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疯狂英语与“家暴”的四维心理学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8 22:4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阳“家暴”事件发生后,媒体热议,聚焦诠释颇多。这样的事件,很难从一个维度来说明,从不同的视角,解释是不一样的。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心理学,仍然有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理论框架和角度的思考。我认为至少应该有四个:第一,精神分析的角度;第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第三,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第四,进化心理学角度。
一.精神分析角度的解释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暴力攻击性行为,都是内在焦虑的体现。其实不论强迫仪式,还是抑郁,自残 ,自虐,自杀都是焦虑的一种方式。要释放焦虑,有对内和对外两种方式,对内是自虐、自伤、直至自杀。很显然,“家暴”是对外的。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家暴”焦虑指向外面的时候,首先会指向了自己最近的人,有的“家暴”指向父亲,指向母亲,也有的指向孩子。越是亲密关系,越容易完成“家暴”。
如果一个攻击性行为在释放焦虑,又首先指向那个离自己最近的人,这说明什么呢?从“客体关系”角度讲,很显然,“家暴”指向的那些亲密程度很高的外在对象,其实是有一个施暴者自己“内部客体”相对应的人物形象的,这就是我们常所说的一种“移情”。假设,施暴者对“内部客体”是一种“恨”,并且要对这个“恨”的“内部客体”实施攻击性行为,他就会选择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作为“替代”来实施一切。而能够把“攻击”指向自己最亲近的人来实施,说明在施暴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中,其实是有一部分“自我保护”在里面的。由于自我保护机制,使其不能把“家暴”倾向指向自己的身体(对内攻击)来完成,那怎么办呢?——就要选择在最亲近的人身上完成“替代性”的伤害。
我们针对“内部客体”的这种攻击性愿望事如何缘起的呢?精神分析的不同流派,分别对这个“内部客体”的形成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各个流派的解释并不矛盾,只是从不同角度揭示其中的有可能起因。
(一)弗洛伊德角度——这里攻击性客体是由于当事人对其异性的父亲或母亲,不能够实施亲密行为而产生的一种攻击性行为。比如说,不能“爱”,就要出生一种“恨”,爱与恨本是同一个维度的两级罢了。假如,一个男孩内在有一种想对母亲实施性行为的亲密愿望冲动,但同时又知道这是破坏伦理的,这个时候潜意识就会形成一种机制,这个机制就会生出一种反向的,对母亲态度很恶劣的态度,这样才会有效的防御自己想亲近他们的愿望。
(二)温尼科特角度——这里的攻击性客体是由于对小时候期望的“足够好”的母亲没有完成这部分养育功能,而产生的“依恋”的愿望表达。温尼科特认为,如果孩子小时候,母亲没有完成足够好的“照顾”,有一部分孩子就会成就一种人格特点——反社会的人格特点。比如,小时候是品行障碍,容易喜欢说秽语“脏话”,“脏话”实际上已经表现了一种语言上的攻击性。长大之后,会通过挑衅权威,反社会,把他的攻击性释放出来。同样,这种反社会的“内部客体”如果要在外面找一个“替代”,那一定是找最亲的人,最亲的人选择可能就是父亲、母亲、配偶、小孩。选择对这个亲密人物实施攻击,实际上就是象征性的完成了对小时候的“抚育者”没有“照顾好”的“埋怨”的实施了一个攻击。
(三)克莱茵角度—— 这里的攻击性客体是由于婴儿在和母亲喂养期间关系中,潜在的把母亲分裂成了“好乳房”和“坏乳房”两种形象。这种“好的”和“坏的”形象的分裂,当然也和母亲的喂养有关系,如果母亲的喂养就是“忽好”,“忽坏”的,假如,母亲本身是一个有双向燥郁倾向的,即母亲一会儿对孩子很亲密,一会儿又对孩子很冷漠,孩子就很容易在潜意识中把母亲分裂成“好”,“坏”两个极端。每当“坏”的那个极端出来的时候,他也有一个对早年“内部客体”实施攻击的愿望,假如他不是对内攻击,不自虐,不自残,不自杀,而是展开对外实施攻击,也会选择亲密对象。这类人的特点也是具有一种破坏性的潜能。
(四)阿德勒与科胡特的角度——这里的攻击性客体是由于有的人小时候未有效获得自尊,其“自卑”的个性同时也会成长为另一个极端,极度的自夸,自大,自恋(自恋性人格障碍),这个自夸自大自恋的“我”,又会对自己看不起自己的那个自卑的,无能形象的“我”实施贬低与攻击,就会产生自我贬低与自我攻击的倾向。在实施攻击中,如果其防御机制进行“自我保护”,不允许对内实施自我攻击,也会在外部寻找“替代客体”,把无能的形象投射出去,投射到谁身上?投射到最亲近的人身上,对那个最亲近的人实施攻击。
在此,为更清晰帮助心理咨询师在临床上对不同的人的不同攻击性做出区分,我们来做一个逆序的线索分析:
