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标题:
桂林公墓每平方米价格过万 超过桂林房价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涯客
时间:
2014-4-5 18:52
标题:
桂林公墓每平方米价格过万 超过桂林房价
清明时节,墓地供应再度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
2013年,民政部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我国城市公墓需求逐年扩张,现有公墓数量紧张,从全国范围来看,现有的墓穴数量预计只能使用6年左右。其中大部分省份的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上海如不开发新墓地,最多使用7-8年,而北京若不合理开发利用,很多公墓将陷入“死墓”危机。
那么,桂林的墓葬行业到底怎样?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城市人口,桂林公墓供应能否满足需求?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按目前用量供应无忧
清明时节,尧帝园内人流熙攘,鞭炮声此起彼伏。这段时间,也是李林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李林是桂林市公墓管理所的高级工程师。他和同事负责尧帝园和天赐园两座墓园的管理。清明期间,他既要顾全墓园设施环境是否安全,如何让祭扫者感受更为舒适,还要担心大家是否文明祭扫等等。
这些“常规”工作,对于已经经营20年的园林式老墓园来说,显然得心应手。但是这两年,却有另一种隐忧困扰着李林,而且愈发紧迫——— —— 墓园用地所剩无几,剩余空地只够五六年之用。
李林介绍,目前尧帝园内,已经落葬的墓位有6000多个,尚未开发的土地剩余5亩,加上已经开发尚未售出的墓位,总共还能卖3000个左右。
这几年来,尧帝园年售墓位一直相对平稳,在500个左右。据此推算,墓园所有墓位将在6年后售罄。
作为桂林公墓推行的领头羊,经营20年的尧帝园,显然正面临着土地紧张的紧迫局面。
尧帝园的窘迫现状,这是否也意味着桂林公墓供应开始吃紧?
“尧帝园只是个例,按照目前的使用速度,桂林目前剩余公墓并不紧张。”市殡葬管理处覃荣亮书记肯定地说。
覃荣亮介绍,目前服务桂林市区,经过政府审批的正规经营性公墓主要有5家,分别是国营的尧帝园、天赐园,以及主要由民营资本运作的官帽山、凤凰山陵园以及永逸园,这五个公墓可用于墓位开发的土地共剩余675亩。其中,经营多年的尧帝园、天赐园和官帽山分别为5亩、50亩、30亩。凤凰山和永逸园是新墓园,用地十分充足,可供开发的土地分别有220亩和370亩。
据了解,目前,桂林公墓中每亩土地可开发墓位在200—300个之间。据此计算,桂林市已规划的公墓用地还可提供墓位135000—202500个。而去年各大公墓使用的墓位为,尧帝园500个,天赐园500个,凤凰山300个,官帽山100个,永逸园100个,新使用墓位数量大约为1500个。
照此推算,桂林目前公墓属于的土地,尚可供使用90—135年。
结构失衡的供需难题
去年,民政部曾发布过一份《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公墓需求逐年扩张,现有公墓数量紧张,从全国范围来看,现有的墓穴数量预计只能使用6年左右。
其中大部分省份的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上海如不开发新墓地,最多使用7-8年,而北京若不合理开发利用,很多公墓将陷入“死墓”危机。
与全国的紧张形势相比,桂林的公墓规划用地,即便只有30年的存量,无疑也让人艳羡。
那么,桂林老百姓是否也享受到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福利”?
“墓园的确不少,可要选到合适的,还真不容易。”市民梁跃民(化名)感叹。去年7月,梁跃民80岁的父亲去世后,为了替父亲寻觅合适的墓地落葬,他用了近半年时间。
因为是普通工薪家庭,梁跃民每月工资2000多元,一年省吃俭用下来,能够节余1万元已经很不错,他预算3万元为父亲下葬。
尧帝园内一个2万多元的墓位占地1个多平方,在偏僻的山脚处,他觉得“憋屈”,没看上。而其他位置好些的墓位,四五万元的价格超过预算。
后来,梁跃民跑遍了所有公墓园,连尧山附近的大小私墓都挨个询问。
清明前夕,再三衡量之后,梁跃民和家人在位于临桂新区的凤凰山陵园选了一处3万元的墓地。
作为普通工薪家庭的市民,在为亲人选择墓地时,很多人都有过像梁跃民一样的纠结。
记者走访了解到,正规墓园的一般墓型的最低价格都在2万元以上,位置稍好,价格便高达四五万元。而据介绍,各个墓园销售最被人接受的,也是两三万元的中低价位墓型。
桂林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3年,桂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52元。在高额的墓位价格面前,大部分工薪阶层都会犹豫不决。
而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各墓园推出的树葬、花坛葬等生态葬法,价格虽然只有900-8000元,却少有人问津。
记者了解到,去年5家合法公墓生态环保葬墓位销售量不足100座,还不到总销售额的6%。
