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人论坛

标题: 在全州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打印本页]

作者: 文文    时间: 2012-2-14 14:16
标题: 在全州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

  
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在全州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甘南州教育局副局长 马仲 ()

  同志们:

  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省从今年秋季起,将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我州与全省同步进行,秋季各普通类、双语类高中从高一年级开始整体进入新课程实验。今天,我们召开全州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安排落实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各项任务,推动我州高中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一、我州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展情况

  从3月份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大会开始后,我州主要作了十项工作:一是组织教育行政干部、教研人员、中学校长积极参加启动大会和管理者培训会;二是给16所高中学校配发了课改学习培训资料及光盘;三是在州县市教育局和各高中学校建立了高中新课程实验联系人制度;四是成立了甘南州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机构;五是组建了六个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组;六是制订下发了《甘南州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方案》;七是组织10所高中的校长和36名分管校长、教研组长分别参加了全省高中新课改校长论坛和高中新课程教学、课程科学建构与精品赏析培训;八是转发了省课改办一系列有关课改的文件;九是州县市都召开了“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开班仪式,并组织504名教师、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参加了为期12天的远程网络培训;十是州教育局组成督查指导组,分两组对全州8县市及州直中学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准备情况和“国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督查指导。这些工作为我州高中新课程的顺利有序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我州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校长和教师缺乏对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紧迫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深刻认识,等待观望现象较为普遍。

  二是我州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学科结构失衡,特别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教师严重短缺,教师素质与新课程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三是高中学校规模小、数量多、效益低的问题还未很好解决,对开足开齐课程、特别是开设选修课,实施学分制、走班制造成了很大困难。

  四是办学条件和设施装备缺口大。全州大部分高中学校现有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或不能完全满足新课程要求,特别是多功能教室、实验室和通用技术设备普遍短缺,成为我州实施新课程的一块“短板”。

  五是部分高中对新课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建设滞后,工作处在初动状态。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我州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开展,需要我们在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认真思考并逐步加以解决。

  三、我州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六大任务和四项主要工作

  (一)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六大任务是: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2、建立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3、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形成与新课程实验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提高教师队伍和整体素质;

  4、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和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制订实施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5、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形成以校为本,区域联片,开发与共建共享机制,建立课程资源交流平台;

  6、建立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激励机制与问责制度,加强学校管理和标准化建设,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中的四项主要工作是:

  1、加强教师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确保2010年秋季担任高一年级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都接受过专门培训,能基本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2、全面落实课程计划。要加强对学校新课程及课时计划设置的管理,落实新课程开设的各项实验设备条件,务必保证每校开齐、开足新课程实验要求的全部学科,特别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必修课程。加强新课程校本教研,开发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创新丰富新课程资源。

  3、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组织实施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

  4、规范高中办学行为。“一加强,两禁止,一控制”,即: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高中学校的监管,明确责任;禁止学校占用节假日、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习功课,禁止学校及教师以各种方式和名目组织安排学生有偿补课或参加补习、培训等;加大高中招生管理,严格控制高中招生规模,切实解决大班额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社会热点问题。

  四、我州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推进意见

  (一)深化学习,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全国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场涉及千家万户、深刻影响国家未来的重大变革,承担着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历史使命。

  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最重要的变革是教育观念的变革,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深刻诠释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

  校长的课改态度决定着学校课改的推进程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决定课改的实施力和实效性。首先,校长要加强学习,提高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课改的信心要坚定,态度要明确,行动要到位,校长影响与引领教师要认识到学校是真正推进新课改、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其次,校长要带动、推动全体教师学习课程新理念,让每一位教师读懂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内容,应用新方法教学,不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落实新课改。总之,要把学校课改的有力举措、教师课改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积极营造一个从学校整体环境到教师个体行为都有利于课改推进的良好系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素质和能力。

  普通高中新课程面临的最大的压力和困难是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主要是驾驭课程和教材的能力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解决的办法就是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新课程实验的主要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新课程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都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及时补充高中教师数量,切实加强新课程教师培训,提高广大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是新课程实验的“当务之急”。

  一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增加教师数量。各县市教育局应及时协调编制、人事等部门出台政策,采用调剂余缺、调整结构、适当扩编等方式,解决新课程实验所需的师资问题。探索和建立县市高中教师跨校兼课制度。县市局要支持学校从高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等专业人员中聘请专业教师任教。

