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标题:
全州县2012年第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细仔
时间:
2012-4-18 23:35
标题:
全州县2012年第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今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狠抓春耕生产,实现全县农业生产发展势头开局良好,农业经济呈现平稳发展态势。现将2012年第一季度的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一、第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完成农村经济指标情况。根据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推测,今年第一季度我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23624万元,比增6.9 %。其中农业收入为 62733 万元,比增10.6%;林业收入为6354万元,比增2.7%;牧业收入为31703万元,比增10 %;渔业收入为3854万元,比增2.3%。第二产业收入为79679万元,比增6.8%;第三产业收入为37201万元,比增4.2%;其它收入2100万元,比增5%;农民外出劳务收入20183万元,比增12.5 %;农民人均所得1455元,比增12.3 %。其中:农业331元、林业40元、牧业188元、渔业22元、第二产业346元、第三产业198元、外出劳务279元,其他收入18元。
(二) 春种农作物生产情况 。今年,为了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增收,吸取往年水稻受寒露风影响的经验教训,2月初,召集各业务站及乡镇站集思广益,讨论研究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争对农业生产所存在的问题拿出了行之有效措施,在品种上改变了过去农民选种的随意性,在水稻品种的搭配上注重早搭中或迟、中搭中、迟搭早合理搭配,确保晚稻生产安全避过寒路风。向农户宣传“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掌握播种最佳期、科学用肥等。同时,根据年初农业部发展改革司、种植业管理司等领导来我县调研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水稻集中育秧及早稻生产情况时所提出要求,抓紧抓好。目前,各乡(镇)把抓好春耕备耕农业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通过制定下发生产意见、分解落实计划任务、宣传贯彻惠农政策、水稻品种合理搭配、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做好物资储备供应、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等工作,抢抓时机,强化措施,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掀起春耕备耕生产热潮。主要表现在计划任务落实、服务措施到位、农资充足、生产进度较快。据统计,粮食生产情况:全县完成早稻播种面积43.21万亩,完成计划任务100%,犁耙田面积18.26万亩,比增 15.13%,集中育秧0.15万亩,主要集中在龙水、永岁、石塘、两河等5个乡镇育秧,可供大田用禾面积3万亩;2011年全县发展食用菌面积1020万平方米,目前销售价格每市斤4.5元以上,蔬菜播种面积4.98万亩,总产12.6万吨。
(三)水果生产情况:突出发展柑桔、葡萄、优质李等三个优势水果,并对连片50亩以上的示范场予以苗木和资金扶持,柑桔苗木由县水果总站无偿提供,种植葡萄和优质李的每亩补助苗款100元和60元,到目前为止,全县扩改种果树24760亩,其中柑桔8200亩、葡萄12300亩、李2100亩、梨460亩、桃350亩、其它果树1350亩。连片100亩以上的新种柑桔示范场6个;葡萄连片200亩以上的示范场9个,连片500亩以上的示范场2个。由于早春持续低温阴雨,扩改种工作时间拉得长,现正在种植中。连片示范场均由县水果总站无偿提供苗木,这些连片示范场成活率高,都进行了定干整形,果树行间已平整,将全部套种西瓜、花生、豆类、辣椒等经济作物。
(四)畜牧、水产业生产情况 。全县生猪出栏21.52万头,比增6.75%;牛出栏0.79万头,比增9.72%;羊出栏0.5万只,比增13.64%;家禽出栏220.51万羽,比增9.39%;肉类总产量2.04万吨,比增6.81%。全县出栏生猪50头以上规模场共1595户,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共8个,其中2个猪场被评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被评为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品总产量4190吨,比增5%。
(五)林业生产情况。完成山上造林6.85万亩,占任务的114.2%;完成泉南高速公路永岁—才湾段的造林绿化12公里,占任务的60%;完成林屯绿化7个,占任务的100%;完成生产绿地绿化39000m2,占任务100%;全民义务植树200万株,占计划任务的169.5%;开展“千万珍贵树种送农家”活动,赠送树苗11.5万株,占任务的33.3%。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1.4%。完成新建户用沼气池120座,占年度任务1500座的8%。
(六)积极开展农业局系统组织三百名工作队员下基层送科技助双增春季大行动。根据大行动要求,动员各级农业部门力量,层层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一线,宣讲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力助推春耕备耕、农业科技大培训、冬种作物管理、农产品促销力度、农民就业创业指导等重大服务工作,咬定钱粮双增目标,狠抓粮食生产,大力实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湘江流域”现代农业,同步发展高效特色优势产业,打牢农业产业基础,为完成全年“三农”各项任务目标提供强有力保障。全州县农业局制定下发了全农发〔2012〕08号文件《全州县农业局系统组织三百名工作队员下基层送科技助双增春季大行动实施方案》,抽调300余名农技人员组成农技、种子、果业、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农业产业化等10个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农民庭院,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活动。充分利用圩日开展科技咨询,及时把握旱地育秧技术、两段育秧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保水节水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民手中,切实做到每户有一个明白人,每家有一张明白纸。到目前为止,我局共开展培训班256期,培训3.81万人次,出墙报96期,印发资料6.3万份。
