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标题: 桂林高校一名大一新生自杀身亡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0-30 22:10
标题: 桂林高校一名大一新生自杀身亡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首席记者龚亮勇

    10月20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的人工湖里浮现一具冰冷的躯体。死者是一名大一新生,警方已初步排除了他杀的可能。一个月前才踏入大学校门,这个如此年轻的生命,却用一封遗书向世界做了最后的告别。
      近年来,这样的消息不断传来———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高校学子用自杀匆匆结束自己的生命,留下家庭无法承受之痛,也引出一片愕然与叹息的声音。这,也成为洁白象牙塔里的一抹阴霾。
      究竟是什么将这些本应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生命引向末路,而我们又该拿什么来拯救他们?
      象牙塔里消逝的生命
      对于桂林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记者未能获得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仅翻开《桂林晚报》以往的报道,就能找到不少案例:
      2005年,金鸡岭附近的一个山洞内,桂林某高校1名大四学生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经医护人员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2006年,雁山区周家村附近,一名女大学生在桥上欲跳河轻生,幸被及时赶到的民警解救。当事人称,她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吵而产生轻生的念头。
      2008年7月11日,桂林某高校附近的一片松树林内,一名男子上吊身亡。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死者系大一新生,初步鉴定为自杀。
      2009年10月16日,桂林大学生公寓城内,一名大学生持刀划伤手臂意欲自杀,经民警和同学1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得以挽救。
      2010年12月24日,平安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一新生从宿舍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
      自杀,已经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200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就曾发布研究数据表示,自杀已成为15岁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而大学生自杀尤为突出,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至4倍,并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实际上,从绝对人数和自杀率来看,大学生自杀增多的幅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大,但因为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有异常放大的错觉。”广西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吴素梅说,在多数人看来,大学生是这个社会的精英人群,父母在其身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其本身也经历了十年寒窗。因此,对于大学生的自杀,很多人觉得不可理解,所以也就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与全国平均自杀率相比,大学生自杀率确实仍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据教育部统计,中国大学生自杀率稳定在10万分之1到10万分之2之间;而卫生部2010年展开的调查发现,在范围较广的城镇地区,自杀率为10万分之6.41,而农村地区的自杀率为10万分之10.01。
      “尽管如此,自杀行为暴露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值得关注。”吴素梅认为,自杀行为多数属于心理问题的极端表现。
      难以驱除心理阴影
      吴倩(化名)是桂林某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一名持证心理咨询师。3年的工作经历,给她带来不小的震撼,“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是我之前无法想象的。”
      小玲是吴倩心理援助的一名大二学生。
      除了打扮比较男性化,走在校园里的小玲并不惹人注目。但坐在静静的心理咨询室中,小玲的一句话曾让吴倩不由地紧张起来——“如果现在外面有一辆车,我真想躺下,让车轮碾过。”
      小玲因高考失利产生心理落差,想退学遭到父母反对,引发抑郁症,多次产生自杀意念并向校心理健康中心求助。经过几次心理辅导,吴倩发现高考失利带来的心理落差只是表象,根源来自她的家庭。
      “她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妈妈和继父生活,生父重新组建家庭很少来往,在继父身上又难以得到完整的父爱。她因此把自己装扮成男生以此弥补感情的缺失,但抑郁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逐渐变得忧郁、偏执。”吴倩说。
      小伟复习研究生入学考试已将近1年,在距离考试还有2个月时突然失眠,对声音、灯光非常敏感。这一状况持续月余,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心理咨询老师经过辅导发现,小伟有着完美的人格,对可能失败的结果不可想象而产生严重的焦虑。
      小美是大三中文系的才女,与男友异地恋。一次偶然机会,小美发现男友与一名女生有着暧昧关系。在情感变故的冲击下,她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每天茶饭不思,静下来脑袋里都会浮现出男朋友和别的女生在一起的画面,以及跟此事有关的种种细节。由于情感依赖,她不敢跟男朋友提出分手,多次萌生自杀意向。
      “每个学期,我都会接触到一些有自杀意向的学生。”吴倩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堪忧,发病率最高的主要是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和神经衰弱等。
      据桂林一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该校抽样调查中,有21.9%的大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不健康症状。
      与之相呼应的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6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行为障碍率占16%-25.4%,并且有上升趋势。
      成长烦恼的困扰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每个自杀个案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素,根源在于长期的负性累积。而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
      “如果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趋于严重化,那原因可能来自外部环境和自身原因两方面。”吴素梅说,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处于一种焦虑和压力状态。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多变的思潮和价值观念,出现各种心理负担和冲突在所难免。