今年清明期间,官帽山墓园响应民政部和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全面推进惠民殡葬、生态殡葬的号召,专门设置了200多个花坛葬树葬墓位,免费向市民提供。为了推广生态葬,活动中免除参与者的全部安葬费用外,还给予家属500元慰问金,今后还可凭相关证件到墓园进行免费祭祀活动。
虽然前来咨询的市民不少,但目前还只有27人签署了协议。
一名业内人士称,“如今桂林墓地供应十分充足,可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不平衡,经营者推出的墓位消费者不想要,而真正被消费者看中的,却买不起。”
这种不平衡,也给了私墓存在的巨大空间。在传统殡葬习惯的左右下,不少人“弃公投私”。
私墓受追捧背后的隐忧
桂林墓地使用真的“百年无忧”吗?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在尧山周边,还有数量众多的私墓,蚕食着桂林的殡葬市场。
据介绍,现在每年正规公墓新增的1500个墓位,并不能真正反映桂林的墓地需求量。
记者从殡葬管理处了解到,近两年,桂林市殡仪馆每年的遗体火化量为4500具左右。
“按照殡仪馆的火化量计算,每年进入公墓安葬的数量,仅仅只有三分之一。”李林说,剩余的3000具火化遗体中,除了有少数被带回老家安葬外,很大一部分遗体下葬进入私墓。据估计,这个数量至少在2000具以上。
3月26日,在尧帝园附近的上阳家村,从公路往山里走900米,记者来到一家号称“尧山风水宝地”的墓地。
这块坡地,占地约10亩。墓地一名姓唐的经营者说,这里已经经营了两年多,共规划建设1000多个墓位,购买者主要是市区的桂林人。记者粗略数了数,墓地上已下葬的墓位超过200个。
附近一村民告诉记者,上阳家村有6个队,每队都有人经营墓地。他们自称,经营墓地是经村委会批准的,来咨询购买的人不少。除了上阳家村,附近的潘家、四塘等村,都有人做墓地经营。
而在挂子山坟地,建起的坟墓显得更为杂乱随意。一名官姓男子告诉记者,目前挂子山坟场的坟墓有2万多座,去年一年,大约新建了260个墓位。
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2006年时,他们曾经对市区周围乱埋乱葬坟墓做过统计,结果发现竟有差不多10万座,其中大多数集中在尧山脚下。
“这些私墓管理极不规范,更重要的是肆无忌惮地蚕食着尧山的大片土地。”这名工作人员忧心地说,这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私墓野坟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少,如今难以估量。
覃荣亮认为,按桂林目前尚有675亩经过批准的土地可开发墓地来算,若流向私墓的墓位全部进入公墓安葬,现有公墓规划用地远远达不到“百年无忧”的标准,只能使用40年左右。
新供应格局下的契机
事实上,经过20多年的发展,桂林的公墓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新墓园的加入,桂林公墓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官帽山墓园主管胡道魁见证了公墓发展20年的历史。他介绍,当时最早的一批公墓有尧帝园、天赐园和官帽山墓园,都集中在市东郊的尧山脚下。
刚推行的时候,公墓少有人问津,虽说价格低廉,但并不为人所接受,大家更青睐将逝去亲人葬在老坟场。近年来,随着殡葬业的发展,更多人接受遗体进公墓,公墓用地开始增多。以至于官帽山、尧帝园、天赐园等老墓园,土地开发都已所剩无几。
当时,老墓园用地紧张的局面,也曾让覃荣亮感到担忧,因为市郊东面一直是较为认可的落葬之处,他担心墓地紧张会带来一系列市场不良反应,管理上会更加艰难。
但随着永逸园和凤凰山陵园两个民营资本主导的新墓园加入,由于规划用地量大,而且一东一西的布局,为整个桂林市场供应提供支撑,紧张局面发生了变化。
作者:
天涯客
时间:
2014-4-5 18:52
这种格局的变化,也被不少业内人士看成是公墓健康发展的新契机。
“国营墓地主导的墓地市场,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民营资本的加入,墓地市场化竞争会更加充分,墓价暴利根本不可能。”李林说。
胡道魁也感受到了这样的竞争压力,为了使官帽山墓园吸引更多购买者,在今年的规划改造中,墓园进行了软硬件升级,进行绿化改造,提升服务水平等。
供应充足、竞争充分的桂林公墓市场,的确给桂林人一定好处,老百姓选择余地更大。但业内人士也表示,因为公墓毕竟不同于普通商品,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问题,目前难以做到。因此,政府部门的介入就显得尤为必要。
事实上,民政等部门也一直在做着积极努力。
市民政部门有关人士称,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保的殡葬方式将是今后的趋势所在。近年来,他们积极组织各墓园进行生态殡葬方式宣传,提倡厚养薄葬,也希望大家在墓地购买上不攀比,量力而行。该人士还表示,民政部门会密切关注老百姓的相关诉求,会适时出台相应对策。(记者杨亚 文/摄)
作者:
肖欣
时间:
2014-4-5 18:52
好卵会讲,墓地暴利根本不可能? 还不满足?到底怎样你们这些glyd才满意?
欢迎光临 全州人论坛 (http://bbs.qz077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