至第二道防线绍水白沙水头、夏壁田一带阻击湘军,并在乐耕公祠设立指挥部,指挥部队交替掩护,掩护中央部队渡过了湘江,退至越城岭山区。乐耕公祠作为古代建筑和革命旧址,在古建筑史和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湘山寺遗址(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县城西北隅的湘山下。唐至德元年(756),为出家人释全真(湖南郴州人)所创建,初为净土院。唐会昌五年(845),武宗在全国大肆灭佛,寺庙被毁,唐宣宗元年(847)时重建。宋真宗赐额为“景德寺”,南宋高宗更额为“报恩光孝禅寺”,因建在湘山南麓,故称之为湘山寺,又因全真法师被世人称为“无量寿佛”,所以后来又俗称为寿佛寺。该寺在历代更迭和兴衰交替中屡毁屡建并不断地扩增,到宋时,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有“兴唐显宋”及“楚南第一禅林”之誉称。原寺内佛殿林立,有龙凤门、大雄殿、伽蓝殿、布金楼等建筑,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间曾设僧正司管理寺院。1945年日寇撤离全州时焚毁了湘山寺,寺院建筑基本上全部被烧毁。现寺内遗存有妙明塔、摩崖碑刻多幅、洗钵岩泉、石雕群等。湘山寺自唐至今历经沧桑延续了一千多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古代寺院建筑和佛教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寺内有以下主要历史文物:
妙明塔 位于湘山寺内的飞来石旁。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咸通八年(867)二月二日,全真法师圆寂后,遗骸保存塔内。塔原建为五层,宋元丰至无佑年间(1081-1092),改建为七层。宋绍兴五年(1135),宋高宗赐敕名“妙明塔”。塔高26.6米,为攒顶楼阁式砖木空心塔,七层七檐,平面呈八角形,塔顶置覆钵相轮铁刹。塔第一层北面辟券顶拱门进塔,塔内设石阶螺旋而上,塔身四周设有翘檐木围廊(围廊于1945年烧毁,1988年恢复)供登临眺望风景。台基为青石须弥座,下有地宫。
飞来石碑刻和寺内其他碑刻 湘山寺内尚存有百余幅石刻,以妙明塔后的飞来石为中心,多为明至民国时期的摩崖石刻,内容多为游寺观感及记事,具有历史和书法价值。其中最为珍贵的为康熙御笔“寿世慈荫”,该碑刻镌刻于湘山顶峰下的石壁上。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钦赐御笔“寿世慈荫”匾额悬挂于无量寿佛大殿之上,后由时任广西巡抚的陈元龙及广西按察使年希荛、学政提督丛树等官员往江南觅名匠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摹刻于湘山绝壁上,使往来者“举目即观”。石刻为楷体,字幅通长8.4米,高2.6米,字径100×160厘米,康熙篆体御玺“康熙御笔之宝”位于字幅中上方。石涛兰花石刻刻于妙明塔后的飞来石下,画幅为60×80厘米。石涛,明末清初着名画家,俗名朱若极,有清湘陈人、清湘遗人等名号,为明朝全州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明朝灭亡后,于南明永历四年(1650)八岁时避难于湘山寺为僧。着有《苦瓜和尚画语录》等。
放生池 清代石雕群。在离寺门大约三四百米的路旁左侧。依石势雕有二十多尊动物及一尊侧卧的护池僧。
洗钵岩泉 该泉在湘山寺内西北角的树林下,泉水从林地下的沟渠依次流入青石砌成的三个水池中。岩泉流口正上方镶嵌的一块镂空雕的青石碑题有楷体铭文“道口光仲吉洗钵岩泉”。池旁还有一张直径为1.7米,高1米的大石圆桌,由此可见,此泉为当年僧人就餐洗钵之处,故该泉被称之为“洗钵岩泉”。
觉传和尚墓塔 位于湘山寺遗址东北面。觉传和尚,全州升乡人,湘山寺僧人,嘉庆十四年(1809)圆寂后葬于此。清道光六年(1826)其僧徒等人为其坟建此石塔。塔为三层,高4.6米。塔刹为二个五边形的和尚帽顶,下雕刻莲瓣纹。塔身六方,每方边长60厘米,每一方间用三根金竹棱隔开。每一层风檐自下至上依层缩小,风檐上均雕刻成瓦垄形,檐脊两端雕有卷草纹。塔座高45厘米,每方边长90厘米。石塔造型秀丽玲珑,风格别具。
