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代好媳妇王老孺人懿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2 12:0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径贤孃
                           ——清代好媳妇王老孺人懿德

                                         蒋咸喜
       清朝中后期,广西全州县就有这么一位贤内助。她就是大西江村(旧时称大石江)蒋府延诚公的夫人王老孺人。王老孺人生于乾隆癸丑年6月24日,殁于光绪二年12月29日,享寿83岁。系四川省成都府华阳县王槐廷之淑,出身于四世青缃的书香世家。她通文墨,精诗赋,才貌双全,相夫治内,懿范于家,心慈雍和,汎爱乐施,励子勉学,教子成名,为人正直。因大懿德而例赠孺人。曾在蒋府当过私塾先生,后任楝选知县的王廷凤为王老孺人作铭誌,客观地赞誉王老孺人为“三径贤孃”。当地至今尚有赞誉王老孺人的古诗遗存。
       一、王老孺人的懿德
       王知县说:“论孺人之谊行,既克比夫郝钟;计孺人之家风,亦可方夫尹姞也。”“粤稽贤妇,无过孺人。”其意是说:论王老孺人的德行,已经能够与妇德贤淑的郝钟相比。讲王老孺人的家风,也可与善德品行方正的尹姞相比。王知县说:据他所查考了解到的情况,他还没有发现当今有贤德超过王老孺人的贤妇。据铭誌载:王老孺人的懿德主要体现在“孝、顺、和、睦、贞、静、慈、良。”八方面。
       一是孝:铭誌:“其待嫡氏也,堂中滫瀡,意悦淑媛;厨下糟糠,名称能姬。”“侍疾则参苓谨奉,瓣香默祷夫神明;守服则桮棬衔哀,食啜不忘夫诚敬。”
       其意是说:王老孺人非常孝敬,是贤内助。她在家里总是煮以柔滑爽口的食物给年纪大了的正房胡氏享用。家里老人生病时就用滋补健身的人参与茯苓来谨慎侍奉。并以瓜香供奉神明,祈祷神明保佑老人的病尽快好起来。在守孝期间,她悲伤啜泣,怀着哀痛的心情斟酌供酒,诚敬恭哀地奠祭老人。
       二是顺:铭誌:“尔其相夫子也,车挽夫鹿,案举夫鸿,笃伉俪于鸡鸣,追踪柳氏,效倡随于弋雁,媲美莱妻。”
       其意是说:王老孺人非常温顺。她与延诚公志同道合,伉俪情深。夫妻俩共挽鹿车,同甘共苦;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他俩爱情坚贞,夫唱妇随,在乡间过着“女曰鸡鸣”,知足常乐的家庭生活。其和谐愉悦堪比贤妇“莱妻”。
       三是和:铭誌:“其处妯娌也,不闻诟谇之声,时著雍和之象。”
       其意是说:王老孺人性成温和,与妯娌相处关系相安融洽,从来没有听到彼此之间责难辱骂的话语。时常昭显的是家庭融洽和睦的景象。
       四是睦:铭誌:其“连灯课织,同堂敬若宾朋;煮茗言欢,异姓谐如姊妹。”