(七)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执法 。县农业执法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执法活动,将执法打假、质检服务、法制宣传活动开展到田间地头,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截止3月底,共出动执法人员260余人次,检查种子、化肥经营户197多户次,抽检种子12批次,查获未审定品种16个,收缴数量300余公斤,立案查处6起,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确保春耕农资生产安全。
二、存在问题
(一)由于市场供给异常,以化肥、种子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特别是今年的水稻种子销售价格比去年每公斤上涨8-10元,个别专营中熟品种每公斤售价高达100元,一般水稻品种每公斤也在30-50元,农业生产成本过高。
(二)受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发展特色产业的难度加大。缺少技术力量。表现为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相关的专门技术人才不够,且年龄在35岁以下的技术人员占5%, 40-50岁占75%,影响到农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缺乏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不少,全县约2500多家,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微乎其微。农产品加工企业还远远满足不了我县丰富的农产品加工需要。粮食往往以饲料(或原料)和初加工产品进入市场,蔬菜基本上以鲜货直接进入市场,质量差,没有形成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低。特别是缺乏食用菌菌种厂及加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食用菌产业的长足发展。
(四)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现代农业基础差,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要实现农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12%的目标难度大。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狠抓农业增产增效措施 。粮食生产要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主攻单产。果树、食用菌、蔬菜等经作生产要抓好管理,力争提质增效。当前我县主要工作:一是抓季节,广泛发动群众,认真落实播种面积,确保大田用秧。同时掌握最佳插秧时期。二是确保质量。指导农民施足基肥,插足基本苗,提高插秧质量。三是加强稻田管理。四是落实集中育秧补贴政策。五是抓好田园、果园、菜园、食用菌的田间管理,使之增产增效。六是积极筹办在我县举办的的广西“看禾选种助农增收”活动。七是严防病虫危害。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组织植保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分析病情、虫情,主攻防治流行性、突发性的病害,力争不成灾,少损失。
(二)继续抓好各项农民增收项目的落实。一是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重点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信息引导、产销衔接等服务工作,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继续加大实施生态农业建设。通过建设优质农业示范基地,延长产业链,使更多的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获益。三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抓住实施“阳光工程” 的亮点和热点,把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传播给农民,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四是抓好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落实。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展销活动,精心组织,积极参加区内外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订货会,以湘山文化节为契机,扩大影响,外引内联,提高我县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减轻农民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展现全州农业大县风范。
(三)抓监管强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加强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二是建立健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三是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集中育秧补贴资金和良种补贴资金的兑付工作;四是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认真抓好农资市场秩序的整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五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六是继续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七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八是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工作。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全县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6.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6%。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了湘江流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欢迎光临 全州人论坛 (http://bbs.qz077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