1)如果是阿德勒和科胡特特点“家暴”者,在其对亲密的人实施“家暴”的时候,语言中常常会说:“你那么无能…!”“你怎么那么蠢…!”“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 ——这是替换的对自卑无能的“我”实施攻击。
2)如果攻击者是克莱因特点的“家暴”者:就会一方面失去理性的虐待亲人 ,一方面又很“悔过”,用力打自己的脸,说“其实,我很爱你..!” ——非常极端的反差的现象,像“变脸”一样,“阴”“晴”不定。
3)温尼科特视角的“家暴”者:在“家暴”中,与日常思想中会流露出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埋怨...“都怪你...”“就是因为你当时…才造成我…”,“就因为你没有…我…!”相互责怪中常常把责任推给别人,认识上有外归因化倾向——也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好的“喂养”的一种埋怨。
4)弗洛伊德特点的“家暴”者:他们的态度上是一种“恨”,很强烈的一种“恨”,既“恨”异性,也“恨”同性。一方面是“恨”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并且在行为上隔离亲密情感,不与妻子(丈夫)发生亲密关系,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把妻子(丈夫)投射成了早年的“异性客体”。他们是又“恨”又“冷”,其中“冷”则是为了防止对异性父母表现出亲密关系。他们“家暴”时的语言有如下特点:“你根本就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你…总是不能…很好的陪伴我…!”“总是不能很好的…理解我…!”——这种“恨”是带有“力比多”色彩的。
二.文化心理学角度的解释
如果再从精神分析角度延伸一下 ,延伸到文化现象。从特有的文化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假设,一个人有很强烈的实施“暴力”的倾向,压抑了很多情感,这个人长大之后,很容易成为“高社会功能”的人格障碍——即他看起来很正常,而且有一种很强烈的成功的愿望,确实有做事情很“偏执”,不达目的绝不回头的钻研精神。他已经把的一种暴力的“力比多”倾向,转移到了自己的工作职业中去了。这种人,现实中很容易成就事业。他们在工作中用一种象征性的方式解决了他的“暴力”,“力比多”被很好的转移“灌注”到他的兴趣爱好中去了。比如,在工作职业中,可以大声的喊(叫)出来――疯狂英语;可以用刀很深的刻划在泥人上――雕塑艺术家。原本的“暴力”性的特点就在疯狂的职业特征中释放掉了。
但是,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总会进入到另外一种状态,当工作不再能如此“灌注”偏执的情感时,早年压抑的情感还需要释放,怎么办?还是需要找“替代”,这时候,还有可能会回到原先的状态上去,把早年的“恨”灌注到最亲近的人身上去——因为最亲近的人容易进行投射性认同,可以控制,控制之后,就可以实施暴力的投射性认同,然后就释放了。
同时,这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这样的文化有什么特点呢?在带有封建专制文化的社会,男权社会,男人打老婆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95年,我去某一个城市,某个个晚上听到一种类似“鬼叫”的声音,这是一种从来没有听过的恐怖的声音,当时所有同住的人都感觉好奇,不知道啥声音——后来了解到:原来是一个人的老婆带小孩,不慎小孩被水淹死了,那个男人就把老婆绑在一个地方,用鞭子抽了一个晚上…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有很多歪曲利用宗教和男权意识的权力实施暴力行为的例子。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讲,专制的封建与奴隶社会都有这种特点。
离开专制,看现代文明社会,男性和女性在身体上的确有强弱的不对等。如果一个女性在精神上有很强的独立性,人格具有非依附性的特征,那么她们在遇到暴力事件之后,就会寻找外部的其他手段,比如社会道德与法律支持,使得“家暴”不可能实施多次,或者基本没有机会实施第二次。所谓文明就是用这样的调节机制平衡男女间身体强弱的差异,保持社会的平衡。
反过来,同样是男性文化的社会,也有女性对男性的很强烈的暴力,这种暴力是因为女性高度认同了男权文化的特点,她就要成为一个认同男性的“男人”,之后她就要追求家庭权力,要在各个方面去控制男性,包括生活,财力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控制。控制之后,会在各个方面实施“暴力”。从言语表达上,可以看到很多女性使用男性的习惯用语,也有身体很强的女性对男性实施身体暴力的。
三.社会心理学角度
社会,具有非常强烈的阶层性。这种阶层性即使在动物群体也有很明显的表现。比如,猴群、狼群就有非常强烈的等级制度,只不过狼群是雌性控制的,猴群是雄性控制。阶层,代表着每一级都会控制下一级,每一级都可以对下一级实施攻击和暴力。而处于社会地位等级最后的一个雄性,就有可能对他的配偶――雌性实施攻击。