       其意是说:王老老孺人很亲近。她与妯娌在夜里同堂课织,相互照应,敬若宾朋。煮茗言欢,亲情和谐如同姊妹。
       五是贞:铭誌:其“幽閒天亶”。“玉垒清姿,珠江秀质。千寻彩笔,钟雪山剑阁之灵。”
       其意是说王老孺人贞节高雅。她窈窕淑女,玉垒清姿,珠江秀质,天性聪明。她擅长赋诗,所作的千寻体诗词,吟唱生活,表达情感,抒发抱负,通古今之变,文笔词藻富丽,宛如清水芙蓉,余香可嚼。这是王老孺人四川老家钟灵毓秀的雪山剑阁孕育出了她那种贞节高雅的气质。
       六是静:铭誌:其“婉嫕性成,笑嚬不苟……语默恒恭。”
       其意是说王老孺人温顺娴静,习久成性;方正端庄,笑嚬不苟。出入语默,谦逊有礼。
      七是慈:铭誌:其“心慈悲而汎爱,性慷慨而乐施。桑梓孤贫,昏暮叩门勿厌;葭莩艰苦,嵅时贷粟无虚。楚国伍员,曾饱澣媛之惠;淮阴韩信,几蒙漂母之餐。锡帛蠲租,称累仁也。数十稔分金赠麦,待举火者百余家。悯寒士而指囷,共赞香闺子敬,向债家而焚券,群称秀阁,冯驩、孟德耀之徽音,未必过也。”
       其意是说:王老孺人慈善。她心肠慈悲,仁义博爱。性成慷慨大方,乐于接济别人。家乡的孤苦贫寒者,傍晚常来敲门,她也从不嫌恶厌弃,总是给予接济。亲戚家有艰难,来借钱粮,她从来没有不答应的。楚国伍子胥受奸臣陷害落难时,曾得到浣纱女救命的恩惠。淮阴侯韩信,当初贫穷时曾乞求洗衣老妇之餐。王老孺人赐予穷人布帛,免除穷人家所欠租息,就如浣纱女和洗衣老妇当年施惠一样,从不企求别人在以后能给予什么回报。王老孺人堪称积德累仁。数十年来,王老孺人接济贫苦人家百余家。她怜悯贫穷的百姓,乡亲们共赞王老孺人如同当年子敬指囷相赠,资助周瑜一样慷慨。王老孺人对那些确实困难的欠债人家,当着他们的面就烧毁借据欠条,放弃债权。王老孺人的这种做法受到众人称赞。人们说王老孺人有冯驩焚券弃息、孟德耀举案齐眉的德音,这样的称赞确实没有过分。
       八是良:铭誌:其“四世青缃,本乌巷龙门之裔。以西蜀槐庭之淑,匹南天竹径之英。主中馈则调五味于梅羹,勤内政则课七襄于柘馆。春风习习,爱提陌上之筐;秋月溶溶,竞响林间之杵。”“凡芳友公之家道丰亨,悉老孺人之宏勋,襄赞也矣。”“桓少君之令范,若是班乎宜乎。梦叶燕兰,数符窦桂,虽一枝夭折不祿,来邑考之悲,而四王焜煌杰出,懝王门之器。富则粟红镪白,骏业宏开;贵则兄紫弟朱,龙光并龙。羡孙曾之鹄起,勋名皆赫赫,堪夸卜来晜之麟,振福泽正蒸蒸未艾。”
       其意是说:王老孺人非常优秀、贤良。她出身于四世青缃的书香世家,是本乌巷龙门之后裔。四川王府槐庭之淑女与南天蒋府之英杰婚配,乃是天作良缘。老孺人主持家厨,烹饪至味,五味和羹。她一年四季勤于家事,管家理财,分派活计,精织云锦。春天她趁着习习春风,提着篮筐去路边采摘桑叶;夜间就着明亮的秋月,林间竞相响起她舂米或捶洗衣裳的捧声。延诚公(字芳友)家道富厚顺达,都是王老孺人的大功劳,是她辅佐治理得好啊!王老孺人为夫而抛弃荣华富贵,与延诚公“共挽鹿车”。如果说她有桓少君那样的楷模美德,那也是应当的啊!
