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市好多学校违规补课被叫停 ,但“风头”一过补课照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2 23:4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月4日,教育部下文,禁止组织学生在暑期集体补课、有偿补课。本报也曾刊登《暑期“禁补令”成一纸空文》一文(详见7月16日2版),报道我市部分学校违规补课现象。7月17日,市教育局下发《关于禁止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收费的通知》,并约谈市内4所学校,要求立即停止暑假补课行为,并退还已收取的补课费用。
      然而,此后的一个月,本报报料热线接到的关于学校违规补课的投诉反而增多。7月20日至8月21日,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条关于补课的投诉,其中包括之前被教育局约谈叫停的4所学校。而打来投诉电话的,绝大多数是学生。
      顶风而行的假期补课,虽然能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但我们担心,这或许也会动摇他们对诚实、守信的信仰和对规定、禁令的敬畏。
      回顾:学校违规补课被叫停
      7月4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中小学生暑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组织学生在暑期集体补课、有偿补课。7月16日,本报对部分学校的补课行为进行了曝光。
      在《暑期“禁补令”成一纸空文》的报道中,记者除了调查荔浦二中违规补课一事之外,还走访了市区5所中学,结果发现市第四中学、市中山中学、市第一中学、市逸仙中学均在补课,市第十八中学也准备为学生补课。
      报道见报次日,市教育局下发《关于禁止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收费的通知》,明确指出“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收费是一种违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18日,市教育局还约谈了被曝光违规补课的4所中学的负责人,要求学校立即停止违规行为并退还已收取的补课费用。7月21日,4所学校停止补课。
      同时,市教育局纪检工作负责人表示,会把禁止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落到实处。
      现状:“风头”一过 补课照旧
      如今,事情已过去1个月,但在7月20日至8月21日的30天时间里,本报热线接到的关于学校违规补课的投诉不降反升,共有近30条投诉,几乎平均每天一条,较以前三四天一条的投诉量明显增加。而打来投诉电话的,绝大多数是学生。禁令依旧无效?记者昨天进行了走访核实。
      昨天下午3点,记者来到市第十九中学,看到一些学生陆续走进校园。经打听,这些学生是该校的内宿生,提前到校整理内务。记者从他们口中得知,该校高三年级将从22日开始补课,一直补到月底。而这个说法也得到了一名在校工作人员的证实,“内宿生今晚开始上自习,外宿的明天回校开始补课。”
      3点半,记者来到市第八中学,得知从本月18日起,该校高二和高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到补课当中。一名同学告诉记者,每天补课时间是上午8点10分至11点50分、下午2点50分至5点50分。记者在该校一间教室门口看到,教室里坐满了学生,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部分学生趴在桌上犯困,还有一些在小声聊天。
      十八中的一名高二学生告诉记者,从8月6日开始,他们全年级就都开始上课了,上午、下午、晚上都上课,上的是新课程,时间将持续到8月27日。该校一名学生还告诉记者,前两天有“检查组”之类的人来,补课就停了两天,但这两天会在后面补回来,所以补课要延长到29日。“我们8月31日报到,这个暑假,就这样没有了。”
      随后,记者联系该校一名负责人求证此事,该负责人称:“我们没有补课,只是一些学生自发到教室学习。”很快,之前与记者联系的那名学生告诉记者,“学校刚刚发了紧急通知,晚上的补课取消了。”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曾被叫停的学校有些又重新开始补课。4点左右,记者来到市中山中学,看到高三的学生们正在教室里上课。记者从该校学生口中得知,该校的补课从8月17日开始,补课时间为10天,每天8节课,学习每个科目的新内容。对此,学校负责人表示,学生是自愿回校自习,而老师会下到班里进行辅导,“主要还是巩固高一高二的知识,再学一些高三的新内容,赶进度。”
      下午5点左右,记者来到位于雉山路的逸仙中学高中部,校园十分安静,似乎没有人在补课。不过,周边小商铺的老板告诉记者,“昨天还有学生来补课的,听学生讲,今天休息一天,明天又要上了!”随后,记者联系上了该校一名准高三的学生,该学生证明,该校已开始补课。
      除了以上学校,本报还接到了来自桂林中学、宝贤中学、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附中、首都师范大学临桂实验中学、临桂五通中学、阳朔中学、兴安榕江中学、灵川县第一中学等学校学生关于补课的投诉。

    学生:对叫停后的再次补课更反感
      教育部发文禁止补课、学校补课、市教育局约谈并叫停、学校照旧补课……这样的“闹剧”给学生造成的反感,已不仅仅停留在补课本身。
      “补课补了一半,突然停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了,学校究竟要闹哪样?”市中心一所中学的李同学无奈表示,“如果补课违规,那干脆就不要补,不要补补停停,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经不起折腾。”
      “之前学校补课的事被媒体报道,现在学校补课的时候都是大门紧闭,而且上下课的铃声也变小了,感觉‘偷偷摸摸’的。”家住三里店的一名高二女生说,自从学校重新开始补课后,学校有点“做贼心虚”,她心里也觉得有点不自在。
      对此,原本支持补课的家长,也有产生了担忧。
      家长王先生说:“现在,国家禁止补课,在学生中已是无人不知,而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这样公然违反国家法规,是否会给学生树立不良的榜样?”