几年前去泸沽湖的时候,住在一个村长家,他给我们介绍自己年轻时候曾经走婚,走过的对象有10多个,后来相应政府号召结婚,不再走婚了。现在在他的家里管事的是他老婆,所有的事情都是老婆管理,男人花钱需要向老婆讨要,总之老婆说了算。泸沽湖的摩梭族是典型女权文化,女性有绝对的权力。
当然,现在更多的社会还是男权文化,通过自上而下的等级,一级一级将焦虑转移下去。我们在做EAP项目调研时常常发现,压力最大的往往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员,包括企业的服务生,一线员工,包括部队里刚刚入伍的战士;包括学校里的学生。企业里面心理健康程度最高的,常常是具有一定权力与控制感的高级管理人员。如果他们愿意,随时可以通过转移给下一层的方式释放压力。而在我们做家庭心理咨询时也常常会发现,一个家庭里最容易获得心理疾病的,压力最大的往往是家庭中最弱的成员,比如女性与小孩。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22:45:13 | 只看该作者
从社会心理学来讲,它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金字塔”式的焦虑传递程式。
第四,进化心理学角度
进化心理学揭示,所有动物进化的方法,大概有两种,一种进化方法是同性繁殖。另一种是异性繁殖。异性繁殖的许多动物,在交配的时候,都有很强的攻击性,因为交配行为需要相互攻击才能完成。特别是在自然界里面,攻击性行为和动物的荷尔蒙分泌有关系。动物每到发情期,就会极富攻击性,雄性动物之间就会“打架”,而雌性动物就会在旁边观察,只有获胜的雄性动物才有机会和雌性交配,而且在交配的过程中同样伴随有荷尔蒙释放的高亢奋性。比如雄狮会用牙齿咬住雌狮的耳朵,很多动物会咬住对方的鬃毛,在咬的过程中实施交配行为。还有一些动物交配后,雌性会把对方吃掉以维系新的生命成长。
动物在交配的过程中会使用性的策略来获得最佳的配偶与基因。雄性动物的相互攻击,在争取获得交配权的同时展现其“强大”或者智商高,这是优化基因的一种方式。
展现基因最好的方式,从我们人类来说,主要是靠展现聪明,学历。今天,我们人类仍然具有动物性的一面,本能上仍然会有展示和强调自己身体与性能力的行为。
动物有“发情期”,是物种进化的要求,也是受自然规律和生存条件的限制。动物只有在食物丰盛,温度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交配,才能保证下一代的存活,否则新的生命和种群可能延续不下来。因此,动物的“发情期”大都出现的动植物生发的春季,动物的“叫春”现象由此而来。人类社会对此也有相类似的发现和展示,例如,人们将形容春天的文学语言为“春天是万物生机勃发的季节…”,“春天生命活力旺盛…”等等。另有相关统计,人类社会违法行为中的“强奸案”也大多发生在春夏之际,当然,不排除春夏之际人们的着装轻薄暴露程度高的因素也在其中。
但人类是唯一没有“发情期”的动物,只要有愿望,任何时候都可以实施交配行为。进化心理学曾经有一个实验,很有意思,试验发现:女性在排卵期,选择“最喜欢”的男性照片时,会选择胡子比较明显、肌肉比较发达、外观轮廓比较突出、就像动物一样最具man特点的男人照片;而在非排卵期,则会选择比较好看漂亮的“养眼的”男性照片。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讲,交配过程中,雄性仍然需要向雌性展示其身体力量,甚至会通过一些攻击性的方式,而雌性也仍然会保持对雄性的考察,验证其是否合格标准。对于人类的性心理而言,就不难理解有一些性爱过程中的语言暴力和身体虐待的情况。但关于这一点,我们仍然建议对此要保持合理适度的范围,双方均能接受和避免非过度的伤害性。
讲完了上述四个角度,并不是说我们可以用任何其中一个维度来分析得到“家暴”的真相。而是需要综合的从四个角度来看,具体而言:
也许有这样一个中年的男性,由于他早年的某种生活经历带来压抑的情感,会埋下一个“根”。如果这个男性在长大之后,能很好的在职业中完成“功能性”的转移和释放焦虑,他的攻击性的实施可能就不需要“对内”,既不会自杀,也不会抑郁;也不会对他的亲密伴侣实施“家暴”。假设他在职业中遇到了挫折,他如果没有指向对内,极有可能会把这种压力转移给他最亲近的人去承受。
另一方面,如果这个男性非常认同男权文化,而他的另外一半也恰好没有独立人格意识,再假设他所生活的社会也没有一个对“家暴”的惩罚与制约,那么这个家庭暴力就不会发展的如同李阳的“家暴”那样,所以从这点上,李阳的妻子给很多女性上了很好的一课。因为,任何伤害行为,我们都不能容忍它第二次再发生。
再者,我们还应该看到,家庭,作为婚姻和性的一个隐私性的单位,隐蔽性非常强,在这个隐蔽性非常强的小单元里面,考虑到我们人都有动物性的那一面,“家暴”在这个小单位里面是容易频繁的发生和存在着的,所以需要在个人道德,社会舆论和法律三层框架下对这种现象进行关注和保护。

讲到这里,作为一个咨询师,如果你对“家暴”问题要做一个心理咨询,就要从以上四个维度分别和当事人做一个讨论。只有把四个维度都搞清楚了,我们才能给双方一个立体的视角,同时给受害者一个健全、完善的包括身体,心灵与社会的保护的机制,引导当事双方的自我变得强大,成熟自己的人格。

作者:赵小明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4-12-28 23:53 , Processed in 0.04380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