       燕梦征兰,窦桂五枝。王老孺人为蒋府生育五子。虽然长子赍志夭折,犹如姬昌食子之痛。但她培养的四个儿子都辉煌杰出,很有见识担当起了大任。王老孺人家里财粮富足,藏镪巨万,骏业宏开。她四个儿子的地位红得发紫,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人们羡慕她的孙曾事业如鸿鹄振翅起飞,都有赫赫功名。人们夸赞她的后孙如麟趾、麟角,俊才迭现,振兴家族福泽的事业正蒸蒸日上、方兴未艾。
       二、赞誉王老孺人懿德的古诗
       江大榕题有《淑昭亘古》二首。其一:“孺人德大福何崇,少小时安命不同;励学无荒陶母训,抚儿有教窦家风;趋树玉庭超群彦,绕砌金兰冠世雄;异日徽音标彤管,颁来凤浩耀丹枫。”其二:“五福从来纪九畴,眉齐大耋赴琼楼;江干漂母芳规著,岭畔仙媛盛迹留。燕翼垂长恢祖德,鸿图丕起裕孙谋;他年太史标仪范,淑誉昭彰亘古流。”
       沈德冕题有《能娴内助》二首。其一:“中含怿豫著柔嘉,履顺思危念不奢;内纪能娴全内助,名媛克配属名家。相夫早设延宾酒,处室常烹欵客茶;且看孙曾膺国事,陈情表上日东华。”其二:“戌山辰向绽中央,秩秩幽幽卜久臧;马鬣崇封昌厥后,牛眠永固发其祥。苍松拔地龙鳞古,黑竹参天凤尾翔;勿谓吾人空赋此,他日墓左定焚黄。”
2#
 楼主| 发表于 2015-7-2 12:04:22 | 只看该作者
       三、王老孺人播懿美于千秋
        王老孺人对后世的影响诚如铭誌和诗赞的那样:南国声蜚,留彩凤于人间;三径贤孃,播懿美于千秋。
        王老孺人辅佐延诚公宏开骏业。蒋府延诚公祖上为望族,明朝中期,虽然曾有“一知府、四大夫、五知县”之显。但自明末清初,知县锡周公率族人于村后“领旨头”忠君领旨,追随南明永历帝反清复明,守节拒降,遭清军“五马分尸”,忠廉报国,此后族人便不为清廷所用,以至人才断层。分枝祖仲俫公为尽子孝,辞宛平知县,丁尤归田,传至延诚公之父祚玉公共七代,已不屑屑生计。因战乱匪患,虽桂发多枝,但仅存祚玉公一苗,有“金线吊葫芦”之艰。据琼州府琼山县知县李文煊为延诚公所写《墓誌》载:延诚公白手起家,“伟略经纪(宏伟的谋略,善于经纪),勤俭兼至。”因经营盐业,至中年时家财已很富厚。王老孺人的老家成都府华阳县盛产卤盐,延诚公到华阳经纪盐业而结识王氏,王府对延诚公的德行品质经过严格考察后,才将这么优秀的淑女嫁给延诚公。王老孺人家置赠了丰厚的嫁妆,加上王老孺人贤助宏勳,勤于家政而让蒋府财粮更加富足,家族事业迅速崛起。当时,延诚公夫妇相助其兄延高、延曾、延信,全家兄弟四人将居场从村前的“八字门头”迁至村后枕头山旁的桥头边,另建新村,自此子孙繁衍,兴旺发达。村族流传的“桥头边的谷子”,说的就是住“桥头边”的延诚公后裔,因受王老孺人夫妇的恩泽,其子孙财粮富足。
       如今桥头边尚存的王老孺人次子成纲公后裔居住的“四家火炉”古民居群落,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仍可显昔日的辉煌。宅院过庭相通,户不湿鞋。远观是青瓦覆顶,鳞次栉比;近看是高墙深巷,钉石镶道。墙壁上塑有寓读书人勉学励志,为官清廉之意的“清莲鳌头”“化鱼为龙”等图案。群落中的“载锡之光”、“忠厚传家”、“居依廉让”、“角分”等民居的门头题写,寓意深刻,期盼后人要克绳祖武,忠厚廉让,勤俭持家。群落内主巷道设计形如阶梯,前后相通。巷内地势由低而高,昔日设“紫气东来”(俗称“田边大门”)、呈祥中门、“瑞霭南天”(俗称“老大门”)三道大门。族人入巷出“瑞霭南天”,清风拂拭,瑞霭降临,寓意好日子、好兆头来临。三门日开夜闭,还可起到防匪防盗的作用。