      王先生的担忧不无道理。从本报7月20日至8月21日接到的投诉来看,一些学生在用词上开始“尖锐”起来。
      “学校公然违反了国家规定,而且屡教不改,这算不算为人师表?”准高三学生王同学说,他所在的学校曾被叫停补课,但“风头一过,又卷土重来”,甚至还要求他们对媒体禁声。他说,自己原本对补课不反感,但现在学校的做法,让他很抵触。
      另一名袁同学说,7月时,他曾打电话向市教育局投诉学校违规补课,“当时我打到A部门,他们说让我打给B部门,结果B部门又说不归他们管,把我当皮球了,最后不了了之。”他说,这让他今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很难再相信“有关部门”。
      部门:这像是一场“拉锯战”
      对于补课禁而不止,市教育局也很无奈。
      市教育局纪检工作负责人说,上个月,经过晚报的监督报道,市教育局叫停了4所学校的补课行为,此后,他们仍在持续关注这一问题,上周,他们还叫停了市内四五所初中的补课行为。“目前绝大部分学校没有补课,但不排除个别学校有违规行为。只要接到投诉,发现问题,我们就会责令学校停止补课。”
      不过,该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坦陈,这像是一场“拉锯战”,“管得紧一点,学校补课就少,可要是松了一点,补课又开始反弹。”
      面对这一现象,该工作人员也感到“有压力”。他说,绝大多数学校为了应对高考的压力,高中3年的课程需要赶在2年内上完,留出一个学期备考复习,学时变得非常紧张。因此,一方面是国家禁止补课,一方面是要赶课时,“这对矛盾一时难以很快地解决,没有谁敢说一节课不补,就能参加高考的。”
      他还“抱怨”道:“南宁、柳州的学校其实都在补课,如果桂林不补,高考成绩在全区的排名很有可能受到影响。”
      专家:“榜样”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主管部门下发禁令,学校无视禁令照旧补课,这种犹如猫捉老鼠的“游戏”,究竟会伤害谁?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耿涓涓教授说,一直以来,学校都被认为是教书育人的圣洁场所,但在补课这件事情上,学校却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孩子年纪小,社会观尚未成熟,学校公然违反国家规定,会让孩子对于主管部门的威信产生不信任,也会对学校的品质产生质疑。这样的现象,对于孩子一生的价值观成长,存在不利的影响。在学校里,孩子们最相信的是老师,是校长。“当老师、校长成为一个违反规定的坏榜样时,那孩子应该相信谁呢?”
      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邓玲教授则认为,学生考入大学,最终进入社会,有一个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要比有一份优秀的成绩单更重要。邓玲说,学生的价值观,会被身边人的言行潜移默化,也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时代,特别是初高中时期,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是权威、信任的象征。这也决定了学校方面在学生言行思维等存在的巨大影响。“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个人的思维体系中,或多或少会存在当年老师的影子。这,也要求为人师表者,须一身正气。”
      对于“禁令成一纸空文”,邓玲认为,这削弱了教育局等主管部门的威信。“学生们会觉得,政府部门的话,其实是可以不听的。我们的学校,不就是这样吗?而且违规了,也没事。如果这样的思想存在于孩子们的心灵中,我觉得是很可怕的。他们的童真,被染色了。”
      记者莫林骐 刘毅 蒋璇 见习记者陈国津 刘净伶
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23:45:32 | 只看该作者
别让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伤害了孩子
    陆汝安
    主管部门下发禁令,表面上说要加强查处、实际上却不了了之。下面的单位依仗着法不责众,对主管部门的禁令阳奉阴违甚至视若无物。
    而当我们以此来审视此番“补课禁令成一纸空文”,似乎能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这,也许就是成人世界里不成文的游戏规则。
    但我们要明白,教育,绝不仅仅是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成为诚实守信的合格公民。
    要实现这一目的,教育工作者自己要以身作则,在教育过程中践行诚实守信。教育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能表面是冠冕堂皇的明规则,背地里却是不能见光的潜规则。
    如果教育工作者给孩子们展示的图景,是成绩要比素质重要,是急功近利而不遵守社会规则,那么,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就会受到玷污。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慢慢习惯这一套,早早学会了潜规则,而将明规则弃若敝屣。
    是的,学生成绩很重要,学校升学率也很重要。但如果因为这些,伤害了孩子们对诚实守信的追求,值得吗?到头来,伤害的恐怕是我们的未来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5-9 11:00 , Processed in 0.07337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