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标题: 来看看节日期间购物要注意哪些环节 [打印本页]

作者: 张美欣    时间: 2012-1-16 16:40
标题: 来看看节日期间购物要注意哪些环节
全州生活网讯(记者韦鸣飞通讯员胡思进廖晓珺)春节临近,商家打折、返券等各项优惠促销活动纷纷登场,让市民购物欲望大增。如何在促销活动中既能得实惠,又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市工商局相关人士就近年来消费者在节假日曾经遭遇的消费陷阱进行分析,提醒广大消费者节日期间购物要注意的环节。

第一招:返券活动中的“数字游戏”

市民胡先生去年春节在商场购买剃须刀时,获赠一张20元的赠券,他高兴地选购了其他商品。不料商家告知,这20元赠券只能在购买剃须刀时使用。胡先生哭笑不得,自己已经买了剃须刀,难道为了这20元,再去购买一把剃须刀吗?胡先生只得将赠券作废。

市工商局相关人士指出,“返券”中的猫腻是节假日促销中最常遇到的情况。一些商场张贴的海报大肆宣传“满300返200”“满200返120”等,让消费者非常动心,但实际购物之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参加活动,一些特价商品、名牌商品、化妆品等并不参加活动。一些商场推出“满百返百”活动,但商场里很多商品售价的零头都是99或者98元,这样消费者仅差一两元钱就少得100元券。某商场曾经推出“满200返600”的活动,听起来非常实惠,但是那600元券的使用范围被分解为服装、家电、超市等几个部分,而且还规定必须消费600元以上才能用,意味着消费者要想使用这些赠券就要花更多的钱。也有的消费者被商场宣传的优惠活动吸引了进去,转了一圈发现虽然商场有活动,但是参加活动的品牌或者柜台却有限,想买的东西并没有参加商场的活动。去年国庆节时,我市一商家销售“特价商品”返券,在返券的使用上给消费者设置种种限制:返回的购物券只限在一定区域内使用,不能全场通用;返券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完毕,逾期作废;返券活动期最后一天所得返券只限当日使用。

因此,消费者在面对名目繁多的打折、返券等促销活动时,要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和使用返券的相关事宜,对参加优惠活动的商品范围要明确。

第二招:先提价再打折与“特价商品”

去年12月初,巩女士在中山中路一家鞋店相中一双保暖皮鞋,价格打6折后为388元,便买了下来。过了两天,她在同一条街上另一鞋店看到这一款皮鞋打8折后价格为318元。第一家店6折的价格比第二家8折的价格还高出了一大截,显然第一家店的商家是把原价提高了再打折。这一情况让巩女士非常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工商部门相关人士指出,“先涨价,再打折”手法也是商家忽悠消费者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经相关政府部门整治,此类现象已大为减少。但仍有个别不法商家在搞打折猫腻。

这位人士提醒市民:购买打折商品最好多跑几家商店,“价比三家”即可避免受骗。而且一旦发现经营者存在“虚假打折”行为,可及时向工商、物价等部门投诉举报。

“特价商品”诱惑陷阱有时也会让消费者上当。去年国庆节,某商场广而告之说,10月1日至3日商场出售多款低于市场价的“特价”空调、彩电,顾客消费满一定数额还送给800元商品。当顾客早早赶去商场购买,消费达到规定的数额要求获得商场送出的商品时,销售人员却称商品已经送完了。让消费者更想不到的是,其实他们抢购的特价空调、彩电并不低于市场价。

第三招:“附加条件”不可不防

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市民洪先生在一家商场花600元买了一个原价800元的皮包。一星期后,洪先生提着这个皮包淋了雨,皮包晾干以后竟然有脱皮的现象。于是洪先生到商场要求退货。商家告知他买的是促销产品,而且已经过了一个星期,只能给他换货。洪先生答应换皮包的时候,商家又称同一款式已经没货了,只能换别的产品,而且价格不能低于原来买的皮包。洪先生只得挑了一个700元的包,补给商家100元。等洪先生拿着皮包到商场皮包柜去看,他发现自己先后选的两个包价格都是500元,他还补给了商家100元!

促销“附加条件、暗设消费门槛”陷阱在节日促销中时有出现。工商人士提醒,消费者最重要的是要看清楚促销的内容,保持理性的头脑。如果是大幅度的降价,价格低得离谱,就有可能是“甜蜜的陷阱”。

第四招:“跳楼价”背后有陷阱

市民何先生曾经被“跳楼价”糊弄过一次。他在市中心一家商店购买衣服时,一件“原价1600元,现价800元”的毛料大衣让他心动,于是掏钱买了下来。但是回去后,他发现衣服根本不是毛料的,而且在其他店的同一款式大衣仅售500元。何先生气愤地将情况向工商部门进行反映,在工商部门的协助下,他成功退货。

“跳楼价”是消费者需要警惕的一种陷阱。类似的促销口号还有“买一送一”、“一折起”等。市工商局人士指出,这是不少商家利用消费者“买低”心理进行的商业欺诈行为。《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商场在开展打折、降价、特价促销活动时,如没有如实说明打折、降价、特价的原因、期限,没有明确标示商品原价,或者标示的原价是虚假的,均可视为价格欺诈行为。
作者: 大新    时间: 2012-1-16 16:40
现在对这类的促销活动已经免疫了,什么送的我都不感兴趣,都是骗子!
只有消费积分还算实在一点,不过,微笑堂的积分卡已经没什么用了,反正也不去那里逛,只有南城百货的卡还在用,一般也只在超市区用得多,积分少得可怜




欢迎光临 全州人论坛 (http://bbs.qz077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