       昔日村中桥头边有一座飞檐高翘的桥亭叫“真龙桥”。相传桥名也是王老孺人所取。据延诚公《墓誌》载:延诚公“至施茶于亭,暨修筑。”说的就是延诚公与王老孺人常施茶于亭,修路筑路。为方便驿道行人及村人过往,他俩在村桥头边修筑了一座气派的桥亭。因王老孺人精通诗赋,夫妇俩商量后,便取诗圣杜甫“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诗句中的“真龙”二字,命名为“真龙桥”。其意是鼓励子孙励志勉学,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王老孺人的懿德和家风对其后人影响深远。有古诗赞王老孺人:“励学无荒陶母训,抚儿有教窦家风。”王老孺人嫁给诚公后,因延诚公常年在外伟略经纪盐务,治理家政,教育儿子的重担就落在了王老孺人的肩上。她为延诚公生五子,除其长子成绶赍志早逝,其余四子皆有功名。次子成纲,贡生,明经进士,后因父母上了年纪,家大业大,其三个弟弟在外为官,家里又常遭匪寇袭扰,成纲公只得辞官回乡打理家务,他曾倾尽家财,奉令办团,抵御匪患,保乡护民,获六品衔;三子成綵,修职郎,附贡生,训导;四子成绩,太学生,大明府议叙六品;五子成绎,九品登仕郎,恩贡生,中书科中书。四子成名,王老孺人功莫大焉!她举办私塾,身教言传,教子业儒,皆有建树,成才成器。乡人赞:王老孺人有义方,教四子,名俱扬。王老孺人与延诚公平日常周济贫寒,勤俭持家,克己利人,广结善缘。乡邻家贫均慷慨解囊,广受乡人赞誉:有窦燕山的家风。
       王老孺人还时常教育儿子要为官清廉,注重品德修养。常以陶侃的母亲为学习楷模,时常给儿子们讲陶母训子这个故事。陶侃在青年时期作过鉴察鱼梁事物的小官,曾派人送一陶罐腌鱼给母亲。他母亲把原罐封好交给送来的人退还,同时附了一封信责备陶侃,说:“你作小官,拿公家的东西来闭塞给我,不但对我毫无裨处,反倒使我担心。 ”陶母拒收一坛腌鱼,并回信严肃地批评儿子,这是母亲教育有方。王老孺人以此教育儿子们要讲究为官之道,父母都希望你们孝顺,但要孝顺正当,要做到公私分明。他的儿子们也牢记母训,为官清廉,惠及后人。因此,情操高尚的王老孺人被人们赞誉有陶母风范。
       王老孺人的懿德和家风还惠及孙曾。她的孙辈多有功名:康俊,国学;康修,中书科中书;康僊,恩贡生;康俌,太常寺博士;康伊,武监生,千总衔,例授武略骑尉;康俨,恩贡生,中书科中书。
       王老孺人“心慈悲而汎爱,性慷慨而乐施。”的美名也“德著洮阳”。据延诚公《墓誌》载:“咸丰五年,寇纷至(全州),被燹者指不胜屈(房屋被匪寇烧毁的数不胜数),而公之居庐无损殆(延诚公家的房屋没有损坏),隐德有以感之也。”意思是说:王老孺人夫妇因为平日常为穷人济贫解困,积下了阴德,也感动了打家劫舍的匪寇,因此免遭了劫难。
       王老孺人夫妇仙逝后,昔日受到恩惠的汪姓一家主动为其守墓,后又有蒋永球、蒋永玑二家人先后为其守墓,直到土改。蒋府也以墓园前面的一垌水田交与守墓人家耕种。现延诚公墓旁尚有汪姓守墓人借地葬坟和借路挂亲的碑记。“苍松拔地龙鳞古,黑竹参天凤尾翔”。描写的就是当年墓园的氤氲瑞气。
       可惜在大炼钢铁时其墓园的古木被伐。更可恨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珍藏芳趾的牛眠吉地,遭盗墓贼多次盗掘并被洗劫一空。
时境变迁,懿范云亡。笔者认为,王老孺人“孝、顺、和、睦、贞、静、慈、良”这一懿德远播的家风文化,对于我们当前纠正社会转型期新常态下人们的是非观念混乱,打造善孝雍和家风文化建设新亮点,教化后人深知慈孝、行有节操,培育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和维护乡土秩序,仍值得我们大力弘扬。愿在颂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象有三径贤孃王老孺人懿德这样的好媳妇越来越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1-2 20:50 , Processed in 0.0426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