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从中国、日本和印尼三国粮食生产比较中发现:“桂北粮仓,大美全

查看数: 481 | 评论数: 3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2-4-17 23:19

正文摘要:

从中国、日本和印尼三国粮食生产比较中发现:“桂北粮仓,大美全州”的魅力。 从1996年以来的近15年间,中国粮食总产量由5.045亿吨增至2010年5.308亿吨,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6671万吨, ...

回复

菜青虫 发表于 2012-4-17 23:19:15
日本到1945年以前,还是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国家,但是战败以后的日本经济却进入了快速度增长期.。尤其是第二产业工业生产增长迅速,且富有特色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也快速增长。从2004年至今的7年间,1、2、3产业比率都维持在3﹪、25%、72﹪。
农业生产基本上以水稻种植为主。日本水稻种植靣积约占全部耕地靣积40﹪,因为水稻是喜温作物,必须有一定光照和积温才能正常生长。因此北陆、关东、濑户内海沿岸、九州地区等地盛产水稻,而北海道札幌市、东北地区青森县、岩手县、宫城县、秋田县、山形县和福岛县常年气温较低,积温不足,水稻是不能在这里生长的。日本水稻都是常规品种,没有杂交水稻,虽然稻米营养口感都行,但是产量却很低每一季400---600斤\亩。近年来,日本地震海啸、低温光照不足粮食年年减产。
日本的粮食问题。 大米是日本人的主食。1961年《日本国农业基本法》中制定了日本粮食管理法律,一方面促进粮食种植规模有所扩大,另一方面采取粮食价格由政府定价,统购包销政策,由政府从农家高价收购粮食后,再低价便宜卖给消费者。当时的这项政策,使稻农的收益受到重视和保障,大批经营规模较小而且是兼业农户利益也得到保障。上世纪60年代日本约有447万农户,占全国总户数13﹪,其中专业农户376万户。所谓专业农户是指其家庭收入50﹪来自农业生产,占82.1﹪。目前,日本农业的问题是:农村人口锐减,几乎没有农业专业户,更没有粮食生产专业户,从事农业生产者都是65岁以上老人,农业劳动力呈现严重老龄化现象。政府定价,统购统销政策,越来越阻碍粮食经营效率化提高。日本政府开始忧虑国内粮食安全问题
1994年政府被迫重新制订新粮食法律,按照市场化运作原理,在粮食流通企业推行流通体制改革,允许企业自主从国外进口粮食放开粮食市场,允许大米自由买卖。运用市场杠杆促使国内粮食消费量与粮食进口达到一定比例相对平衡。日本根本不用担心本国自产粮食外流问题,长期实施的粮食政府定价,使得日本大米外销价比国外高20---30倍。在日本,1969年以后,日本人食物结构发生变化,改柯易叶,不再以大米为主食,而是大量食用面食,而麦子等主要从美国进口。
粮食新政策实施,给日本农业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粮食生产自给率逐年下降,国内粮食消费量完全依赖进口,离不开美国主子。
1960年前后日本粮食等农产品的国内消费量,90﹪还可以由国内生产:1993年能生产国内消费量的58﹪;而2010年只能提供20﹪左右;
日本政府已深深地感受到提高国内粮食产能的重要。近年来,政府出巨资,召集各涉农企业、单位、社会知名人士,开展一项“提高食料产能1﹪运动”收获甚少。(祥见本人原创《日本的“三农”问题》)
⑴.受气候影响,日本水稻种植靣积有限,约占全部耕地靣积40﹪;⑵,日本水稻都是常规品种,没有杂交水稻,虽然稻米营养口感都行,但是产量却很低每一季400---600斤\亩。近年来,日本地震海啸、低温光照不足粮食年年减产。⑶.农村人口锐减,几乎没有农业专业户,更没有粮食生产专业户,从事农业生产者都是65岁以上老人,农业劳动力呈现严重老龄化现象。⑷政府定价,统购统销政策,越来越阻碍粮食经营效率化提高。日本政府开始忧虑国内粮食安全问题;⑸.粮食生产自给率逐年下降,国内粮食消费量完全依赖进口,离不开美国主子;⑹.近年来,政府出巨资,召集各涉农企业、单位、社会知名人士,开展一项“提高食料产能1﹪运动”收获甚少。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全州网

GMT+8, 2025-2-6 01:01 , Processed in 0.06558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