  二要下大决心提高教师素质。对教师来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全新的实践,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课程实验。“只有先当好学生,才能当好先生”。我州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我们必须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培训、分段实施、研训一体”的思路,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途径、加大培训力度,有条不紊地做好全州700多名高中专任教师“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和“全程培训”工作,确保“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三要切实加强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环节。各县市教育局、各级教研部门要帮助和指导学校建立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基本要素的校本培训制度,着力构建学习、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活动,使新课程实验的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按照新课程理念管理学校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在这里特别强调,一是教师培训要反复进行、循序渐进;二是全省性的、全州性的、区域性的教研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要同时开展、同时推进,这些培训的功能是互补的,不能替代;三是培训的形式和内容要切合教师实际,为教师顺利实施新课程教学提供有效地帮助,努力做到理念在教学中体现,课标在操作中落实,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看光盘观示范相借鉴,自己讲课别人评课等办法;四是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对新课程内容的研究上,教学方式的变革上;五是充分发挥远程网络培训作用,远程网络培训是目前进行大规模、高水平全员培训教师的主要途径,更适合我们民族地区。

  (三)制定课程计划,落实课改措施,努力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

  课程是教育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我国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对课程的功能、结构、管理、评价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课程结构改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实行学分管理。新课程实验不仅需要实施方式的创新,更需要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 建立健全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全面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一要加大课程目标落实力度。目前,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成为当务之急。这项工作相当复杂,必修、选修、模块、学段、学时,需要具体操作人员的充分理解。各学校要集中人力和时间,进行具体的课程课时安排。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高一新学年度新课程实施方案,开齐必修课,积极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选修课程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编排出选修课程拟开设的目录,准备师资,制定方案,准备高二学年的选修课工作;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必修课程表和选修课程表。要先期排出高一年级课程表,保证高一课改年级开学时教学秩序的运转有序。
作者: 文文    时间: 2012-2-14 14:16
  二要加大选修课程指导力度。各学校要全面评估本校课程建设能力和课程资源储备情况及师资水平,积极创造条件,按照“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尽力实现新旧课程体制平稳过渡和兼顾高考选拔要求”的原则,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努力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程,逐步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各学校要建立选课指导制度,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帮助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三要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力度。各县市要整合区域内的课程资源,统一规划、落实课改经费,积极筹建通用技术专用教室,满足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基本需求。各高中学校要分析现状,摸清家底、算清底数,包括校舍、设施、器材、师资、图书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设备、设施、仪器的补充、更新和配备。特别要强调的是,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新开设的课程,硬件需求和教师任职条件也比较高,希望各县市高度重视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建设,因地制宜开设好通用技术课程,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绝不能把它作为一般的文化课进行安排。

  (四)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努力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质量。

  一是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和“学”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过去我们对“教”研究得比较多,对“学”研究得少。在教学中,教师虽然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创造性思维的启迪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同起点上获得最大发展。

  二是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本次新课程实验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学校的课堂教学和管理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将课程模块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形式,建立选课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构建教学班和行政班并存的班级管理模式。各高中学校要认真制订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健全个性化的学生选课指导机制,尽快完善科学化的学分管理制度。要制订学生学习管理制度、公共教育资源管理制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制度。

  三是深化教学研究机制改革。各县市要加强教研机构和队伍建设,配齐配全高素质学科教研员。各级教研机构要全面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主动融入新课程实验的主战场,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和服务。

  (五) 强化督导评估,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普通高中的教学质量。

  州、县市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专项督导制度,将实验工作纳入县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强化县市、学校新课程实验进展情况的监管,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实验工作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要努力发挥样本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我州合作一中、舟曲一中先期已被确定为省级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希望两所学校通过样本校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推进高中新课程的方式、方法和策略,为我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中学校课程改革提供经验、启示和服务。

  (六)加强保障,完善机制,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取得实效。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各县市、各高中学校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和省州的部署上来,强化领导、严密组织,统筹联动、步调一致,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新课程实验是政府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责无旁贷。要建立健全州、县市新课程实验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明确工作进度和质量要求,切实做到政策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教育部门为主干、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后盾的运行机制。

  二是加强经费保障。改革是要成本的,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师资培训、教学教研、装备添置等,都需要经费投入。州、县市要积极争取设立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项经费,将实验工作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各高中学校也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新课程实验,尽快使所有高中学校都能基本达到新课程的实施要求。

  三是加强宣传发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州、县市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会议、专栏等途径,向社会和家长宣传新课程实验的特点、任务和意义,让新课程实验的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是一个探索、创新和不断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在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下,科学部署,精心组织,抓住重点,攻坚克难,全面推动我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




欢迎光临 全州人论坛 (http://bbs.qz077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