蒋安岭窑址(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永岁乡蒋安岭村村东50米和罗家湾村村南200米之间,位于湘江两岸。根据已发现的实物资料考证该窑址为宋窑,主要生产青瓷,文化堆积层明显,时间达几百年之久,该窑后期生产粗陶瓷,是全州目前已知的生产规模最大的一处古窑。出土器物类型丰富,有瓶、盏、碟、高足杯和魂坛等;釉色多样,有青釉、黑釉、酱釉等。据调查时发现众多的瓷碗底中心釉下印有“吉、夫、九、大吉、太平”等阳文。
洮阳城遗址(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洮阳城遗址位于永岁乡大塘梅潭村东100米处湘江西岸的土石山上,旧名改洲滩。城址东、南、西三面临湘江,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洮阳县治所于此,属零陵郡。西南处有一条名为洮水的小河依城东流入湘江。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洮阳废县(全)州北三十里,汉置县,以洮水经其南而名。”故城被称为洮阳。城距湘江正常水面高约20米,依山势自然形态用泥土夯而成,平面折作多角形,正中有六边形台面,东西两翼略低,类似郭城。东西两面都开城门,凡转角处都比周围高,似原为角楼处。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城墙板筑,残高2-3米,厚至5-10米。城内地面散布大量汉代绳纹筒瓦、板瓦,篮纹、席纹、方格纹,以及有方格纹和米字纹组合的陶器残片。战国时期楚国已在此设城邑关戌,安微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有楚国商船进入湘江“庚(经)洮阳”的记载,是楚向岭南发展最早的据点,是岭南最早的县城之一。
柴侯祠(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全州县城西隅(全州镇粮所内)。据全州镇志记载:始建于唐代。明代及清乾隆十三年(1748)先后对该祠进行过维修。原有戏台、前殿、走马廊、后殿等建筑。现存前殿、后殿及院墙。前殿面阔五间,宽18.03米,进深五间,长16.5米,硬山顶,小青瓦屋面,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结构,有蜈蚣形翘檐封火山墙。正殿共用24根木柱,前檐柱为方形,金柱为包镶拼合圆柱,后檐柱为圆木柱。柱础有覆盆、鼓形、方形等,上雕饰着仰覆莲、暗八仙等纹饰,也有素面无纹的。轩廊步架和当心间大梁置斗拱、花板,梁枋上雕饰动植物纹和彩绘人物故事图案。藻井金绘行龙纹,四围饰五蝠、西番莲纹等。前后殿间有四方天井。后殿为穿斗式硬山顶建筑,面阔五间,宽16.9米,进深五间,长11.3米,除前檐挑梁梁身雕有花草纹外,其他木构件均朴实无纹。该祠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还是一处革命旧址。抗战时期,爱国将领杜聿明、戴安谰将军曾分别在此驻扎,西面内墙上至今还留有“轰轰烈烈抗日,慷慷慨慨就义”的抗战标语。1945年中共全州县党小组在此成立,并以此为地下联络点开展地下工作。解放后一直为全州镇粮所使用。1989年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收归文物管理所管理。在文物“修旧如旧”的维修原则下,2006年4-12月,县文管所和区文物队对该建筑进行了落架维修,恢复了文物原貌。
双藻田古墓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全州西南与兴安县交界处的龙田、野鸡田村东2公里处,包括双藻田村背的水桶岭、哑吧岭、军恳农场、火烧坪、青山岭、果子岭、月盆岭、狮子岭等山坡,东起狮子岭,西至东古头村,南起果子岭,北至哑吧岭,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1千米的范围,以水桶岭墓葬较集中,保存也较完好。1966年普查时发现分布有古墓葬162座,为土坑墓和砖室墓。在水桶岭清理了一座东汉土坑墓,出土器物11件,其中除铁釜架及架上的粗方格纹陶釜放在前面以外,其余9件陶器集中堆放在墓室中部偏北。1973年复查,发现在军恳农场一带的墓葬,绝大部分被夷平,火烧坪、果子岭等因开辟果园和挖泥烧炭受到严重破坏。在地面采集的墓砖和陶片,有东汉至两晋的特点。
凤凰嘴古墓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