      此外,独生子女大学生已经变成了如今大学生群体的主流。这一代特有的依赖、敏感、孤僻等性格特征决定了一些人一旦离开父母,无助、孤单感便异常强烈。由于学生生涯较为单纯,调整的方式和方法相当有限,自身的发展需求往往会转变成压力。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上了大学才有的,而是在此前的成长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吴素梅认为,要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能仅仅依靠大学这一环节。
      一位关注桂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告诉记者,桂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是极不平衡的。“很多市级的学校都会有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室,并开设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比较好,但是在县级以下基本都是处于空缺状态。”
      “县里一些学校每年也会请我们去做高考心理辅导,不能说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漠视,但由于现行体制等问题,他们要引进一名心理方面的老师,很难。”
      家长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错误认识,也被认为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的一个原因。
      吴倩告诉记者,小玲的母亲得知女儿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后,在电话中说,“你怎么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呢,就这么不让妈妈省心呢,遇到问题要自己坚强一点。”“这位母亲无法理解,心理问题也是一种疾病,严重时需要及时有效的外力干预。”
      最后一道屏障
      2000年,来自沿海城市的陈同学考入广西师范大学。勤奋好学、多才多艺、青春靓丽的她在学校的头两年处处显示出了她的优秀和才气。大三那年,由于竞聘大学生某社团负责人岗位未能成功,她觉得很没面子,以致产生离校出走或跳楼自杀的念头。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及时发现了这个学生的心理问题,经过分析确诊后,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个体辅导和心理治疗,使该生恢复了心理健康,顺利毕业,现成为广州某大集团的业务骨干。
      这是广西师范大学对外宣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用的一个案例。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一道安全保障。对于有自杀意向的大学生而言,这更是最后一道救命的屏障。
      记者走访了解到,桂林几所高校都已构筑建立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四级“防护网”,努力将预防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工作做到贯穿其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但几所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表示,这个体系在逐步完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与一些发达地区的高校将心理健康中心单列出来直接由校长负责不同,桂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多挂靠在学工部或社科部之下,虽然也会有相应的经费,但捉襟见肘。
      几位老师说,他们所在的学校都有近万名学生,但每年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少的两三万元,多的也只有六七万元。对于组织活动、老师值班、培训费用、学生心理普查、建档等庞大的支出项来说,人均不足10元的经费远远不够。“兼职从事心理健康咨询的老师都是凭着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在工作的,因为一个晚上只有三四十元加班费。”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桂林目前仍有高校难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覆盖全体学生。
      勉强维持也带来一些问题。“每年都要做新生心理普查,但因为缺乏经费的支持,有些调查问卷回收后就堆在角落里蒙上一层灰。”一位老师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着力方向也有偏差。”一位老师说,由于硬件建设立竿见影更容易成绩化,一些学校更热衷于开设功能完善的心理咨询室,而弱化了更为重要的专业化管理、咨询师水平提升、督导转介制度建设等软件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不仅是心理咨询、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的问题,应该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之中。每个老师都应是心理辅导老师,最起码要学会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一位老师说,目前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0-30 22:10
如何面对人生挫折
    陆汝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世界没有绝对健康的心理。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佛家谓人生有七种痛苦,是为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每一种痛苦,之于人都是身心的煎熬和考验,每个生存于世的人,在心理状态上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问题。
    只不过,面对这诸多人生挫折与痛苦,有些人很坚强,化痛苦为动力,追求人生的升华;有些人通过种种排解方式,转移痛苦;有些人把时间视为最好的药,让时间去冲淡人生的痛苦;当然,也有些人被痛苦包围走不出来,发展成抑郁症,严重者甚至以自杀来逃避痛苦。
    当然,当下大学生自杀现象之所以频发,有人性的脆弱,更有社会的原因。这是一个多变、转型的时代,在功利氛围的影响下,压力在所难免,焦虑在所难免。在这样的时代中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非易事。一些心理脆弱者,不幸演成人生和生命的悲剧。如果这些人是被喻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青春年华遽然陨落,就特别让人感到愕然和痛惜。
    人性的问题,需要信仰和宗教来解决,而社会的问题,当然需要社会来解决。不管是大学生也好,其他人也好,作为一个生存个体,当自己已经无法面对人生痛苦和打击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时寻求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心理救助,不要任由抑郁发展成无法挽回的人生悲剧;而作为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各方,构建健全的心理救助网络,及时对心理不健康者予以适当的干预和救助,则是减少大学生自杀的有效方式。
    一个健全的心理救助网络,不光是有关单位、心理治疗工作者的事。对于一个人生挫折者来说,他人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可能会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有可能会是救人一命的七级浮屠。即使是一点小小的干预和救助,也可能会让意欲自杀者恢复对人生的希望。换言之,如果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多一些与人为善、乐施好助,少一些与人为恶、落井下石,让社会充满更多温暖而不是冷漠,则个体生命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如此频发。




欢迎光临 全州人论坛 (http://bbs.qz077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